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聽到這話,神態多多少少都有幾分不自然,尤其何充這個居中在位者,神情則更加尷尬,實在不知該要如何回應。

  「大都督目下業已歸都,諸方縱有騷亂也必將頃刻勢定,良臣輔國,長安在望,也是一樁幸事。」

  武陵王在另一側開口說道,他久在江北之地,對於江北種種也都了解頗深,對梁公的欽佩也是發乎肺腑,並不因時流調侃譏笑而自作疏遠。

  沈哲子聽到這話,卻負手長嘆一聲:「外用邊事,唯以盡力討伐凶逆、以求達於社稷復興,然則邊事雖有振奮,於中卻陡遭橫斬,世道如此多艱,區區一二人用又何敢稱幸!」

  他語調雖然仍是平淡,但在場眾人卻都聽得出言辭之間那種呼之欲出的憤慨,一時間也只能尷尬著略作回應。

  沈哲子這一次是以奔喪為理由南來,上岸之後也並沒有久作停留,一應護從儀駕被安排在了通苑,他便將公主並小兒阿秀一同送入苑中,自己也換了一身哀服,入拜弔唁皇太后靈柩所在。

  此時皇太后的喪禮已經進行半程,完成了大殮,停柩殿上朝夕殿哭,以等待各地親眾並官員們或親自或派遣使者歸國致哀。一整套喪事禮節極盡繁瑣周全,較之肅祖當年甚至還要鋪張得多,除了前後國勢有不同之外,其實也是給時局步入下一步留下一個緩衝期。

  興男公主入苑之後,自有其他兩位公主並宗王王妃等親戚女眷迎接入內。沈哲子便直接轉向治喪的殿堂,那些前往迎接的台臣勛貴們此時也已經換裝返回,包括老爹沈充、此前不見的諸葛恢等人這會兒也都在殿上。

  沈充雖是一身哀服,臉上卻無多少悲戚,只作掩面乾嚎,殿中旁人倒也心知沈家當下勢態,心知若讓他哭出來反而是一種為難,因此也都不作抨議苛求。

  待見兒子行入殿中,沈充兩眼已是閃閃發亮,嘴角更是頻頻顫抖,要靠捻須的動作才能將那按捺不住的笑意掩飾於唇齒之間,不至於笑出聲來。

  沈哲子先向老爹頷首示意,然後才跪下來膝行至皇太后靈柩前,掏出此前便撰寫好的祭文,悲慟念誦,掩面而哭,幾做禮拜。待到做完這些,才又在內侍的帶領下內入小殿叩拜君王。

  小殿中除了皇帝之外,尚有淮南王並其他一些宗親勛貴子弟,包括他們沈家幾名子弟。眼見梁公行入,淮南王等眾人俱都起身離席退到殿側稍作施禮。

  皇帝身在席中,看到本來該是極為親昵的自家姊夫行入,下意識也要起席,只是很快又坐了回去,神態糾結且複雜。

  沈哲子看到皇帝大為消瘦的樣子,憔悴之處並不遜於自家娘子,心內也是頗為感懷,在正常禮見之後,並沒有急於退出,只是望著皇帝低語一聲:「臣既歸都,萬事不必再作憂懷。請陛下善念社稷黎庶,忍痛自惜。」

  皇帝聽到這話,雙肩不受控制的微微一顫,鼻腔里泛起強烈酸意,很快淚水便模糊了視野,唇角翕動著澀聲道:「我、朕自是信足沈卿……」

  拜過皇帝之後,沈哲子便又退回殿中,直接坐在了老爹身畔的位置上。他雖然辭任大將軍職號,但當下的勢位已是方伯之首,自然足夠資格與三公並席。

  此時夕哭將至,此前尚在台城任事的官員們也都陸續換了哀服趕來這裡,大殿中人多眼雜,父子倆雖然並坐席中,但也不方便做太多的小動作。

  沈充忍了再忍,終究還是沒忍住,示意兒子湊過來低語問道:「長途艱行,我孫兒阿秀能否熬得住?」

  「父親請放心,這小兒南來,糟蹋我幾近半曲重騎,能吃能睡,鬧騰得讓人生厭。眼下已經隨母入苑,待到國喪事畢,即刻讓那小兒來拜大人。」

  沈哲子低聲回答道。

  沈充聽到這話,臉上便流露出滿意的笑容。阿秀小兒是他嫡孫,但因出生在淮南,兼之此前沈充被羈留在都中,到現在都不曾見上一面,心裡自然牽掛得很。

  聽到沈哲子不乏心疼這小兒一路南來花費頗巨,沈充便忍不住哼了一聲:「我孫兒福澤深厚,此世無能出右,但能得於舒適,千金又何足惜。祖、父積勢積用,正為後輩安享而勞,怎麼能說糟蹋!」

  講到這裡,他又抿抿嘴巴,繼續低聲道:「我也知你更願將孩兒養在天中,鄉中雖好,終究狹促,不及中原宏大。但你父母也日漸年高,難免思念骨血所傳。近日我都在籌措物用,準備整修一條馳道直通壽春,坦途若成,來日南北轉望也少於顛簸之苦,也不必再限於時令苦行。」

  沈哲子聽到這話,險些被自己的回氣噎住,他這裡還因小兒趕路花費心疼不已,卻沒想到老爹這裡為了方便見孫子,已經在籌劃修建一條高速公路了!跟這對祖孫相比,自己簡直不配自稱土豪。

  第1127章 信託治家

  沈哲子今次歸都,給京畿整體造成的轟動其實並沒有太大,甚至都內絕大多數時人都還不知梁公已經歸來。

  一則是因為歸都之後他便直入台苑,而後便一直加入到皇太后的喪禮進程中。二則也是因為都內亂後新定,百業亟待恢復,民眾們對於這種迎來送往的閒事本身興趣也不甚大,只需要知道梁公歸國掌勢,不會再有動盪頻生那就是極好了。

  這種狀態其實也是沈哲子樂於接受的局面,他雖然久來便背負邀取眾寵的指摘,而且也的確不乏這方面的舉措,可是自此之後他的形象也要發生變化,將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秩序創建者,而非此前的維護和挑戰,所以反而希望自己人望不要太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