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他也知關鍵還是自身要硬,五胡醜類次第而興,有其一定規律,那些揚名者就算是世道翹楚,也是應運而生,而非運勢集於某人而興風作浪。即便搞掉那些人,自身若實力仍不夠,未必沒有替代者興起。

  想到未來那些競勇的胡酋,沈哲子視線又落在自家小兄弟身上,他想了想,特意用比較柔和的語調說道:「阿鶴,這麼說你是已經決定不再入馨士館進學了?」

  沈勁聽到這話,雙肩都忍不住一抖,可見阿兄積威之甚。他端正坐姿面對沈哲子低頭道:「我知阿兄寄我厚望,但我本身確是稟賦有限,又眼見北地諸多創功,心意更是難平,只想投於阿兄帳下,同為王事、家業奉獻所能!」

  「你這麼想,可不是自覺稟賦有限的意思啊,倒像是覺得自己能力超群,不甘寂寞。王師北進,看似屢戰屢勝,但當中辛苦,你又知悉幾分?你幾位兄長看似風光無限,他們沙場鏖戰、戮力浴血的辛苦,你自覺又能承受幾分?」

  沈哲子講到這裡,語調中已經帶了幾分嚴厲,他本就是個務實性格,不大看得上眼高手低之輩,在他看來,沈勁急於投戎,確是有幾分浮躁。

  「往年家聲淺薄,父兄之輩為世道所賤,無從選擇,只能操戈用武。我本身也是以勛功得顯,也就不與你談論什麼士高武賤的悖世言論,只是要讓你明白,往年我家以武著世,並非確有其才,而是無從選擇!」

  沈哲子講到這裡,示意沈勁行至近前:「你道自己已是弓馬嫻熟,大可北上逐功,威名揚世唾手可得?我也不是貶你,似你此等武藝,在我帳下不言有千萬之選,單論勝武軍中,你這些技藝也只配末流……」

  「阿兄,我……我或是真不能達到父兄期許,但自己也從未有懈怠。正因自知稟賦長短,才不願再蹉跎歲月做些註定不能之事。父兄願意使我博識廣學,勿再以命求進,但眼下家世長旺,親長俱都勇於任事,然而我卻仍然廢養庭中,飲食精細,用度華美,人或羨我幸運,但我卻時時恥於此態!」

  眼見沈勁激動得有些臉紅,沈哲子倒是愣了一愣,他雖然多了許多見識,但其實內心裡也是不乏保守,尤其對於自身親近之人,包庇難免。正如他此前所言,沈氏武宗之名,只是迫不得已的一條出路,如今家世漸長,他也希望自家子弟能有更多選擇,而不是不作嘗試、完全的遵循舊途,以武夸世。

  誠然亂世之中武功最重,但亂後總會有治。更何況司馬家殷鑑於前,沈哲子並不希望自家子弟完全的以武弄事,眼下大勢未定,誠然需要倚重家人。但未來隨著秩序漸定,像沈牧、沈雲這些人,無論沈哲子本身是何心意,都是必須要淡化他們在軍中的存在感。

  沈勁眼下尚是年幼,也不需要過早投身於家業奮鬥的第一線上,所以沈哲子是真的希望能夠將他培養成更為綜合全面的人才,而非只是繫於武事一途。

  這是他還有老爹的打算,至於沈勁的意圖如何,他們其實不太在意。甚至包括沈哲子自己,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便迫不得已為了家業奔走勞碌,從流於大勢,沒有太多自己的選擇。所謂理想又或人生價值之類,那只是一種沒有憂困的奢侈之想,無病呻吟罷了。

  不過沈勁如此自白,倒是讓沈哲子意識到他除了忽略沈勁的意願之外,更忽略了一個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在庭門之內就有如此對比的情況下,沈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很多時候,壓力就是動力,但若壓力太龐大,也能直接將人抽趴下。

  「你既然要從軍,那我也不作阻撓,人世如何兇險,總要親歷才知。父兄不能庇護你一世,若真浩劫臨頭,士庶俱不能免。眼下王事僅僅只是方有起色,未可稱之大昌,為了求勝,你兄尚要身入險死之境。長作庭門豢養,確是於人無益。」

  沈哲子略作沉吟之後,先是答應了沈勁的請求,不過對於沈勁的培養,他仍不打算放棄。雖然他不會讓自家兄弟從低做起,但真正戰爭的殘酷也不會刻意為其遮擋,希望這小子在歷經磨練之後,能夠將浮躁的性子略有收斂。

  「阿兄答應我了?」

  沈勁聽到這話,忍不住高興的直接從席上躍起,片刻後才忙不迭收斂起來,又轉而記起幾位損友的叮囑,見阿兄神態仍是平常,便小心翼翼道:「其實除了我之外,謝五、桓三他們,也都是有求進之心……」

  沈哲子聞言後便微微蹙眉,略感不滿。此前世道困於務虛,遠於武功。

  但是由於沈哲子這些年殊功頻得,世風流轉,繼而轉變成一種武風熾熱過亢的風氣,尤其是對沈勁這些年紀不大、性格還未徹底定型的年輕人影響更大,讓他們以為殺敵求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爭相投軍。

  誠然這種改變是良態的,但若不加節制,仍是積弊重重。甚至此前就有一群都下年輕人鬧哄哄北上求功,居然襲擊淮南都督府安置在梁郡與淮南之間的一個戰俘營。

  他們甚至連方位都搞不清楚,只是看到營中多有胡虜聚居,便沾沾自喜以為已經深入胡虜占領區,大功就在眼前!

  淮南軍法一直以嚴明著稱,但若真有南北人家子弟投軍,關照是在所難免的。這不是法令上能夠禁止的,即便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能持正,但一些枝節小事偏頗照顧在所難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