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勁於此也是委屈,與沈雲並坐席下,垂首如鵪鶉一般,不敢自辯。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倒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但時流常以庭門私誼混淆王命公器,反倒讓我家娘子歸屬何家不敢輕決。」

  講到這些,沈哲子也有些頭疼。他家門子弟婚配早前倒也無甚疑難,如沈哲子一輩兄弟幾人,論婚倒也簡單,可是現在講到自家小娘子,卻實在不好選擇。

  世家論婚,所謂男女愛慕本就不在考慮範疇之內。沈氏年輕一代兄弟幾人婚配如何,講到最單純反而要數沈勁。其他如沈牧丈人賀氏、沈雲丈人陳氏,包括沈哲子尚於帝室,俱都有著助勢家業的考慮。

  對於自家這個小妹,沈哲子也是多有喜愛,雖然自己十多歲便已經成親,但卻沒打算將這小娘子打發出門。如今的沈家,已經不必再依靠婚配結親來助漲家勢,反而時流各家要借勢沾惠他家許多。

  從稍有風聲露出便令南北各家悸動不已,由此可見一斑,也讓沈哲子不得不正視起來。

  聽到兒子這麼說,沈充便也惆悵起來:「往年子弟論婚,或是相好固結,或是群觀並秀各家,寄望提攜。如今我家已是吳中獨枝秀出,已經不必再限南北。但我家嬌娘也是父母心血養成,怎忍她被別家目作求幸籌注。」

  聽到這話,席上沈家諸人神態俱都變得有些不自然。這話說的也太現實,往年沈家吳鄉武宗,結親目的除了鄉情盤結之外,便是高攀名門。可是現在輪到旁人攀附他家,沈充便有些不自在了,捨不得自家女兒被人如此惦記。

  現在騷動已經引起來,時流各家來訪,不乏人家坦陳願意結親的意圖,自然也要商議幾家備選。這種事還是親長意見為主,小輩們包括沈牧都不敢輕易發聲,只有垂首聽訓的份。

  「行台創設館院,採集時流少進並教天中,這也是我家難得德聲建設。於館院之中挑選賢流來做我家婿子,也正合適。」

  沈充當仁不讓將館院作為他家在學術界的豐碑貢獻,由是劃出一個挑選的範圍來,只要不是館院學子,哪怕門第再高也都不考慮。

  這個範圍之內,其實可選擇的人家也不少,如太原王氏、陳郡袁氏、滎陽鄭氏等等,這都是傳承悠久的世祚高門。拋開勢位不談,沈家若能與這些人家結親也算是一種高攀。

  「未來行台用事,仍以裁壓名門譽望、彰顯詔令威嚴為主。況且我家娘子率性天成,父兄都為世道強柱,若真入於浮華高門,難免要受刁難輕慢。」

  聽到幾位長輩的討論,沈哲子開口說道,並不覺得那些世族高門可為良配。

  老實說他家阿妹家教也就那樣,在自家親長看來或是嬌憨天真,但那些禮法門戶或就要目之粗鄙,未必會真心善待。而且未來沈哲子肯定會更加深對這些世族門戶的打壓,無謂讓自家小妹夾在當中為難。

  不獨自家小妹如此,未來自家兒女婚配,沈哲子也不打算盯住那些世族名門。誠然短期之內那些世族名門的社會影響力是很難被徹底打壓下來,但沈哲子還年輕,在徹底制服那些名門之前,就算要釋放什麼與他們和平共處的假象,也不願以兒女親事為手段。

  從這一點來說,謝奕等人這些年追隨大將軍也不是白費的,最起碼對大將軍心思如何還是有著一定的把握。

  沈牧等人有什麼建議,或許長輩不會重視,但沈哲子這麼一說,沈充他們也是瞭然,不會再作此想。

  聽著長輩們的討論,其實沈哲子也在考慮有什麼合適的選擇。此前馨士館勸學禮上,他倒也看到一些不錯的適齡年輕人,但都各有不合適的地方。

  譬如桓家的桓沖,沈哲子對桓衝倒是沒有什麼成見,但是往年他對桓家也多有照顧,但是結果桓溫仍是那麼對他,沈哲子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有些不爽的。

  若再將他家阿妹配給桓沖,對桓家也太禮厚一些,他面子不要了?況且就算不以門第考慮,桓家近來名聲也實在不算好。

  謝家的謝石,沈哲子不大看得上,若真輕率許配,說不定他就要與陳逵、郗曇等人為伍。而且謝家家風老實說不太嚴謹,就連人品端莊的謝安也是不乏狎妓惡習,自家小妹性格要強,未必能容忍。

  如王猛那種寒門少彥,一則適齡者不多,就連王猛年齡都有些偏大。而且他若真作主如此選擇,旁人還不知要怎麼編排他是如何厭見自家小妹要如此苛待,老爹老娘這一關就過不去。

  想了一圈,沈哲子還真沒發現有什麼合適的選擇,不免又瞪了惹出這番喧鬧的沈雲和沈勁一眼。這倆小子最近真是過得有點跳,正事不做就知道惹麻煩。

  「我家也非儉用寒戶,父母在堂,阿妹年嫩,倉促配出也未必就有敬順婦德,且在庭下閒養幾年,從容揀選,徐觀備論罷。」

  沈哲子抬手打斷了老爹幾人的談論,開口說道。

  沈充幾人聽到他這麼說,便也點頭同意,只是一想到稍後還要再安撫那些騷動熱情的各家,沈充又有幾分煩躁,想了想便抓起竹杖示意沈雲、沈勁上前,鞭斥幾句教訓一番,心裡的煩躁才稍有緩解。

  但沈哲子還沒有放過他們,正色道:「西征軍事未竟,將士還都整裝待發,你們兩個在職兵長即便閒居休養,也該謹慎自誡,哪裡來的閒情泛濫蹈此無聊風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