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辛賓心中暗忖,退回到一定距離之後,便轉頭下令營中待命的王師將士分出千人列隊至此,同時鼓號齊鳴,擺出一副將要於此夜強行進攻城池的假象。

  命令下達未久,幾名被派往城南方向的斥候已經策馬返回,及到近前,斥候難掩喜色:「將軍,大喜!羯軍城南潰亂,多有人眾越城出逃,已有近千人眾遁出野中,往西、往南潰逃而走……」

  聽到這一匯報之後,辛賓也是忍不住的笑逐顏開,一顆懸著的心稍有回落。須知他這一次率部北上進攻信都,本就不在原本的軍事計劃中,此前那些潰逃的河北鄉民給東武城方面帶來極大的壓力,根本就抽不出足夠的兵力來進攻信都。

  依照大將軍最新安排的戰術,辛賓這一路東武城王師北上,最主要任務還不是攻拔城池,主要是擺出一個強攻信都的姿態來,持續給城內羯軍施加壓力,當然最好的結果便是壓迫得守城羯軍承受不住這股壓力而主動潰逃。

  至於真正撲殺信都這一股羯軍殘餘勢力的王師力量,主要還是來自信都西側的前鋒大都督謝艾所掌部伍。如今信都城防已有崩潰之勢,這對辛賓而言自然是一個十足的好消息!

  「告令營中,今夜再奮戰一陣!若能驚潰城中羯眾,則明日我部便可入城休養!」

  辛賓話語中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激動顫音,雖然陷於兵力不足,他所部王師是很難兼受奪城並剿殺之功,但若能真的攻奪信都,則此行王師上下參戰將士,每一個最差都可得四轉大功!

  因是辛賓當機立斷,決定盡發營卒,不再只是佯攻,而是要真真正正開始夜攻信都城!

  周遭王師士卒們,聽到辛賓這一命令,一時間也都振奮不已,甚至有人按捺不住胸膛中所涌動的澎湃戰意而引吭長嘯起來。

  辛賓也並不阻止士卒們一時樂而忘形,只是眯著眼望向不遠處那黑洞洞的城池,腦海中卻忍不住回想起舊年於京府毅然決然投入大將軍麾下的王事。

  當年的辛賓,不過只是永嘉之後南渡之眾當中一員,並無舊勢家聲可恃,搭著沈氏經營京府的勢頭而小得資產。這在當時京口人眾看來已經算是非常值得稱羨的成功,可是辛賓卻不願一生困於商賈事務。

  當年的他,趁著大將軍途徑京府之際,豪擲三十萬錢只為獲得一個拜見大將軍當面投獻的機會。老實說,當時他這個決定,不獨遭到一部分時流抨議譏諷,甚至就連家人都不甚支持。

  之後他跟隨錢鳳北行襄國,於羯國腹心之地弄險為謀,之後跟隨石虎大軍南下,臨陣歸南,經此一事而名動江左,一躍成為大將軍麾下忠義肱骨,於一眾大將軍門生中不過僅次於胡潤等寥寥數人。而隨著大將軍力挫石虎,他們這些門生也是水漲船高,也讓舊年一些譏諷辛賓的京府舊人稱羨不已。

  然而這還不是辛賓命途輝煌的終點,由於本身有著潛入羯國腹心的獨特經歷,在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中,辛賓被沈牧選為此次率兵進攻信都的人選。

  區區一個背井離鄉的河南農家子,敢拼敢搏,因緣際會,到如今,即將要把肆虐河北經年之久的羯國都城踏於足下!

  「我與諸君,名著此時,功成此夜!攻城,必勝!」

  如今的辛賓,早已經是年近五旬的老將,不可再以筋骨競勇稱勝,可眼下他心情之激動澎湃,一如早年於京府決定投效大將軍那一刻,面對著快速沖行至此的王師將士,他振臂高呼,輕狂銳盛,不遜少年!

  「攻城,必勝!」

  哪怕此刻營卒盡發,不過區區三千餘眾,但三千餘虎狼之師揮戈高呼,聲震於野,如雷霆降世!

  幽暗的夜色之下,星火點點,聚成猛龍,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兇悍無比的撲向那坐落在平野上的羯國都城!

  反觀城頭上羯軍,本身就已經騷亂難制,在聽到城外野地傳來那攝人心魄的鼓號與喊殺聲,眾多羯卒口中已經發出近乎絕望的悽厲嚎叫:「晉軍攻城了!晉軍攻來了……」

  「晉軍疲弱,不耐久戰!固守城牆,擅離者死……」

  城頭上,除了羯軍士卒們驚悸惶恐的嚎叫聲外,間或還有幾個將領聲嘶力竭的催戰聲,但在此刻城池內外聲浪滾滾,這區區幾個雜音,已經完全不能再將局勢稍作扭轉。

  王師夜中發起進攻,根本就沒有準備足夠的器械攀越城池,哪怕將士們沖至城下,也無非只是引弦密射,以兇狠洪亮的喊殺聲震懾賊寇。

  黑暗的信都城牆上,羯卒倉皇奔走潰逃,有的沖開督陣執法兵卒的封鎖,直往城內衝去,有的則拋出一早準備好的繩索,要躍下城牆投晉乞活。

  第1475章 巨賊伏誅

  羯軍夜中突然發生的騷亂,追本溯源,主要還是因為張萇突然下令封鎖護國寺。

  作為目下信都城中自成一體的核心所在,護國寺防衛級別本就極高。若非祖青這種深知護國寺防衛底細的高級將領,尋常人想要私下裡出入其中簡直難如登天。

  最要命的是,張萇需要對付的恰恰正是祖青。這個狗膽包天、狼子野心的豎子,居然都能在張萇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潛入西殿如此重要所在,護國寺那所謂的防守嚴密,在其眼中不過四處漏風的簸籮而已,想要悄無聲息的潛出逃離,簡直就再簡單不過。

  陡逢劇變,張萇的第一反應自然是要將祖青徹底捂死在護國寺中,雖然這可能已經微乎其微,但關乎到傳國玉璽這種國之重器的得失,哪怕還有一丁點可能,張萇自然都不會放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