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其中最焦灼的則莫過於那些中層的兵長、將尉一級,他們既不像普通卒眾那樣只需要守於旗令,也不像上層將領那樣通悉諸事,一知半解最是難受。明知道危險正在逐步逼近,又不知危險來自何方,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爆發出來,內心之忐忑,可想而知。

  這一次一批宿衛遷入石頭城,又涉及到諸多繁瑣的調換,各路兵長入內聽用、領取戍防圖,大家湊在一起,難免要進行一些互通有無的交流討論,所以散會換防之後,又不乏人三五成群的聚集起來。

  位於石頭城外沿江一片石堆里,一群人席地而坐,眼望著靜默流淌的大江以及周遭荒涼的景象,已經不乏人忍不住高聲咒罵起來。

  時下雖然仍是殘冬早春,但往年的這個時候,石頭城周圍也是繁榮不減,各方商賈於此往來集散,來自各地的各式商貨經由石頭城源源不斷湧入都內。

  而這繁榮的市道,也給了宿衛們許多分潤油水的機會,比如商船加塞或是貨品申報出錯的時候,那些商賈們難免也要有所表示。

  可是自從去年下半年,尤其到了年末時分,建康城的繁榮姿態已是急轉直下,賈貨銳減,一直到了元月,更是完全絕跡,反倒是出城者不乏。

  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油水,甚至就連用度都出現了危機。像是那些被拘禁在營的宿衛將士,餐食已經從兩餐減為了一餐,表面上說是江州農時稍失,田畝多有減產,兼之還要資助荊州伐蜀,但內情究竟如何,在宿衛群體之中也是眾說紛紜。

  這些尉官們聚集在一起,除了稍微感慨世道將要不妙之外,所言自然也多涉於都內近來局勢的變動。

  譬如宿衛內部的大規模調整,便有人不乏神秘的談起言是台內打算完全裁汰宿衛中的吳中籍人士,原因正是此前的琅琊鄉變。

  吳人在宿衛中的比例不低,其中一部分是早年梁公收復京畿時加入進來,有的則是虞潭擔任護軍的時期內斷斷續續加入進來,最起碼有七八千眾。

  聽到這一消息,眾人也都是喜憂參半,若真發生這種大規模的裁汰,牽涉無辜自然難免,尤其一些本身不是吳中人士而又與吳人往來密切的。不過吳人因為鄉宗關照的緣故,在宿衛中也多占據優差,如果被裁汰出去,其他人上升機會不免更大。

  只是話講到這裡,突然有人冷笑道:「此中得失,我勸各位也不必過分留意。早前司徒離都南行,你們道是為何?我可是聽說,司徒不滿庾氏招引邊戍悍卒入都把持勢位,所以才離都南下打算招募義勇反攻京畿!」

  聽到這話,眾人齊齊倒抽一口涼氣,又有人反駁道:「這話不對,司徒離都乃是因為發現早前襲殺沈司空的亂眾,所以才親自率眾前往討伐……」

  「你這話更是不對,襲殺沈司空者正是那些琅琊奸眾。要不然為何此前爆出琅琊慘禍?要我來說,那些人也真是找死,吳興沈氏位高權重,余者不言,單單梁公一人,時流幾人能及?他們竟敢襲殺梁公之父,即便無有鄉禍,待到梁公南來,也要死個乾乾淨淨!殺父之仇,豈能相忍……」

  眾人各自消息渠道不同,看法也都不一,一時間爭執不休,但話題總是下意識的圍繞司徒為何猝然離都,而且還帶走一位宗王。要知道司徒乃是台內首輔,如果不是發生什麼大的變故,是絕對不可能這麼倉促的離開中樞的。

  這些兵長們或是品秩不高,但身在宿衛之中,這一點危機意識還是具備的。

  「高位者爭權斗勢,罔顧黎庶苦寒。咱們身在行伍或還無覺,前日我告假探家,才知坊里多有饑寒,竟然有人家已經生生餓死……」

  其中一人撫膝長嘆,繼而又低聲說道:「諸位難道不覺,目下都內勢態,與早前蘇祖舊亂爆發之前何其相似!」

  「這不可能!江北王事大進,梁公中原斬獲殊功,且去年年末入執徐州,目下或許還在廣陵,須臾便可過江,江東縱有奸流,誰人敢於放肆?」

  「你道沈氏又是什麼良臣?我可是聽說,梁公恃功而驕,都內近來動盪頻頻,正因台閣深患江北勢大才有調度布局,沈氏在朝者多數貶斥於外。或是梁公因此不忿,懷怨內攻,誰人能制?」

  「這更是荒誕之言,梁公怎麼可能……」

  「琅琊王氏,那也曾為元輔門戶。在位者何等心腸,咱們勞苦戍卒又如何得知?無非為人用命而已,至死未必能得一明白……」

  話講到這裡,氣氛便低迷下來,半晌之後才有一人故作調侃道:「若真禍將及於都下,果真難免苦戰,咱們何不直奪石頭奉於梁公?梁公壯行當時,畿內誰人可制?台輔尚且要束手無能,又何必逼迫咱們這些寒卒徒往送命。更何況,沈氏豪稱江東,沈司空更是奢賞無度,左右都是賣命,何不求一個好價錢……」

  那人講到這裡,卻發現氛圍陡然變得死寂下來,無人再敢接話,他自己也意識到失言,稍顯尷尬的搓手侷促說道:「戲言罷了,不當真、不能當真……」

  正在這時候,石頭城內突然鼓號大作,乃是集結各部歸戍的信號。聽到這一號令聲,眾人也都不敢再遊蕩在外,各自拱手作別,而後匆匆趕往自己部屬所在地。石頭城周邊多有此類兵長飛奔身影,可知過去這段時間裡,類似的聚會發生不只一處。

  石頭城戍堡內,周謨眉頭緊鎖,手指死死攥住佩刀刀柄。他雖然已經知道局勢危急到了極點,頃刻間或將會有大變發生,但卻沒想到變故來得如此猝然,褚翜剛剛離都,都內徵兆便顯露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