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庾翼卒眾軍紀混亂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駐紮在都南富庶之地,內心裡那股戾氣並貪慾更是無從遏制,攻破眾多吳人產業,早已經賺的缽滿盆滿,當集結軍令下發之後,居然有許多人乾脆就帶著搶來的財貨私自脫離行伍,藏匿在了都南那些殘破的吳人產業之中。他們各自腰纏滿滿,根本就不願再冒著生命危險去出戰。

  所以庾翼雖然接到了調令,但卻居然在幾天時間內集眾尚且不足半數,遲遲不能離開都南。

  就在這種要命的時刻,原本消失已久的沈氏部曲再次出現在了都南,以梁公沈維周門生任球為主,叫嚷著血債血償的口號衝進了都南,原本不過只有兩百餘人眾,可是很快殘存在都南的吳人鄉眾部曲們便紛紛躍起響應,隊伍很快便壯大至三千餘眾,繞著都南掃蕩一圈。

  庾翼麾下那些不奉軍令、藏匿在外的散卒自然無從倖免,紛紛遭到搜捕殺戮、拋屍於都南的街頭巷尾。而他們所擄掠來的那些財貨物資,除了遺失部分之外,其他的自然再次回到吳人手中。

  面對這種群情洶湧的局面,庾翼也不敢擅自出擊,唯有閉門自守於沈氏那堅固的別業中。待見那些吳人鄉眾漸漸有了集聚之勢,他才率領著剩下的部眾們開始出擊。

  可是都南本來就不是地勢開闊、適宜列陣大戰的開闊戰場,多數吳人殘破產業分布其中,進攻途中每有濃煙翻滾、火勢透出,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暴起的吳人鄉眾們攜帶著那些殘餘的物資揚長而去。

  在極短的時間內,任球便在都南聚集起了四五千人眾,這已經是吳人在京畿周邊剩下的最後一股力量。由此也可見沈充遇襲遁逃之後,這些吳人遭遇了怎樣嚴酷的打壓,要知道都南可是有著小吳興之稱,全盛時期單單沈氏一家便何止這些人數。

  這些吳人鄉眾們先是被庾翼亂卒洗掠街坊,後來又遭到台城頻頻緝捕,其中絕大多數都已經哄逃於外,剩下這些每天也都是惶恐度日。縱然還有什麼自保的心腸,也都在幾番的打壓之中消磨殆盡,一俟察覺到一絲希望,俱都奮力搏命的追隨。

  「任先生,沈司空他、他究竟……」

  逃竄途中,大量吳人鄉眾圍攏在任球周圍,一個個神色焦慮的發問道。

  看到那些鄉眾們惶恐且充滿餘悸的臉色,任球一時間心內也多有感慨。這些吳人鄉眾們能遠在丹陽置業,肯定也不是一般寒傖,但就算是家境殷實門戶,在面對滾滾大勢催壓卻沒有一個領袖門戶庇護,也根本全無自保之力。

  沈司空離都雖然不乏殘忍,但事實上就算留下來,吳人境況未必會好上多少。此前的他們各自心繫於自家的產業資財,根本不能擰成一股力量,難免還是要被分頭擊破。反而由於司空身陷此中,令得江北大都督應變都不能從容,累於大勢。

  「司空遭遇襲殺,無奈棄眾而出,但仍心系鄉眾,一俟處境歸於安定,便遣我歸來庇護……」

  聽到任球的回答,又有大量吳人鄉眾泣號於野,任球則揮舞著手臂叫嚷道:「三吳素來壯烈雄出,須臾之內必將義師蜂起,另有江北大都督豈能坐視鄉眾遭此戕害!累累血債,唯以飲血報還,傖賊目我為走狗,我殺傖賊,亦如割草!請諸位鄉親隨我一道,我們痛殺琅琊傖賊窩巢,再待南北強援馳救!」

  第1102章 浴血鄉斗

  此時的琅琊郡境,狀況非常的糟糕。由郡境向四周望去,北面是大江橫陳,其他各面則俱被群情洶湧的丹陽鄉眾圍堵起來。

  而民亂之所以還沒有徹底爆發出來,其實也在於目下琅琊郡境中力量不弱。或許雙方都是不習兵事的烏合之眾,但區別則在於一方是有組織,另一方人數雖多,但卻混亂不堪。

  雖然也有一部分宿衛譁變加入到暴動的鄉眾當中,但宿衛本就不是什麼精銳之師,譁變之後紀律更是蕩然無存,分散在各鄉各邑民眾當中,自然也就承擔不起領頭表率的作用。

  生民易躁,卻難持久,尤其面對對面井然有序的嚴陣以待,已經先膽怯幾分。縱然也有小規模的流血摩擦發生,但是有組織的琅琊鄉眾面對這些狀況時無疑優勢更大,所以在任球所率領的吳人鄉眾抵達之前,雙方基本上還是隔著郡境互相謾罵,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廝殺混斗。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什麼強勢人物做出號召與表率,這一次的丹陽民亂聲勢雖然不小,但真正能夠發揮出的作用其實有限。

  這也是台輔們對於民變並不過分警惕緊張的原因之一,小民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單純的發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引領和利益訴求,或許短時間內會對琅琊鄉眾產生極大的痛恨情緒,但在集結前往琅琊途中很有可能就自己力疲不支,自行散去了。

  真正能夠讓民眾們暴躁到必須以死報之的,必須是良田被侵占、溝渠被分流這種具體現實的糾紛。是否割劃僑置州郡這種大問題,誠然一時間情感上難以接受,但在戾氣發泄完畢之後,也就懶於過問了。

  所以單純流言的力度並不足以釀生如此大規模民變,相當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此前台內搜捕沈充頻頻調動宿衛所造成的假象。而丹陽那些鄉宗的不配合又給台輔們造成這些鄉宗也加入進來的錯覺,於是不免又調集宿衛驅散民眾,這更造成了民眾更大的不安。

  可事實上,那些鄉宗的不配合大概僅僅只是對中樞前景的不樂觀,並沒有達到要與琅琊鄉眾一分生死的緊迫感,所以也就少有參與引導鄉眾進行鄉斗,不敢做這個出頭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