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隴右軍隊回防所帶來的攻勢漏洞,也只能先由毛寶率領襄陽軍眾填補,只是想要再恢復此前局面,肯定也還需要幾個月的調整期。他給此線各路人馬下令也是必須確保戰事不會發生大的逆轉,不可影響到今年河北此役,在此前提下,哪怕放棄一部分先期戰果也是可以的。

  總之目下行台一切事務,都要圍繞之後的河北戰事展開,這一點決不動搖。

  遼地方面,由於至今行台都還不能直接進行插手干涉,所以相比其他地方要更複雜一些。溫放之並不會獲得王師的直接支援,還能借著劉群等劉琨餘部去煽動遼地本土勢力,造成不算小的動盪,給羯國帶來直接實際的憂困,這實在是難能可貴。

  在這其中,溫放之所表現出的方面幹才,尤讓沈哲子感到欣慰。這個年輕人已經不再是建康初見那時稚氣濃厚的少年郎,這些年來在北方進行歷練,雖然乏甚出彩驚艷表現,但只要能夠抓住機會,便沒有放過。

  不獨溫放之,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行台文武逐漸鋒芒展露,許多人已經擁有同心協力、締結新的盛世這樣的才力,這也是讓沈哲子大感振奮的地方。

  因為最近這幾年,行台或者說整個晉國朝廷,已經到了不得不大換血的時候。雖然啟泰改制便進行過一次,但當時還並不算徹底,因於種種考慮,許多中興老人都還虛位在居,可是如今也已經漸漸凋零。

  包括眼下,沈哲子收到遼地傳訊的時候,並不在行台官署、也不在他的大將軍府邸,而是在何充府上,前來弔唁何充。

  第1368章 天命加眷

  從去年至今,何充去世已經不是第一樁大臣死訊。

  早在去年,謝裒、鍾雅便相繼去世,這兩人雖然都不在行台任事,但他們各自的死也都給行台帶來不同的困擾。

  首先謝裒的死,令得潼關鎮將謝奕不得不去職丁憂,其職事暫由河東督將李炳代任。不過確定了今年五月便將要發動總攻羯國之後,也無暇關照太多人情,謝奕在喪居幾個月之後,此前不久行台已經發出奪情詔令,著他前往滎陽統率豫州軍府將士伺機而進。

  鍾雅死前仍在中書令位置上,主持建康台城事務。雖然最近這幾年,台城越來越被架空,但行台遠在洛陽,本身也是事務繁勞,江東的政務、吏治等各方面的細節有時候不能及時兼顧到的話,也需要暫委建康的台城。

  過去這幾年,鍾雅與行台配合的很不錯,其人並不恃權專擅,與前幾任執政如庾亮、褚翜、諸葛恢等人都不太相同,對於沈氏南人典掌國務並沒有那麼大的牴觸,當然這也是大勢所決定,但鍾雅本人能夠審時度勢,坐鎮理定江東。

  這數年下來,沈哲子也是多承此惠,因是對於鍾雅的去世,心裡也多感悲傷,一比劉超哀榮,給予頗高追贈。

  鍾雅死後,江東便沒有了一個坐鎮主持的人物,雖然還有國丈衛崇。但衛崇其人,好浮華,性清虛,座談客而已,真正的事務實在指望不上。

  隨著鍾雅去世,也可以說是中興舊人在時局中的影響徹底告一段落,如今南北無論內外,凡在其位者,都是隨著沈氏這些年強勢崛起而得於職事者。至於舊年話事者無論是越府舊人,又或者元帝一系的青徐故舊,雖不可說是蕩然無存,但也已經微不可計。

  其實在鍾雅死後,特別年前年後這一段時間,無論行台還是江東又冒出一股議尊風潮,這一次甚至包括天師道的宗教人士們都有參與,幾番奏報言是大將軍故鄉武康多有祥瑞滋生,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朝野之中不乏聲潮,熱議大將軍應該要再進一步了。

  甚至包括行台謝尚等人,都不乏討論九錫規格,乃至於建言希望世子沈雒先回建康云云。

  沈哲子對尊位不是不貪,他心裡也清楚這是一條必由之路,應取之際若是不取,未來道路只會越行越窄。但他也並未因此而失於方寸,類似的話題,幾年前其實已經進行過一次,當時的沈哲子便已經有了頗為成熟的想法。

  現在舊事重提,他的態度還是一樣,那就是底線決不可失。北伐所以大義在執,是承晉討逆,在此之前,他如果逾越了,那就是以逆討逆,不獨不利於當下新秩序的確立,千百世後也將淪為笑柄,是一個很不好的表率。

  「羯亡之前,不可妄議!」

  近來這段時間,沈哲子也一再向親信之眾表態,神態不乏嚴肅,以免他們自作聰明的誤以為自己是事到臨頭的拘泥,要搞什麼三奉三讓的把戲。在徹底幹掉羯國之前,他絕不會作貪位失義之想。

  止住這股妖風之後,沈哲子也並沒有再繼續拎一個人於台城代替鍾雅,一方面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另一方面則是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鍾雅所以能在此位,主要還是給南北時流一個緩衝與接受的時間。過去這幾年,行台的權威已經越來越穩固,還要在江東強立一個所謂的台城執政,已經是多此一舉。

  而且人的想法總是因於際遇而有所改變,新的人選沒有經歷過早前江東種種政鬥之慘烈、以及給世道帶來的巨大傷害,便不會擁有鍾雅那種痛定思痛的恭謹。一旦大位驟得,難免浮想聯翩,這是給行台樹立麻煩。

  甚至於鍾雅死後,沈哲子覺得已經沒有再保留台城的必要,因是他委任王述為光祿勛返歸建康,主持皇帝遷都事宜,將皇統正式遷入洛陽。這個過程很漫長,一兩年時間未必做得完,但是台城宮寺官署逐步撤銷,各種職能歸入行台,已經開始在進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