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謝艾也拍著胸口保證道:「若是跨境遠攻,我尚有幾分遲疑,但若奴眾主動來犯,豈能容其猖獗!」

  「這一點請使君放心,欲為大謀,豈能無有風險。往年我浪行河北,所遇兇險甚於此中百倍,同樣也能平步邁過!」

  向儉這會兒也是鬥志滿滿,只要謝艾敢將大量物貨轉送到鶴塢,他也就敢捨命奉陪。人往高處走,以前是沒有機會,如今有了謝艾這樣一個引路者,他怎麼會放棄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

  謝艾也是果決,一旦與向儉達成共識,即刻便下令將枋頭所儲存的物貨裝船裝車,開始向鶴塢運輸。

  而向儉眼見如此,也終於確定謝艾並不是詐他,因此更是積極的配合,命令鶴塢的部曲丁壯幫忙運輸物貨。同時為了表示誠意,也主動請求謝艾派兵駐守鶴塢。

  那麼大的共識都已經達成,這種小事也就無需爭執太多,謝艾便命去年的降將王光率領五百軍士入駐鶴塢,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既能幫忙防守,又不至於喧賓奪主。

  沉寂半年之後,鄴城與枋頭之間的河北大地再次黑雲壓頂,規模或是不及去年的中原大戰那麼宏大,但凡是身涉其中者各有所圖,各作落子,也都各自以為自己能夠大收其利。

  第1034章 鄉賊當誅

  雖然時人多知鶴塢在枋頭王師的扶植下經營得頗為出色,但當真正眼見時,仍有一種別樣感慨忍不住按捺而生。

  這座塢壁坐落於河流夾角,本身地理位置已是優越,易守難攻。而塢壁本身也建築得頗為宏大,寨牆並非尋常的竹木柵欄,層層夯土,四角則以巨石為筋骨支柱,高達丈余,顯得雄渾堅固,將一片碩大區域都給包圍起來,擁有著最起碼可容納萬餘人的寬闊空間。

  在塢壁周圍又錯落有致分布著一些河渠、湖塘,半作引水泄洪,半作城防工事。再搭配著一些巨木搭建的箭塔,更將周遭十幾頃面積的土地都給環繞保衛起來,在這些土地上種植著長勢正好的禾菽等農糧作物,當然也不乏修剪整齊的桑林。

  那些遊蕩至此窺望的河北人士在見此一幕欣欣向榮姿態,心內的羨慕嫉妒也都忍不住滋生而出。

  尤其是那些本就看不起流寇盜匪的鄉宗豪強們,看到這塢壁被經營的如此紮實雄厚,甚至遠遠超過了他們各自經營數代之久的家業,更有一種緊迫感油然而生。

  「那向儉久來不事生產,禍害鄉野十數年。南人遠來,不審鄉人德行鄉愿,居然相助此等兇徒創此深厚鄉業,這是根本無顧我等河北生民鄉情所望,使此鄉賊壯大至斯!日久之後,賊將無人能制,鄉風也將敗壞無遺!」

  原本眾人對於勾結麻秋南來擄掠還心存幾分忐忑,但在看到鶴塢強大至此,不免便給自己的行為找到了正當性。

  或許他們各自本質上與向儉沒有什麼區別,即便一些以仁義自詡的鄉宗也按捺不住偶爾要客串盜匪擄掠,但毫無疑問,在河北盜匪圈子裡,向儉這積年老悍匪也可以稱得上是聲名狼藉,名聲臭不可當。

  所以,對於王師居然如此大力扶植向儉這種悍匪,也實在是讓人不能認同。而他們勾結羯胡的行為,自然也就帶上了一層維持鄉風正義的色彩,絕不能容許此等兇惡衰德的賊眾凌駕於一眾鄉人頭上作威作福!

  不過除此之外,這些人心內也是不乏私計,在鶴塢周邊巡弋觀察良久之後,也都私底下與家人、部眾們商議:「由這鶴塢所在,可知南人或是弱騎,但經營之能遠非趙國可及。就連向儉此類浪蕩兇徒,都能託庇其下創此基業。今次一戰,南北勝負暫且不論,我等鄉眾各自都要把持住,重在清除鄉賊,過後還是家業為重,勿論國是。」

  這些思計,也都體現出鄉人們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石趙統治多年積威難以消弭,並不認為南人真的能在河北打敗石趙,另一方面則是有感於南人在經營方面的強大底蘊,想要引為己用而助益家業。

  無論從哪一方面而言,向儉都是一個必須要剷除的對象,警告南人不能罔顧鄉情。但也只能將戰事限定在鶴塢一地,對於南人傷其爪牙即可,但若重創其根本,則就是結了死仇,日後很難再有合作的餘地。

  各方勢力有此一點共識,所以再將消息傳遞給麻秋方面時,自然也就難免刪減加工,既要堅定麻秋出兵劫掠之心,同時也要讓他不失敬畏,不要將戰事肆意擴大。這當中的分寸把握,也實在是讓他們煞費苦心。

  麻秋自然不是這些人手中提線木偶,有著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因此對於這些人所傳遞來的信報也並不過分看重。他更在意的是他們的態度,所以很快便做出了出兵的決定,派遣千餘精騎在這些帶路黨們的引領下,直往鶴塢而去。

  鶴塢與鄴城距離本就不遙遠,若真精騎極限行軍,一日便可抵達。正因為這麼近的距離,再加上南北雙方絕無妥協的對峙,因此遊蕩在兩地之間各方勢力才有了作為緩衝而存在的價值。他們自是影響不了整體的大勢,但對於某一場戰事的勝負如何卻有著極大的干涉力量。

  所以就算麻秋擁兵萬餘騎,在野戰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仍然不能罔顧這些人的立場偏向。這就是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騎牆派,再加上枋頭守將謝艾所施加的各種羈縻政策,也讓麻秋不能對這些人趕盡殺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