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庾冰聞言後已是忍不住在車上怒罵道:「貉子真是全無信義!往年若非我家力助,其家安能為時流所納,如今弄武而顯,便是翻臉無情!」

  庾翼聞言後,嘴角抖了一抖。說實話他對沈家惡感倒不如庾冰這麼濃烈,畢竟沈家也是幫助他家良多,最起碼若無沈家力挺,荊州分陝重地不可能落入他家手中。他們兄弟或是彼此有分歧,但也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庾懌在位,他們將更無立足之地。

  不過他最終也沒有反駁庾冰,只是在沉吟半晌後開口道:「阿兄,我想離開歷陽投往荊鎮……」

  「不可如此!稚恭你怎麼會作此想?」

  庾冰聞言後當即便開口否定,繼而不乏狐疑的望著庾翼道:「貉兒最具蠱惑之能,你是不是被他什麼詐詞誘導?」

  「我又不是黃口小兒,哪會如此輕易受人迷惑。只是今次一行,三兄與我傾談良久,我也因此感懷頗深。」

  庾翼嘆息說道:「如今各方邊事都有創進,世道也是日重功勳。沈維周何以如此驕狂傲慢?還不是因為他殊功屢創,中興以來無有比肩之選。我久久虛任於內,今次為後輩所笑,也實在是自取其辱。」

  「稚恭你這麼想實在大謬,阿雛他又懂什麼!」

  庾冰聞言更是情急,甚至直呼庾條小字,言中不乏忿忿:「他本就不是什麼良才,生性浮躁有無明知,早年便被貉兒蠱惑索財於眾,敗我家門舊聲。如今在淮南也不過操持商賈俗事,長與傖夫走卒為伴,聽受幾句吹捧,便道自己已經得於顯用,其實不過貉子倉下小吏罷了。」

  「那沈氏素來狡詐狂悖,本無餘者可夸。就連沈維周自己,都不得不投入武用,才能勉強攪動世道,不讓其家粗鄙現於人前。我家卻並無此困,子弟俱都生於雅室,受於賢教,不必獨顯一用,自能更加從容。更何況貉兒於邊事已是高聳,你再去追趕,不正是以短擊長,虛耗才具?」

  庾冰是打心底里不願讓庾翼離開歷陽,否則他在都中將更受孤立排擠。本來二兄冒進荊州便被時人視作妄行,更加牴觸他家兄弟在台中上進,眼下他與庾翼還能相近呼應關照,一旦庾翼離開了,他可能馬上就要被趕出台城。

  聽到庾冰這麼說,庾翼便又沉默下來。他之所以這麼想,一來是因為的確素來便有戍邊壯志,二來也是因為淮南此行眼見沈維周威令至斯而大受觸動,繼而便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自疑。

  但庾冰說的也不錯,如今在武事方面,沈哲子早已經壯大成一座繞不過的高山,尤其今年中原大捷、收復河洛,直接將勢大一時的羯趙打成半殘。時流若想獵功,首選自然是沈氏所鎮的淮南。

  而荊州那裡,二兄庾懌也的確只是勉力維持,各方派系互有爭執,庾翼若是去了,也未必就能即刻得到重用,說不定轉頭又要投入長達數年的糾纏。

  如果這麼算起來,他留鎮歷陽,反而還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最起碼凡事還能自作主張,不為人後。

  「其實你也不必因此頹志,而且今次一行無功也未必就是壞事。經此之後,貉子狂悖姿態已經畢露無遺,眼下不過勢氣正盛,台輔諸位即便憤懣,也只能暫作相忍。但是兵無長勝,他也絕無可能常持此態,一旦用事挫敗,則必受時議攻訐。屆時還怕沒有機會?」

  庾冰又微笑著安慰說道,希望庾翼也能暫作隱忍。

  說話間,車駕已經抵達了台城,早有各府掾屬在這裡等候,待到兩人落車,便紛紛上前施禮恭迎。

  這些迎來送往的禮節,原本庾翼並不太在意。可是這一次看到眾人那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糾結神情,他卻忍不住的想,這些人如此恭敬,究竟是因為他自己本身,還是因為他此行所帶著的任務?

  一年到了末尾,台省事務本就繁忙,尤其今年江北又有如此壯功,所以整個台城內都少見輕鬆氣氛。近日更因為商定大功犒賞的問題,台輔諸公們時常聚會議事,眼下也正聚集在太極殿東堂附近一個殿堂里,倒是省了庾翼往各個公府分別通知的麻煩。

  庾氏兄弟進入殿堂後,先拜見高坐堂上的皇帝,而後又逐次與席上諸公見禮。

  這會兒議事也直接停了下來,接著中書令褚翜便開口詢問道:「庾侯此行,可是已經查實江北合肥糾紛內情?」

  庾翼上前一步,從袖囊中掏出沈哲子的奏書並王愆期自陳奉上,回答道:「臣本無刑裁之能,今次受命勉強前往走訪,略有所得,恭請陛下並諸公量裁。」

  皇帝在席中本是一副無精打采狀,眼下終於有點意外情況發生,頓時產生了興趣,待到內侍上前奉上兩方奏書,先掀開沈哲子的奏書看了一看,旋即便望著沈充笑語道:「司空,我這姊、咳,梁公諸多都秀出於眾,唯此筆力實在璧上留瑕啊!」

  沈充聞言後,老臉也是一紅,而後便拱手道:「臣慚愧,門戶未有書家善教,不能為國重養全才。」

  「話也不能這麼說,尺牘之內雖然自成天地,但梁公本有經世之才,反倒無需再迷於墨法天地。朕所見諸公多勞累,於社稷論,還是寧得賢良。」

  皇帝聞言後便又笑起來,他親政也有大半年,如今在群臣面前倒也不太拘束。說了這一句後,便不乏沾沾自喜欣賞沈哲子那雖然工整、但卻匠氣滿滿的筆跡,這算是他為數不多能夠嘲笑自家姊夫的方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