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算被沈哲子當面奚落為有心無力的無能之輩,何充這會兒也只能暫作忍耐。

  因為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們台輔們難辭其咎,原本庾氏僅僅只是他們準備必要時可以稍作倚重的後備力量,可是這股後備力量卻不甘心替補的位置,借著趙胤之死一舉躍到前台來。

  原本的兩方對峙變成了三方角力,台輔們在其中已是最為弱勢一方,因為他們所掌握的力量最少,而其他兩方則各有方鎮強藩作為後盾。

  若這兩方還僅僅只是單純的方鎮力量還倒罷了,台輔們還有把持大義以居中平衡的餘地。可他們兩方在這方面本就不弱於台輔們,完全有能力將第三方給完全踢出局外。

  所以無論沈維周如何譏諷奚落,台輔們也只能承受下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如果事情還是不能達成和解,他們被踢出局外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

  沈哲子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是經過了一番權衡。能夠使人強大的,一定會在某一天成為反制。沈氏在時局中能夠發展到這一步,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庾氏所提供的幫助至關重要。

  像是沈哲子最初來到這個時代,選擇背棄王氏,那時候的沈家乃是最為虛弱的時刻,豐厚的家底令他家成為各方眼中的一塊肥肉,若是沒有庾氏在政治上所給予的庇護,也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一切。

  此後蘇祖之亂,沈氏更是接受了相當一部分的庾氏政治資產,自此之後才成為時局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雖然這個過程也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但是在這合作中毫無疑問沈氏所得更多。就算在庾亮死後庾氏變得岌岌可危,全靠沈家幫助才渡過難關,但在真實的那個沒有沈家參與的歷史上,庾家也並沒有因此而走上絕路。

  庾家給沈家帶來的幫助,沈哲子並沒有忘懷,他也希望能夠一直與庾家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而這種良好,是建立在庾家要從屬於沈家的基礎上。他並不是要奴役庾家,而是因為就算庾家兄弟能夠擺脫對沈家的依附,事實證明他們兄弟也並不具備主持北伐的能力。

  人性不禁考驗,就算沈哲子願意相信庾懌,但又何必將這個兩難的問題去為難庾懌?他可以對台輔的掣肘胡鬧暫作容忍,因為在目下這種大勢的情況下,台輔們縱使耍什麼手段,也不足以影響整體的北伐布局和節奏。

  可是庾家可以,沈哲子絕對不能容忍因為庾冰兄弟的不甘寂寞而令他與荊州之間關係變得微妙。這是他選擇暫退一步,主動和解的最主要原因。

  雖然眼下雙方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坐在一起,但彼此之間的對立與尷尬並沒有因此削減。在得到何充表態可以完全代表台中的時候,沈哲子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首先第一點,自然還是他今次歸都的主要目的,那就是河北鄉士向儉的哀榮問題。原本沈哲子還只是希望能夠通過此事就好了,可是因為台中的掣肘,才引發了後續的一系列變數。眼下舊事重提,沈哲子的要求自然更高。

  現在向儉追贈與否沈哲子已經不再強求,他要求的是一個更大的政治權利,那就是承制拜授!所謂的承制拜授,那就是以晉祚禮法典章為前提,可以對人進行一定程度的封賞任命。

  這是一種較之開府規格還要更高的政治權利,譬如此前獲此殊榮的遼東公慕容廆,就是因此才大舉招攬逃往遼地的晉民世族,名為晉藩,實則已經是一個獨立性的政權。

  當然沈哲子要求得到這一權利,自然不是為了自立於江北,他在本質上與慕容氏這種胡部藩屬也並不相同,他只是要藉此免除掉台輔們在這方面的鉗制。

  這種政治待遇,其實本就是承擔討伐敵國主將該有的權力。比如中朝滅蜀、滅吳,前線主將們也都擁有這一權力,才能最快的招納安撫敵方文武官員從而穩定住局勢。

  原本歷史上桓溫滅成漢,但蜀地卻並沒有因此而平穩下來,屢降屢叛,作亂不斷,遲遲難以消化成為晉祚的助力,反而因此牽扯住相當多的精力。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桓溫當時沒有承制拜授的權力,他雖然成功滅蜀,但在穩定局勢方面卻沒有法理上的正當性,他所任命的蜀地官員在本質上就是不合法的。隨著後來荊州與中樞的關係轉為惡劣,蜀地反而成了中樞牽制荊州力量的一個選擇。

  既然眼下雙方已經撕破了臉,沈哲子自然不可能讓台中再以此鉗制自己,所以「承制拜授」他勢在必得。這是談判的一個前提,台中如果不同意這一點,那麼其餘一切不必再談!

  第1052章 征北大將軍

  「承制拜授?不可更改?」

  當何充將沈維周的條件轉告給台輔諸公的時候,幾人俱都忍不住深皺起眉頭,他們也能料想到沈維周開出的條件不會低,但第一條就直接觸及了他們的底線,還是讓人有些無法接受。

  「諸公不妨稍作設想,即便不加殊制,難道眼下我等還有插手江北事務餘地?河北民眾久受胡逆提控,絕於王化日久。能使王命再布於河北,沈氏之功確是無可抹殺。即便再作強阻,不過失河北人眾只知沈氏而不聞王聲。」

  何充是親眼所見沈維周對此態度之堅決,所以也更加認清楚一個事實:「庾季堅以其庸質強擾時局,看似得計,實則已是群情悸動難安。朝野不乏賢長因懼蘇祖舊禍,受迫而為沈氏發聲,唯有從速以定,江東才可再得於片刻安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