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時至今日,雙方勢力各有不同,王師將士們自然也就有了取笑羯國自取滅亡的資格。

  不過言雖如此,廣宗城裡的乞活軍究竟會不會幹涉上白的軍事行動,其實金玄恭也不能篤定。

  乞活軍在羯軍體系中的獨特地位,也讓王師對其了解出現一個盲點。南北對峙多年,特別是隨著今年北事大用,羯軍其他部伍與王師各有交戰,自然也難免有不同級別的兵長將領被俘獲,吐露出羯軍各部伍內情種種。

  但是乞活軍卻由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在與王師正面交戰的戰場,這也就造成了王師對於乞活軍情以及內部人情狀態的完全陌生,即便有一些推斷與猜測,都只有側面的印證而無直接的證據。

  比如多年前那場中原大戰,廣宗一度在羯國石堪的統治下,但乞活軍卻坐視石堪落敗而不救。比如去年沈雲所率奮武軍行過廣宗城,廣宗也只是閉城自守,對於逃竄過境的皇子石宣都拒不接納,更坐視奮武軍直接攻入襄國大肆破壞而沒有救援的舉動。

  至於金玄恭,對於乞活軍倒是有更多的了解,早年間乞活軍當下的代表人物李農便曾出現在遼邊戰場,金玄恭雖然沒有與之直接交戰,但也聽部族中其他將領談論起李農所部乞活軍自成一軍,無論駐營還是進退攻略,都不與羯國其他軍隊混在一處。

  但這也並不能確定乞活軍在當下這種形勢下也能保全自身、作壁上觀,畢竟王師部伍已經抵臨境域之內,石閔所部羯軍與廣宗乞活已是唇亡齒寒,而且通過各邊降將的交代,羯將石閔其實也是有著乞活背景的,雖然已經很淡薄,但也不能就此篤定乞活軍對石閔仍是見死不救。

  畢竟,石閔其人之所以選擇上白作為其軍大本營所在,其中肯定也是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考慮。

  所以,對於廣宗乞活軍是否干涉上白方面的戰鬥,金玄恭並不能確定,他也是在賭,賭乞活軍並沒有徹底接納石閔。如果他賭贏了,廣宗的乞活軍果真不在意上白得失,那麼就意味著石閔所以依傍廣宗乞活進行活動,其實是打得混淆視聽、狐假虎威的主意!

  如果能夠搞清楚這一點,其意義之大還要勝於單純的攻下上白!

  所以拋開其他戰場上的因素如何,單單廣宗乞活軍對王師的態度如何,金玄恭此次進攻上白,就是在賭命!如果廣宗留守的乞活軍直接介入這一場戰事,憑他所部這幾百人眾,絕對是有去無回,有死無生,不可能堅持到後路王師大軍救援。

  當中內情,暫不細表。天色大亮後,散出的斥候也傳回信報,言是已經發現了上白的具體位置,金玄恭得訊之後,便也不再遲疑,當即召集散開休整的將士們,於野澤中向上白欺近而去。

  行軍途中,視野漸次開闊,特別是行出野澤之後,視野中已經無復荒涼,田野里分布著大片大片有著開墾痕跡的土地,甚至還有桑林、梅林等明顯人工種植的林圃,同樣也不乏破敗的村邑,總算有了幾分河北腹心之地的風采,不再是索然無味的荒郊野外。

  上白也曾是乞活餘部主要的聚居地之一,羯國如今的大將李農便出身上白乞活一脈。這一片天地中,往年是生活著數萬乞活餘部,由於主要的丁壯戰力跟隨李農被羯主石虎徵調到了北方,今年北伐大戰開始後,留守此境的數千乞活人眾也被廣宗城收納,此境才荒廢下來。

  野途中數百人隊列疾行,也足夠醒目,特別是行此全無遮掩的田園阡陌中,行蹤已是無從遁藏,不過按照前行斥候傳來的情報,也根本沒有再隱藏行蹤的必要,因為上白這一處羯軍大本營,較之他們此前的設想還要更加的空虛。

  行途中還處處可見大隊人馬於此境出入往來的痕跡,一些廢棄的營灶中還殘留著柴木灰燼,可以想見不久之前此境仍有眾多人馬於此集結待戰。

  金玄恭等一行人眾暢行此境,隊伍前方不斷有斥候徒步奔跑往來,匯報最新的敵情。上白城池不大,與曲周不乏類似,當金玄恭他們已經遠遠可見前方矮小的土城輪廓的時候,周邊那些殘留的營壘中還不乏留守羯卒驚慌奔走的身影。

  「上陣應是,只怕上獲難得啊!」

  看到如此稀鬆,形同虛設的營防,金玄恭也忍不住嘆息一聲,不乏遺憾,原來以為兇險多多的遠襲,真正的危險不過只在曲周城外,曲周城駐守的羯軍游騎沒有發現王師分兵外出的行動,上白對於他們而言已經只是一個坦陳待虐的目標。

  一行人徑直抵達上白這座土城外,城池逼仄矮小,土牆上探出一個個驚慌未定的人頭,約莫有四五百數,顯然他們沒想到王師部伍居然能夠欺近至此,雖然倉皇組織起人力據守反擊,但看起來更像是個笑話,其中不乏兵卒大概連真正的戰陣都未經歷過,戰戰兢兢的兩臂持著簡陋弓械,箭矢一旦脫弦,飛出不足數丈便斜插進城外的泥土中。

  這樣的戰鬥,實在乏善可陳,城外六百王師卒眾分成三路,直向土城城牆撲殺而去,從周邊那些空虛的營壘中拆下的竹排木板遮擋住那些全無勁力的雜亂流矢,而後便被拍在了土城城牆下,士卒們踩踏而上,揮刀劈砍。

  很快這一道簡陋的防線便全面瓦解,站在不高的城牆上,還可看到城內亂卒驚慌奔走,其中多數都是傷殘老弱,若能盡數收斬、俘獲,大概也能得近千之數。但王師奔走遠來,幾百步卒,很顯然是做不到全城包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