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沒有對中國的急切念想,高句麗的這種挑釁,慕容皝是絕對不能忍受的。至於現在,在經過諸多權衡之後,他決定還是先西後東,將吸收羯國敗亡後的殘餘勢力為首要任務,且將遼東當作與高句麗的緩衝地帶,必要時可以放棄一部分疆土。

  但這種想法,慕容皝是不敢輕易流露出來,因為遼東是慕容部發源壯大的祖地。早前在慕容仁控制中那是沒有辦法,可如今既然慕容仁已經被解決了,慕容皝若還要將之放棄,肯定要遭到族人們的反對。

  眼下部族之內裂痕本就存在,如慕容評、慕容疆之類,慕容皝想打壓他們很久了,只是恐於或給部族帶來太大傷害,沒有力量應對之後的種種變數才按捺不發。在這樣的敏感時期,他自然不敢再貿然激化眾怨,攘外之後再謀安內。

  眼下慕容皝也只是暫且敷衍討論來自高句麗的威脅,並不急於定論,相信等到羯國真正崩盤之際,部族眾人看到西境大有利好可圖,自然會追從他的步調而行。

  等到南國沈維周困於易鼎不得不暫收兵鋒,慕容部也得趁大收羯國余勢而繼續壯大,回頭消滅高句麗這一隱患要更加從容且有把握得多。

  且不說慕容皝所謀種種,慕容儁帶著滿懷怨恨離開父親的營帳後,也開始了自己的打算。他本身在部中也是不乏威望,自有獨屬於他的消息渠道,不會輕信陽鶩的一面之辭。

  而慕容儁自己消息渠道得來的消息,其實也與陽鶩傳遞給他的大同小異,就是對於來自高句麗方面的威脅,近來國中多有議論,支持進攻者不在少數。

  「稍備禮貨,我要前往拜訪陽公。前日誤傷了他的兒子,總不能全無表示。」

  心中掙扎數日之後,慕容儁終於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要自救。

  第1390章 遼東英主

  慕容儁前往拜會陽鶩,用的時間並不長,談論的內容也不多,主要還是為此前的衝動表示歉意,幾次請求陽鶩將陽祿請出,而當陽祿親自到來的時候,他也離席而起,頗為莊重的施禮道歉,態度可謂誠懇有加。

  只是在過了小半個時辰,將要離開的時候,慕容儁又一臉恭敬的對陽鶩說道:「我新組部伍雖是草成,但諸用仍是匱乏,懇請陽公勿念前隙,稍作器械援助。南器大美,正宜廣蓄。」

  席中陽祿聽到這稍顯冒失的請求,眉梢不免一顫,只因父親沒有表態,所以只能按捺不語。

  陽鶩聞言後則是笑語道:「老朽本就殿下之臣,此事義不容辭。」

  待到送走了慕容儁之後,陽祿才開口說道:「阿爺怎麼能輕言諾此?大王嚴禁民野私蓄南械,賀賴跋他……」

  「你住口罷!」

  陽鶩眼皮一翻,橫了兒子一眼,返回自己席位坐定,神態則有幾分複雜。

  另一側陽祿則還是有些不解,憂心忡忡道:「阿爺近日深謀,為我家業生死,事稍存疑,便生大禍。賀賴跋未有絲毫決色,是否仍然施力不足?」

  陽鶩聽到這話,臉色更是不耐,反問道:「你要他如何自表決意姿態?是否要親口向你直言他已有弒父逆謀?」

  「可、可這不正是阿爺……」

  「住口!」

  陽鶩一拍桌案,厲聲喝止,片刻後才又說道:「這幾日你也不要再返平遼營中,暫且隨你兄長身畔。」

  前往拜訪劉群等人之後,這段時間裡,陽鶩的心情絕不像表面上那麼平靜,內心經過了怎樣的掙扎,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

  對於那一次會面,溫放之、劉群所言種種,陽鶩是想了又想,甚至連他們當時各種神情姿態變化都努力回味一番,所回味出來的內容自然也就更多。

  到現在他已經大體上可以確定劉群等人當時要表達什麼,又要達成怎樣意圖。但這些並不能緩解他自己內心的糾結,反而給他帶來更大的心理負擔。有的事情,看得越明白,便會覺得越殘忍。

  平心而論,對於遼邊未來局面的設想,早前慕容皝所描繪的那種狀態最符合陽鶩的期望,南國自大於中土,慕容部獨立於遼邊,他們這些遼邊士流則作為雙方的緩衝而存在,同樣也能得於超然。

  但如今這三方當中,陽鶩的態度如何是最不重要,且不說他們這些遼邊士流也非鐵板一塊,即便是能夠統合起來,力量上也根本不足自稱一方。慕容皝狡詐莫測,南國則狂妄驕橫,溫放之那年輕人眼下身陷囹圄尚敢狂言要殺慕容皝便可見一斑。

  南國這一方面,陽鶩是無計可施,根本就影響不到。可是慕容部這一方面,他卻盤根錯節,不乏巧妙可用。

  慕容皝野心極大,兼又狡黠無比,其人的存在就是一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可以說只要有他存在,陽鶩所設想的那種三方相輔相成的局面便不會形成,也不會得於長久與穩定。從這一點來說,慕容皝已經成了化解遼地僵局、形勢再進一步的最大障礙。

  的確,慕容皝有雄心,手段同樣不凡,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英主領袖。但當實力與野心兵不匹配時,過於旺盛的野心只會給他的追從者包括其人自身帶來莫大的災禍。

  如今的中國形勢已經不是舊年的混亂不堪,慕容部這樣的邊胡勢力想要再趁勢而起、重複劉石偉業,更是難如登天。不可說全無成功的可能,但這當中的艱辛與曲折都已經遠勝舊年,而眼下的慕容皝根本就沒有支持他這一野心的穩定勢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