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薛濤收到的這一份參謀符令自然是級別最高的,可以直接向大將軍陳奏軍務,參謀之後再加祭酒。

  待聽到沈哲子將這一套參謀制度稍作講述,薛濤等人也忍不住感嘆王師能夠屢戰屢勝也絕非是因為僥倖。精兵強將之餘,再搭配以如此周全的情報參謀團體,無疑會更加增加勝算。

  軍務參謀雖然只是臨時任命,但也意味著薛氏與行台實質接觸的第一步。

  沈大將軍無論是為人的雅量豁達,還是做事的周全謹慎,都令薛濤感受頗深。

  心緒漸定之餘,再念及今次自己入洛的主要目的,薛濤便不免大感羞慚,思之再三,他也覺得不該向沈大將軍隱瞞此事,便離席而起深拜道:「大將軍於我禮厚非常,然而我卻實在愧不敢當。此非虛言謙辭,實情確是如此。今次入洛,除進拜大將軍之外,另有一樁惡跡本來難於啟齒,但若隱瞞不告,則實在蒙蔽君子,心不能安。」

  說話間,他便將今次自己入洛求購茶葉之事稍作陳說,言中也是不乏羞慚:「暗通賊胡,操行失守,大將軍此前盛讚,我實在愧不能當……」

  沈哲子聞言後便也離席而起,親自將薛濤攙扶起來送入席中,繼而嘆息道:「事跡如何,暫且不論,但薛君能夠將此道我,可見我終究還是有幾分識人之明,沒有看錯薛君。逢此變天革命大亂之世,王業尚需避走客寄,暫作權宜,又怎麼能夠奢求鄉勇義士皎皎無瑕?危困在前,人力偶有不繼,暫作忍讓,這也是安身立命之道,但只要根本節操未失,也就無需為此長作羞慚。」

  「譬如我幼生之年,才不足述志,力不能養親,衣食尚需僕役服侍,學養也要仰仗親長提攜。非我性劣於人,實在是天數所定,難免微弱。但是待到年長之後,才力壯成,肩扛臂攬,擎托王業興復江北,人皆贊我柱石,幼稚卑劣已經日漸少論。」

  且不說這一件事他早已經知道,就算不知道,也不必因此怪罪薛濤。茶葉行情緊俏就在這一兩年內,旁人或還附和坊間戲說,但原因如何沈哲子最是清楚。

  河洛商事走高,弊病其實也越來越明顯,最大的問題就是商品太少。倒不是說中原與江東物產能力降低,相反的生產力還得到極大的增強,最重要就在於合適的商品實在太少。

  像是大宗的鹽鐵穀米之類,沈哲子是絕對不允許經由河洛大量外流,想要繼續保持物貨的流通,維持這種商事的繁榮,那麼勢必要開闢新的商品,實際效果無傷大雅,但是利潤前景又足夠龐大的,茶葉自然是當然之選。

  去年爆發於關中的那場瘟疫,在沈哲子看來就是一個絕佳的運作機會。河洛之地之所以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也絕對不是因為什麼靈丹妙藥又或葛洪醫術精深,就在於河洛有著高效且周全的防疫手段。

  這一整套防疫措施,可以說是從沈哲子過江北上、大量招撫游食難民,就開始進行鋪設。尤其早年中原大戰之後,河北百萬生民的遷徙,如果沒有配套的防疫措施,簡直就是災難。

  茶葉對胡人而言究竟有著多大的作用,沈哲子不知醫理,也就難作盡述。但他明白一點就是,秦漢之際的匈奴包括目下的五胡,沒有茶葉哺養也沒有因此絕種,後來的契丹、女真大規模的採購茶葉,撐起北宋相當比例的財政,也沒有被養成天兵天將。

  有的人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物大概也是如此。

  無論如何,若是能將茶葉在胡人群體中提前餵養成癮,意義都絕對大得很。要知道所謂的五胡,眼下還僅僅只是鬧騰起兩個,若能提前掌握這一外貿利器,無疑會極大的增強戰爭潛力。

  第1161章 投桃報李

  茶葉的風靡,是一個漸近的餵食過程,長達幾百年、這麼大規模飲食結構的調整,沈哲子也不敢奢望能夠憑著一些謊言陰謀的推動,就能在短時間內擴大到後世那麼龐大的貿易體量,所以自然要在這有限的交易量中,最大程度攫取當中的利潤。

  想要達成這種商業目的,飢餓營銷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趁著去年那場瘟疫的勢頭還沒有過去,通過有限的供應,先將茶葉的價格標定在一個高企不下的位置上。其後隨著這股勢頭的衰弱,再通過大批量的供應打壓價格,繼續擴大市場的規模。

  還有一點比較陰險的用意,那就是眼下關中胡人對茶葉的需求量才最高,很簡單,去年那場瘟疫死怕了。所以今年茶葉的交易行情火熱,不用問這些商賈們所預定的客戶是誰。

  關中局勢混亂,秩序上完全比不上河洛,自然也就不可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商貿環境。換言之類似薛濤這種購買茶葉向胡人輸送的絕非孤例,而且敢於涉入其中牟利的,必然是與胡人中某些群體有著非常的往來關係。

  河洛商貿興盛,儘管管制也非常嚴格,但事實上也很難徹底杜絕各種物資向敵對陣營輸送的情況。商賈是不講人情的,唯利是圖,這一點沈哲子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行台的各種管理手段雖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種情況,但若是想將那些與胡人保持非凡往來的商賈盡數挖出來,其實還是力有未逮。若是查得太厲害,又難免會牽涉無辜,因噎廢食。

  現在可以通過茶葉這一種商品,直接將那些與胡人來往密切的商賈標定出來,讓他們由暗處轉到明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