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退一步講,就算是淮南軍近期內打敗了石堪,先一步占據了鄴城。但畢竟客軍作戰,河北又是一個他們完全不熟悉的戰場環境,自能輕鬆擊破。

  眼下這樣惶急,引敵而動,分攤實力,不獨影響到自身的軍事節奏,也是一種膽怯、沒有自信的表現。

  關於這一點,中山王沒有作出什麼解釋,但包括麻秋在內眾將都知,他們的確是沒有信心,哪怕在河北本國之內。

  事實證明,中山王這一份謹慎並非多餘。當麻秋南來途中,得知鄴城竟然已經被淮南軍所攻取,過往幾年所樹立起來的那種自信險些崩潰,甚至幾乎要轉頭返回。

  可是,他也意識到如今中山王麾下勢力正處於一個極為微妙的情況。

  雖然中山王本人依然強勢,過往這幾年也是戰功赫赫,但畢竟是敗退而歸,舊威總有一些動搖,如今麾下眾將雖然麻秋等嫡系成長極快,但也要倚重夔安那些羯族耆老,而其他那些雜胡義從們也不如往年恭順。

  如果他今次不戰而退,自身會遭遇怎樣嘲諷不說,中山王也必會顏面大損,乃至於影響到當下的襄國戰事。

  所以,他只能咬咬牙,硬著頭皮繼續南來。幸在南來途中所知敵情漸多,知道淮南軍今次攻取鄴城只是一部偏師,聲勢雖然不小,但余者大多都是河北那些趁勢而起的烏合之眾。至於主力部隊,仍在黎陽南岸與石堪大軍對峙。

  得知這些後,麻秋先是鬆一口氣,繼而心情又轉為沉重起來。僅僅只是一路偏師而已,在主力大軍還未北進的情況下,居然就這麼輕鬆便奪取了鄴城!

  「這個敵將謝艾……的確不是尋常俗類啊。」

  眼望著不遠處的城頭,麻秋眉頭鎖得更近。謝艾這個名字,他此前並沒有聽過,原本還以為淮南軍即便偏師北上但能夠營造出這麼大的聲勢,最起碼也該是郭誦、毛寶等這一個級別的將領,卻沒想到居然是這樣一個寂寂無名之人。

  然而其人雖然無名,但在詢問一些前幾日曾在義軍中廝混的那些河北人之後,他也對謝艾北渡以來事跡有所了解,再也不敢怠慢。尤其了解到此前幾日鄴城周圍那傳播極為迅猛的三旗軍令,更覺得這個謝艾絕不是尋常以武勇而稱的戰將。

  如此見解,早年的麻秋絕不具備。以前的他只覺得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計謀之類都是虛妄,一戳即破,可是當他們絕對實力洶湧南下,腦漿子都險些被打出來之後,才漸漸明白世事從無絕對,只有相對。

  尤其戰爭充滿了變數,乃是一個成千上萬人參與、激烈變幻的動態較量過程,甚至就連相對的優勢都會轉瞬即逝。

  當然,對謝艾重視是重視,但並不足以讓麻秋畏首畏尾。在他看來,這謝艾縱使有些智計,也不過只是淮南軍中一個弄險搏進的末流而已。

  正如早年的他,總奢望能夠大功震世,屢有弄險之舉,但事實上能夠真正執掌方面的大將之才,反而不會執迷於這種弄險小道。若只是一城一地得失,這種勇進難能可貴,但在真正大規模的戰事中,一兩次犯險或可收取奇效,但也極有可能弄巧成拙。

  比如眼下,這個謝艾看似能力不凡,輕師北進攪動風雨,極短時間內便集結幾萬亂眾,一舉拿下鄴城。但這也是因為其人背靠淮南軍這一龐然大物,那些亂眾們也是因為淮南軍浩大氣勢。

  但這個謝艾最起碼犯了兩個致命錯誤,第一是高估了淮南軍在河北號召力,那些依附的亂眾一旦得知強敵來臨,便飛快拋棄其人。

  這等於提前消耗了淮南軍此前營造出來的氣勢壓迫,後續就算淮南軍再占上風,這些反覆無常之人在自曝其短後,也不敢再輕易投靠過去,擔心會被事後追究。

  第二便是自不量力過早拿下一個對其能力而言太大的目標,鄴城乃是河北最重要的大邑之一,無論得失都會在河北人心目中造成巨大的震盪。

  眼下淮南軍主力還在河畔,與偏師脫節,拿下鄴城誠然能壯其軍勢,但若旋即便失守的話,也會大損軍威,這必然會影響甚至打亂主力部隊的戰鬥節奏。

  比如眼下,麻秋便占據了絕對的主動,他既可以圍點打援,也可以直接強力攻取鄴城。

  這兩者各有各的好處,前者可以利用淮南軍急於增援的心理,有效的消滅掉那些來援軍眾。後者則可以震懾周邊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心,讓他們認識到誰才是河北真正的主人。

  而且這兩者也可以兼得,一方面派那些沿途歸降的亂軍圍困進攻鄴城之敵,一方面廣布斥候於南面,一俟發現敵蹤,便以騎兵野戰優勢痛殲來敵。

  雖然麻秋也聽那些人講起黎陽之戰已經結束,淮南軍獲勝的消息,但他也不怎麼相信石堪會如此不堪一擊。就算這是真的,淮南軍在有鄴城這一龐大誘惑在前,也很難按捺住心情大軍緩進,必有輕兵馳援,仍會給他以分頭擊破的機會。

  所以,當眼見到城內再無大規模的亂軍外出之後,麻秋便率領軍隊繞著三台進行轉移,將那些徘徊近畔的亂軍驅趕到更遠的地方,但也並沒有放開手腳大開殺戒。如果眼下這麼做的話,只是逼著他們與自己為敵,除了泄憤逞凶之外無一益處。

  最終,麻秋的大軍停在了三台東南處。眼下他的軍隊分作兩部分,一部分是他本身率領南來的五千騎兵,另一部分則是沿途投靠的幾千河北亂軍。這些投靠來的軍眾當中,為首的乃是河北當地鄉宗陽平張氏的張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