第27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勛卻不理這小子狡辯,還待要下手用強,卻聽沈綸大聲叫嚷道:「二兄難道不想知咱們何時能解禁足?我可是一打聽到消息便來尋你……」

  聽到這話,沈勛眸子頓時一亮,狠狠敲著沈綸額頭獰笑道:「打聽到什麼?趕緊道來,你若欺我,嘿嘿……」

  沈綸掙扎著爬起來,頗有幾分不忿的張張嘴,終究還是不敢太硬氣,畢竟眼下都在府中,他可沒有同窗勇力可恃,只能低頭道:「我打聽到的,自然是一樁大事!之前與阿秀並讀書廬,阿秀講起一樁大事,言是秦皇故璽歸國,乃河北義士投獻,已經入了行台。眼下咱們兄弟,唯你最得大王青眼,早前圈選義園供祀義主,那是為了助你揚名。阿秀著我告你,若想長於見識,便速去乞求大王,說不定咱們兄弟都能承惠往行台瞻仰國器風采……」

  第1488章 少輩入台

  「……兒輩雖然痴幼,但既然生此門戶之中,親長俱是人間英雄,自然、自然……我再看一眼,自然義澤久享,是非分明……」

  府內阿秀書廬中,沈勛手捧著一張寫滿了字的紙稿,用心背誦著。對面則坐著阿秀與沈綸堂兄弟二人,阿秀閉著眼,聽著沈勛磕磕絆絆的誦讀,間或提醒一句:「不對,語氣不對,太生硬!羔羊喚乳,幼犬乞憐……麒麟,你來為二兄示範一下。」

  堂兄弟幾人對此都很熱心,實在是這種被拘禁在家、足不出戶的日子太無聊,又關係到傳國璽這種重要國器,少年天性好奇,自然不願錯過。

  沈勛雖然不樂於學,但也頗為聰穎,況且由阿秀執筆這篇說辭也通俗易誦,再將神情語氣稍作揣摩,便自信滿滿的去見梁王。

  書廬中,目送沈勛離去後,沈綸便轉過頭衝著阿秀擠眉弄眼,阿秀則沒好氣瞥了他一眼:「你那是什麼樣子?可真是丑得很!」

  沈綸聞言後則哈哈一笑,指著阿秀說道:「二兄都已經去了,阿秀你究竟又打得什麼壞主意,說一說啊!」

  「我看只你壞得很,稍後即便二兄成功,我也要囑他不許你來分潤!」

  阿秀聽到這話,對沈綸這傢伙更加沒了好臉色。這小子自己沒本領去對付沈勛,偏又愛去撩撥,吃了虧後則又盼著旁人幫忙尋仇。

  他讓沈勛去求自家老子,目的雖然單純,但也實在沒有沈綸說的那麼壞。其父近來對沈勛的欣賞,那可真是不加掩飾,況且相好幾名堂兄弟,沈勛年齡最大,將要結業於學府,也快到了擇事加任的年紀,由這個堂兄出面,成功機率才大上許多。

  至於他和沈綸,就算準備了極好的說辭,在親長大人看來,大概還是頑童取樂玩耍的可能更大,更難准許他們加入到這等大事中來。有了沈勛當前鋪墊,之後他們再請求,那才會得於正視。

  其實就算不考慮自己,阿秀也覺得讓沈勛在自家老子面前多刷刷存在感是好。他那二伯子嗣眾多,兼又勞碌在外,對兒輩少於關心,沈勛這個傢伙於內於外對他也關注頗多,阿秀自然也樂見這個堂兄能更多得自家老子關注。

  「你這個傢伙啊,不讀書,不養志,也不觀情度勢,若還不待我恭順客氣一些,瞧瞧日後誰來關照你!」

  阿秀譏笑沈綸幾聲,轉又苦著臉拿起書捲去默誦,雖然休假在家,但他家有悍母,課業反倒較之在學府還要更沉重得多,實在是苦不堪言。

  「兒輩雖然養志書閣,但家門久有巨木參天,依傍於下,或能風雪不侵,但也難見天地偉力驚人、造化玄奧,久則難免頹懶,力懈志怠……」

  居舍中,梁王沈維周饒有興致的看著在自己面前慷慨陳詞的晚輩,神態輕鬆之中隱含著幾分鼓勵。

  沈家他們這一代堂兄弟們,早已經建功立事,成為世道中堅力量,各自子嗣也都茁壯成長。不同於他們幼時,家門底蘊淺薄,就算不說他自己,沈雲都在年紀不大的時候便跟隨著他戎旅奔行、犯險搏命。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沈家下一代少流可以說是既享有優渥安穩的生活,教育方面也是非常的全面,氣象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長輩。

  而在一種晚輩當中,沈哲子最欣賞便是眼前這個沈勛。少年身上自有一股莽氣,顯得朝氣蓬勃,令人印象深刻。

  家門所提供的優秀教育,或能讓子弟素質全面提升,但相對的有什麼獨特稟賦,如果不是太出眾,便很容易被掩蓋下來,反倒讓人容易流於平庸,成為教養的奴隸而不能發出獨屬於自己的光彩。

  沈勛這個小子,可以說是後輩之中得於沈氏武宗本色真髓的傢伙,好勇鬥狠又能招搖成事,個人的秉性志氣並沒有被優越的教育馴服磨平。

  反觀其兄沈基,雖然幼來便受其丈人紀友的細心調教,也算是恭謹自守,學有所成,但在沈哲子看來還是有些平淡無奇。堂兄沈牧雖然子嗣眾多,但若說真有哪一個能夠繼承且發揚其功業,沈哲子還是更看好沈勛。

  沈勛雖然自有一股膽大包天的莽直氣概,可是在面對梁王的時候,還是難免心懷忐忑。一則自幼耳濡目染,無論家門內外讓他所認知的梁王形象都是偉岸脫俗,如高山仰止,二則便是他自己的感受,梁王雖然態度溫和,但在眼神注視之下,讓沈勛有種內外都被窺透的侷促感。

  「這番話聽著雖然不錯,但卻不像是你的風骨真知。阿秀他們幾個攛掇你來求告,可是有了什麼約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