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行台態度強硬,全無討價談判的可能,杜洪也絕不相信這些鄉徒們會陪他死戰到底,為求自保,很大機率會將他給推出去。所以有無這一份偽詔,他的命運可以說是已經註定了。

  既然如此,不妨先將自己置於死地,再以鄉眾們心中的不甘,獲取一部分實際可用的資助,將自己的力量稍作壯大,或許還能得於一線生機。

  類似的事情,這些鄉豪們做了也不是第一次。此前漢主劉曜在此時,便想發力剷除這些鄉境豪強勢力,但及後便發生了巴氐叛亂,使得關中大亂,背後便不乏助推。

  叛亂平定後,劉曜也不敢再肆意凌虐,通過內遷氐、胡,征斂財貨等方式,間接達到打壓鄉豪的目的。而最終的結果,則是漢趙被拖死了,但鄉境豪強卻還存在著。

  目下王師攻略關中,其實情景依稀類似早年局面。選擇杜洪作為一個吸引仇恨的人選牽制王師精力,拖延行台打破鄉境秩序的舉措,也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他們甚至不需要杜洪死守長安,只要其人還存活流竄,關中越混亂,他們便越安全。

  所以很快這些京兆豪強們便也達成共識,明面上各自引眾歸於鄉境自守,不再與杜洪有接觸聯繫,但暗地裡也提供了許多的物貨資械,甚至包括他們各自網羅的人眾。關中生民,多在三輔,而三輔民眾有半集長安。

  有了充足的物貨資械,杜洪的勢力也在激增,原本不足兩萬的可戰卒眾很快便增長倍余。關中雖然多坐地強梁,但流竄的盜匪更多,只要能得於飲食供應,他們自然雲集而來。

  隨著自身勢力的急劇增長,杜洪一時間也是信心爆棚,部眾之中凡老弱之眾俱都驅逐於外,部眾層層堆疊陳列於灞上,用以消耗遠來晉軍的銳氣。

  當然,他也並未盲目自信,並不覺得單憑這些烏合之眾就能固守長安,趁著手中物貨充盈,也抽調各方精勇編成精軍數千,做好準備一旦前方戰事不妙,即刻抽身而逃。

  四月將近尾聲,王師大軍再次自弘農而進,以奮武軍精騎為前鋒,桓宣率部兩萬,路永水軍一萬,郭誦統率後路兩萬,合共將近六萬大軍,水陸並進,次第開拔。中路拔營過半,前方已經捷報頻傳。

  第1223章 兵臨灞上

  京兆南面郊野中,有一群人正向東面而行。這一眾人約莫百數,小的十四五,大的也不過二十出頭,看起來有些怪異。

  這一群人年齡雖然不大,但卻各攜弓刀,一個個望去不乏英氣,令人不敢輕侮,野中縱有盜匪、流人出沒,遠遠觀望片刻之後,也都識趣離開,不敢靠近。

  一眾人逐水而行,速度並不算慢。途中偶爾有人疲累落後,便會遭到來自同伴們的嘲笑,咬牙悶聲追趕上去。

  隊伍中有一個體格魁梧的弱冠年輕人,似乎是這一行人的首領,其人腰胯長弓,背上滿滿兩壺箭支,手裡還提著一柄長槍,一邊行走著,一邊回首大聲道:「速行,速行!我們此行可是為了投效行台,追從王師建功樹業,目下王師蹤跡還未望見,只是趕路又算是什麼辛苦!」

  周遭年輕人們聽到這話,一個個振臂怪叫打氣,速度又加快幾分。只是再行了一個多時辰,就連那個為眾人打氣的年輕人都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一眾人才終於在一處樹林邊緣停下來稍作歇息。

  「七郎,咱們今次離鄉東投,是不是稍顯輕率了些?我可是聽說,西進的這些王師對咱們關中子弟非是善態……」

  林中歇息時,一個看上去頗有幾分老成的年輕人湊過來,望著那個首領,不乏忐忑道。

  那個作為首領的年輕人聞言後,便將眼睛一瞪,不悅道:「阿兄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咱們動身時便已經約好,要憑此一弓一刀並一身投效建功,不作懶散鄉野的守戶豚犬!」

  「我、我也不是膽怯,可是家中親長都言,這些王師實在、實在……」

  「這一點,我早前不是說的很清楚,咱們關中,久承胡亂,王化不通已是年久,王師西進,難免相疑。庭門父子兄弟,日常若乏教誨溝通,尚且難免疏遠,不能相知,何況我關中久來自以邦外生民自居。王業興復,千載功業,正需廣引忠勇助力,就連胡虜之主都明白這個道理,咱們鄉勇赤誠來投,王師又豈會將我等拒納不受!」

  聽到這話,周遭年輕人們精神復又變得振奮起來,另有一個紅臉少年揮舞著拳頭大聲道:「王業復興,海內共望,咱們關中華族豈能只作旁觀!往年還可託辭王業遠寄江南,投效難行,可如今王師業已行入三輔,義勇殺賊、壯復鄉土,怎能缺我關中健兒!」

  「壯力養成,幸逢雄變,此身正該托於英明偉略之主,才可不負平生!」

  年輕人們一個個叫嚷不休,很快疲累感便蕩然無存,繼而又暢想來日投身王師麾下將要創建怎樣的功業。

  這一群年輕人,多為京兆各家鄉宗年輕子弟,比如領頭這一個名為韋軌,京兆韋氏族人,紅臉少年則為扶風魯氏魯敬宗。不同於家門長輩們對王師西進的警惕與觀望,他們對此卻是期待已久,希望王師的到來能夠一掃鄉土諸多舊困,也能讓他們得以一逞才力。

  不過很顯然,他們這一番熾熱心跡得不到宗族親長的認可,因此一群同懷壯志的年輕人們索性糾集起來,慨然離鄉投奔王師。

  「家門長老久歷禍亂,抱此陋土妄求周全,他們怯於爭勇、道是可憑此獨善,可過往多年,關中天府竟成廢墟!忍辱偷生,即便得全一時,也只是人世笑柄。同為少勇壯力,天中王師眾將已是名重天下,咱們關中子弟竟無一人可稱英雄!匹夫不可奪志,今次一行,建樹與否尚在其次,志在自陳於王師帳下,使人知我關中仍有忠勇可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