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沒有完全統一且內憂外患悉定的盛世到來之前,麾下這龐大的軍功系統便是沈哲子背後最大的倚仗。

  第1404章 英主賢臣

  重要的事務匯報完畢,天色也已近完全黑了下來,大將軍臉上已經流露出濃厚疲色。

  這一次巡察諸營,幾乎是腳不沾地的奔波十多天的光景,回來後也根本沒有來得及休息便又聽取匯報。雖然具體的事務操作都有屬官負責,但就算僅僅只是全局的把控,也足以讓人疲累不堪。

  往年沒有執掌大權的時候,沈哲子是有些不理解,那些身居高位者並無衣食之操勞,何以還會頻出懶政之昏君?

  當他到達了這樣一個位置後,才有深刻的體會,一時的勤奮不算什麼,但若想要長久的保持下去,實在是不容易。除了本身要具有旺盛的精力之外,對於權勢更要有一種發自肺腑的熱愛與追求,無從遏制的權欲,與人斗,其樂無窮。

  眾人見大將軍已經疲態難掩,便都識趣的告退。沈哲子倒是還有一些具體事務想要過問,但眼見天色已晚,未必能夠及時找到相對應的主官,於是便也作罷,待到桓宣等人退出後,又伏案疾書,將這些未了的事務記錄下來,交由從事整理準備,明天一早再作處理。

  之後匆匆沐浴休息,但也只是睡了兩個多時辰,再醒來時,沈哲子又是精神奕奕。

  凡事上行下效,就連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都如此勤勉,部下一眾屬官又怎麼敢有所懈怠,天色還未亮,隨駕北上的一眾行台官員們便早已經等候在三台大帳之外,準備向大將軍匯報各自所負責的事務進度。

  早餐途中,大將軍便先召見了自河內趕來的治粟都督於度。

  於度雖然名為治粟都督,但職事並不只限於糧草調度,其他軍器、營帳、車馬等一應後勤物資都在其人職事之內,可以說是王師目下的後勤大總管,責任之重,僅次於行台戶部大尚書庾條,甚至還要超過他名義上的上官、目下於壽春督運糧草的紀友。

  「大將軍……」

  行入大帳中後,於度還未及行禮,大將軍已經擺手示意他入席:「先用餐,邊吃邊說。」

  於度見狀便也不再拘禮,入席之後抓起粟餅便大嚼起來,行伍之中一切從簡,哪怕就連大將軍於飲食一樁也沒有太多講究。

  半斤重的粟餅很快入腹,飢腸轆轆有所緩解之後,於度才手捧酪漿開始匯報:「月前受命集結戰馬,目下已集八千餘騎,重陽之後可以陸續抵達前線各方。至於河東方向,因王屋周邊匪跡猖獗,輊關、太行等徑道多受影響,未必能夠於東前輸馬抵境……」

  中路戰場野戰不利,根源還是在於戰馬不足。行台在這方面雖然積累數年,但是較之羯國得天獨厚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特別行台王師作為主攻一方,戰術上的選擇不算靈活,哪怕戰況再怎麼變化,部伍投入只可能是那幾個固定的大城要塞。

  羯國游騎立足於此,便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游擊阻撓。而王師的騎兵隊伍為了保證糧道的安全,也很難進行針對性的逐擊。

  說起來,行台這方面的劣勢也不乏咎由自取的緣故。時下性價比最高的交通運輸通道自然是水路,但是從早年的中原大戰之後,行台便一直在營建枋頭據點,針對羯國南部水路通道進行打擊,因為摧毀的太過徹底,以至於王師北進之後都乏於成熟的水路通道可用。

  王師在軍心士氣方面雖然有著絕對保障,但也難免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針對野戰被壓制的情況,自然也需要有所回擊。

  所以大將軍在於各路將主討論之後,決定在入冬之前解決掉一批羯國的野戰騎兵。因為一旦入冬之後,關於後勤方面的需求更大,如果敵軍還保持眼下這種程度的野戰力量,會生出太多變數。

  河內是王師騎兵大基地,但是因為要防守太行徑道,主力不可輕易調用。兵卒不可輕易調用,但是戰馬可以,沈哲子打算在入冬之前,於廣宗方面集結五萬以上的騎兵機動力量,先將廣宗這個據點徹底打掉,同時確保將廣宗附近的羯軍嚴防死守逼退向後而不向四周逃竄。

  目下的廣宗、襄國、信都這三處乃是羯國互為犄角的核心戰區,一旦廣宗被打掉,這種穩固性便不復存在。之後無論是進攻襄國還是直取信都,戰術上的選擇可以更加多樣化。

  目下中路軍擁有的騎兵戰力,包括奮武軍在內共有一萬三千餘眾,冀南方面因為戰線更加綿長,擁有的騎兵數量更多,有兩萬六千餘眾。

  再考慮到戰馬的輪換休整,眼下戰場上所需要的戰馬缺口還有接近三萬匹,新收復的河北土地上可以解決一部分缺口問題,但仍需要從河內、河東調集將近兩萬匹戰馬。

  「王屋匪寇?他們已經猖獗到能夠影響徑道安全?」

  聽到於度的匯報,沈哲子便皺起了眉頭。

  中國大戰開始之後,難免會有一部分強梁之眾難耐寂寞,想要趁亂取利,這其中主要是不願歸化的河北地方豪強與原本從屬於羯國的雜胡勢力,比如丁零人。

  諸胡之中,丁零人不算太強勢,但卻非常的活躍,甚至早年羯主石虎南征中便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往往數千乃至上萬人自成勢力,不事生產,流竄劫掠,偶爾也充當僱傭兵的角色。

  目下王屋山附近所活躍的匪寇,早前主要是活動在冀州西部郡縣,但是中原大戰開始後,韓晃的西路王師加大了對於這些流寇的肅清力度,再加上河東軍隊北進平陽、西河郡進攻太原,并州局勢也變得混亂起來,這些流寇便流竄於王屋山周邊,極大影響了河東與中原之間的物資流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