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除此之外,慕容恪又品出其中隱含的另一些蘊意,那就是一些來自於遼地的訊息,這是就連慕容恪都不了解的內容,如果是真的話,可以想見淮南都督府對遼地的滲透其實已經比較深入且細化了。

  沈哲子也不等待慕容恪表態,只在席中冷笑道:「我知遼東公多有疑我,或是以為我深阻他承襲父蔭是報復早年陰結羯逆。但尊府大父早年能獲殊榮,都是早年於晉祚確有實功方得封犒。至於令尊,我不見其人、不聞其名,亦不知其事,但家務尚且不能內定,如此材質,即便予以奢求,他就能承此重譽?」

  這話已經說的非常不客氣,被人當面貶斥父親庸才,慕容恪即便目下受制人下也是不能恬然忍耐的,當即便拱手道:「我微末白身,大都督所論國務是非,實難共論。但恭為人子,實在不敢細問親長賢愚,唯一言誠告大都督座前,我父繼祖以來,未因偏遠而自棄,久仰晉祚王命,戰戰兢兢,恪守職境,未敢有懈怠……」

  沈哲子聞言後便笑起來:「忿念於內,厲聲於外,偶有失言,這一點我要向玄恭道歉。但由此也不免感慨,邊蠻老叟,竟生馨兒,世道於玄恭你實在頗有不公,若能幸生於諸夏門庭,如此內秀外露,就連我也要讓你半席。」

  慕容恪聽到這話,心內感受也是彆扭到了極點,這位沈大都督倒是認錯認的乾脆,但言中無不在貶議他的父親,又流露出對他十足的欣賞,讓他不好應對。

  「人物是非,既然玄恭你不願多聞,我也就不再細論。還是言及當下事務,我今日請你來見,還是不想將遼地諸劣曝露公函。我知彼處風物殊遠中國,遼東公用事難免要多從權宜,但這並不是狂悖治事的理由。」

  沈哲子手扶書案望著慕容恪說道:「近來江東局面多有不靖,我也因要待詔入定而無暇北顧,這一點也無需諱言。待到畿內動盪稍定,王命終究還是要大用江北,我雖有從於便宜之心,但也絕不能容忍瑕疵外露。遼地雖然邊遠,但同樣也是王命治土,決不可久存法外。」

  「遼東公若是不能勝任撫恤邊眾,屆時我自請告明堂,將大單于封命冠於度遼,使你父、叔分別任事,以求邊境從容。」

  慕容恪聽到這話,心內不免又是一突。其實他家遠在遼邊,根本無需仰於晉祚鼻息,但可惜在於家門不行,兄弟鬩牆,彼此不能相安共存。而淮南這裡除了在大義名分上施加掣肘之外,還有商團跨海直通遼地,給予他叔父慕容仁以直接的支持。

  所謂度遼,便是淮南對於他叔父慕容仁的稱呼。早在他父親還沒有得到晉祚承認的時候,慕容仁已經先一步獲得了度遼將軍號。尤其前年他父親打算趁著海水冰封之際踏冰攻討慕容仁,就是因為來自淮南的提醒,令得無功而返,反而相當一部分兵眾被慕容仁反擊傷損。

  現在這位沈大都督舊事重提,要將江東台輔們強加給他父親的大單于號轉給慕容仁,在雙方目下僵持不下、彼此對峙的情況下,雖然僅僅只是一個虛號,可以想見又會在遼地掀起一波動盪。

  尤其是他祖父的一些舊部並他的其他幾名叔父,也相當不滿慕容皝無能定亂,且對兄弟太過狠毒,因為慕容仁的長久存在,使得慕容部割裂之態越發的嚴重。

  沈哲子也明白,要讓慕容恪遵從自己的意願往遼地傳遞訊息從而影響到慕容皝,單憑這種虛言恐嚇還是不夠的,還是要給予對方一定的利好。

  所以在稍作沉吟後,沈哲子又說道:「其實遼東公肯派玄恭你南來,我也能察知他有修好心愿,有互惠打算。因是早前我才要求於遼境設一邊貿,以中原物用濟於遼荒邊苦,可惜此略遲遲不成。」

  慕容恪聽到這裡,又張張嘴不知該說什麼。這個通商的約定其實也是早前與淮南會談的條約之一,只是後來江東中樞給予了慕容皝超格加官,令得慕容皝心意又發生變化,對於和淮南的約定陽奉陰違,甚至使人暗告慕容恪覓機逃回遼東,不必再受淮南的凌辱惡氣。

  但是因為慕容恪當時在淮南處境還算不錯,兼之也深知自己一旦討回,處境也不會得到改善,只會更加惡劣。若是來日時勢轉變,遼地又需要與淮南交涉談判,他還很有可能作為一個替罪羊推出來,所以他乾脆以不得從容為理由留了下來。

  「此事過不在淮南,但我卻沒想到,遼東公麾下竟然還養如此蟊賊奸徒,竟然以利誘勾引我淮南吏眾偷盜私取械用。如此羞辱,我絕不能忍!淮南犯事官吏,已被緝拿入罪,同樣遼地涉事之人,遼東公必須給我一個交代!否則互通之論不必再議,即日之後,凡中原絲縷、顆粒不准入於遼荒!」

  沈哲子講到這裡,已是劍眉飛挑,拍案怒聲道。

  「此事請大都督容我細陳,這絕不是我父意願,純是下吏斗膽所為,若非大都督告我,我至今尚且不知……」

  慕容恪聞言後忙不迭起身說道,其實私買淮南軍械這一件事,若要深究的話,還要追溯到早前遼地使者前來淮南商談,沈大都督贈送慕容恪一批精良軍械,結果被淮南吏員阻撓剋扣,當時慕容恪便想告發,但卻被封弈阻撓,言是竊取淮南軍械的一個良機。

  此後這件事便由封弈處理,慕容恪就算想過問都不能,所以在看到函文證詞之前,他真不知道封弈居然真的將之辦成了,而淮南都督府監察也實在強悍,這麼短時間內居然就追查出來。算算時間,也知交易肯定沒能進行幾次,結果還將一個把柄遞到了淮南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