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對這種廣而大之的話題,蒲洪理解也是淺薄,只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教誨子弟:「譬如鈍刀一柄,握在小童手裡不能殺雞,持於力士手中就能讓群敵膽怯。那個晉統王氣,就是一柄鈍刀,可是在那島夷手裡,就是被打磨成了一柄利刃。」

  他見兄弟並兒郎仍是一臉茫然,索性也不再繼續糾結這個話題,轉而言道:「沈維周雖是凶厲姿態,但到其入於關中後,肯定也不會舊態長持。屆時關中華夷便成他的治土順民,他又怎麼會對自己勢力大下殺手?他手裡握著晉國王命,不需要仰仗那些舊族鄉義就能懾服關中華族,所以三輔那些豪強才要因弘農楊氏家禍驚恐。」

  「可是咱們這些戎胡之類,本來就在他的王統法度之外,只是畏懼他麾下刀兵強盛才會低頭。眼下關中蟻民華夷各半,各方夷部人眾甚至還要超過華族,他若全憑殺戮又能殺得多少,只會引得各方驚懼反抗。到時關中混亂更勝往年,那些華族蟻眾本是仰望求他庇護安生,結果卻更難過活,肯定也要離他遠去。」

  講到這裡,蒲洪眸光漸有透亮:「那個沈維周是有宏大志向,他最看重還是北上與季龍作楚漢爭霸,咱們關中所在於他只是一方側拱,只要群雄都能敬服他的麾下,他也不可能將強兵長置關中。關中華族他自有王法震懾,可是管制咱們這些夷戎之類,還是要託付各部大人助他。只要我族並不過分桀驁,在他行入最初便列作清掃目標,捱過最初之後,仍有求活餘地。」

  「真如阿兄所見,咱們更不該貿然收容郭賊啊!」

  聽到蒲洪這一番解釋,蒲安等本就不樂意接納郭春的族人們臉上不免更加憂恐,不想被第一時間列為清算目標,肯定是越不引人注意才越好啊。

  第1182章 老賊奸猾

  蒲洪聽到這裡,臉上惆悵之色更加濃厚,指著蒲安有些不滿道:「講了這麼多,只是在告知你等一個道理。生於此世,勢弱於人就是一樁大錯,你強不過人便是該死,無關你有罪無罪。那些威霸一方的凶類,哪一個不是踩著生人屍骨攀爬上來?你道他會與你一介傖卒胡丑講什麼道理?」

  「郭春其人窮途來投,目下確是於我有助,我為何不納?至於我族來日命途如何,在於我族勢力能不能為其所用,又怎麼會在這些小節錯失?那沈維周是能夠窺望天下權位的英流,我若才力足堪助他成事,他怎麼會因區區一個郭春而棄用我?」

  講到這裡,蒲洪視線又望向蒲健,沉聲道:「此事也是教你一個道理,如沈維周那種威名傳及天下的英雄人物尚且還要廣求眾助成其霸業,你區區一個胡酋小子有什麼資格去挑揀來投之人?郭春其人,不過一個喪家失眾的走狗罷了,納或不納都是一樁小事。但途窮之人擇我求庇,那是因為在他看來我的志力足堪包庇於他,這些許薄名,你自問與你有幾分關係?你又有無資格代替你父決定?」

  蒲健聽到這裡,已是滿臉羞慚之色,垂首無語。而蒲洪這一番訓斥雖然表面上是在教訓兒子,可在場眾人聽在耳中,心中也都多有感念,明白這也是在暗指他們。

  「我族目下勢力如何,於此空論晉軍是否加害於我本就是多餘!那沈維周大勢洶洶殺向關中,其所圖豈在我這寡弱族眾?關中強梁林立,我族身在其中,力不強於人,勢不大於人。晉軍軍勢再強,其軍尚在三輔之外,眼下又有什麼危亡禍患值得你們在這裡荒廢事務,窮爭不休?」

  蒲洪講到這裡,語調又有幾分森寒。他雖然名義上是部族的首領,但事實上也並沒有什麼一言九鼎的威望,否則多年前不至於被族人逼迫向劉曜投降,被迫放棄略陽的根基內遷長安。

  雖然過去這幾年,他也在不動聲色的削弱打壓早年參與逼迫他的蒲光等族人們,但其實族權仍然分散在一眾族親們手中,他也只能憑著這些年所積攢下的威望來震懾眾人。

  近來由於晉軍西征,令得關中局勢詭變莫測,加上整個部族前途也是晦暗無光,也令蒲洪在部族中的威望大有下滑。類似圍繞郭春這樣的爭執,發生過已經不只一次。

  所以在蒲洪看來,部族中這種人心渙散、乏甚權威敬畏的狀態,甚至較之晉軍西征對部族前程的危害更大。

  正如他先前所言,晉軍不可能對關中雜胡俱都趕盡殺絕,頂多是集中在一批勢力較強的幾個目標身上,或拉攏或打壓以彰顯其權威。

  他們這一部氐眾會否被列為必須剷除的目標,還存在著一定的機率,但是部族人心渙散卻會令本就不強的勢力更加虛弱。如果沒有足夠的凝聚力,且不說晉軍王師西進入主關中後會不會對付他們,單單目下關中虎視眈眈的各方便極有可能先對他們下手。

  生於此世,蒲洪心中未嘗沒有一二雄心之想,但現實卻接連予他打擊。永嘉動盪以來,雖然部族在他的帶領下沒有遭遇什麼滅頂之災,但境遇也是每況愈下,不容樂觀。

  方今世道,中國無人,邊士爭進。

  跟那些雄壯一時的梟雄人物相比,蒲洪並不覺得自己在才力上有什麼明顯的欠缺不足,他所欠缺的只在一點運道而已,說的更準確一些,跟他此前所列舉的劉曜、石虎包括目下聲勢正壯的晉國沈維周,他所欠缺的僅僅只是在微弱的時候沒有獲得一個長期託庇借勢的對象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