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想要化解此招,倒也不是沒有方法。台內於邊鎮忌憚之態已是暴露無遺,江北諸將應該也都不乏警惕之心,值此忐忑之際,若有陰說言是台內怯於進取,想要捨棄北面諸多新復疆土以求內固……」

  錢鳳略作沉吟後才又說道,想要通過謠言來加固江北王師內部凝聚力。

  這其實也談不上是謠言,假如沈氏在下一輪的權斗中落敗離場,這也是台城非常有可能採取的方略。因為定邊開拓實在不是他們所擅長的領域,讓時局退回到此前舊態也是對他們最為有利的選擇。

  所以錢鳳這提議也談不上是什麼陰謀,不過是提前將台輔們可能的作法披露出來,正如那些台輔們堅信一旦沈氏失於鉗制,必然會進一步向權奸演化,乃至於顛覆晉祚政權!

  「此計倒也可以一試。」

  沈哲子聞言後便點點頭,而後又轉言向別的方面。沈氏今次放棄許多中樞職位,倒也並非倉皇離場,實則是通過戰略性的讓步,以換取到更加順暢的運輸通道以更加鞏固在江北所具有的優勢。

  比如賀隰放棄丹陽尹,轉而返回會稽接替褚裒擔任內史,原本從鄱陽進入台中的沈鮮也再次返回鄱陽繼續擔任太守等等。這些人最大的使命就是守好糧道,以確保秋收之後江東糧貨能夠流暢的向江北輸送。

  不過其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那就是紀睦前往江夏擔任江夏相,主要意義並不是為了看護糧道,而是為了阻止荊州加入到下一輪的博弈中來。

  這一次由於庾冰的貿然入場,使得僵局被提前打破,原本對峙雙方各作妥協,將庾氏又給按了下去。

  但是荊州這個變數還是實實在在擺在了眼前,沈哲子倒是相信庾懌不會那麼不理智,看不到大勢所趨,但一如他此前不願考驗人性,做出這個安排就是從根本上杜絕荊州貿然入場的可能,或者說給庾懌一個不加入進來的理由。

  當然,他也不能完全忽略庾懌的感受而做什麼自以為能夠得於兩全的安排。所以紀睦的任命雖然已經下達,但赴任的日期還沒有確定下來。

  沈哲子又派陶侃的孫子陶弘前往荊州拜望庾懌,要就此聽取他的意見。如果庾懌對此安排不滿,雙方還是需要繼續進行交涉。

  第1055章 人莫能阻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雖然台內人事調動仍是頻繁,但最起碼錶面上局勢又歸於平穩。而且許多原本已經規劃好的典禮也都次第舉行,使得此前那種緊張肅殺仿佛僅僅只是虛驚一場。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二十多天,而沈哲子離都日期也漸近。雖然這一次的歸都,他的目標算是基本達成,尤其獲得承制拜授的權力,這要比原本的設想還要更好一些。

  但若說全無遺憾倒也並不盡然,與中樞矛盾紛爭達到一個新的強度,甚至雙方各自已經進入蓄勢待發的倒數期。

  另外一樁便是與苑中的關係也轉為惡劣,沈哲子幾乎沒有什麼機會與皇帝進行私下接觸,而在入拜皇太后的時候,皇太后也是少了許多親昵,開始將他正式當作一個強藩權臣對待。

  人情上的變遷,沈哲子本就不太在意,本質上而言,他就是一個理智到薄情的人。於他而言,通過早年冒險救命的情分換取到日後數年時間裡皇太后對他的信重無疑,這也只是一樁交易。

  政治人物溫情難存,他也不可能為了彼此關係的融洽而一直做皇太后所期望的那種忠誠臣子,將私情代入政治上的權衡博弈本就是一種極度幼稚的作法。

  所以對此,他也只是略有感慨,即便不考慮別的因素,今次不帶公主歸都也是正確的選擇。他家那娘子或許已經做好了與母家漸行漸遠的準備,但當事實真正攤在眼前時,大概一時間也是不好接受。

  趁著留在都中這最後幾天的時間裡,沈哲子也給隨員們放了一個假,讓他們各自歸家報個平安,或是聯絡舊誼。

  為了避免慕容恪在都中獨處無聊,溫放之回家的時候,也順便邀請了慕容恪同行。慕容恪同樣對江東時流人物多有好奇,尤其還是溫嶠這種南北俱有時譽的高賢,因此連忙命人備下厚禮,跟隨溫放之一起歸家。

  一年多的時間不見,溫嶠顯得更加老邁,中風的各種後遺症也更加明顯,半邊身軀已經完全癱瘓,甚至飲食都需要人專程照料。

  他側臥在竹榻上,眼見兒子行入進來,勉強抬手指向溫放之,因為情緒過於激動,使得口齒更加不清,嘴裡發出一連串的嗚咽聲,唯有渾濁的老眼透出濃烈的精光。

  眼見老父此態,溫放之心內已是悲戚大生,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膝行而入,口中則哽咽道:「兒子實在不孝,明知老父病臥家中,卻還要滯留江北,久不歸奉……」

  溫嶠聽到這話,便捂著嘴咳嗽起來,另一側侍奉的次子溫式之上前小心翼翼給老父順背。待到一口濃痰吐入唾壺,溫嶠呼吸聲才變得輕鬆起來,指著倉皇上前的溫放之笑罵道:「小子是在譏諷你父老邁無用?我自舊功時望可恃,左右親舊相擁,留你這劣子膝下何用……」

  說著他便抬手打算拍向溫放之後腦,只是氣力終究有些不濟,手到半途已經有些艱難。溫放之見狀,忙不迭躬身將頭湊上去,然而那有力的巴掌卻並未如期而來。

  溫嶠輕撫兒子發頂,眸光更是罕見的慈祥,他勉強將體格已經長成的兒子攬入懷內,嘆息道:「老樹枯死,幼枝茁生。你父此生事跡不乏可夸,又怎麼會墮於晚節,因此衰老身軀強阻我兒效力建功……來來,快跟我講一講,你過往這些時日在北有何建樹?若是不配你父所受枯寂,老拳決不相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