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最初進攻的淮南軍運力並不算太高,不能進行長時間持續不斷的進攻便需要退回補充,往來之間便是數個時辰,足夠敵軍進行休養並近岸補充。

  不過,隨著水軍陸續集結至此,單單大大小小的舟船便超過兩百多艘,水軍督護路永、徐茂等親上戰陣督戰。一方面將磽尾河洲四面圍困,一方面分出艦隊游弋於河洲與黎陽津之間的水域進行封鎖。

  至於械用的補充,則完全交給幾艘長安規模的大艦往來運輸。經過長達一日夜的奮戰,終於將這座河洲攻打下來。至於河洲上那數千守軍,除了戰死千餘人之外,剩下的則直接棄械投降。

  磽尾河洲的獲取,意味著淮南軍直接將前進基地推到了距離黎陽津不過數里外的河中。接下來便是快速增兵至此,大量物用也被運輸到了河洲上。

  在拿下河州一天之內,淮南軍便在這裡集結了士卒將近三萬人,舟船更是達到三百餘艘,甚至直接超過了黎陽津方向所集結的敵軍。如果不是在黎陽津兩側還有幾個直接連接陸地的河洲仍在堅守,甚至已經可以直接向黎陽津發動進攻!

  而隨著淮南軍擺出如此咄咄逼人之勢,石堪方面自然也不敢怠慢,軍隊集結於黎陽津附近。自河洲向岸上望去,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以及高低不等的營壘,幾乎看不到土地。

  在黎陽津到磽尾河洲這段狹窄的區域內,雙方各自集結的兵眾總共便達到七萬人之巨!戰線之間最短距離甚至不足十丈,彼此言語都能清晰以聞。

  至於接下來的碰撞,則就變得慘烈起來。敵軍雖然舟船乏用,但也是相對於總體軍力而言,位於黎陽等幾處渡津碼頭上,仍然停泊著將近兩百艘的中小型戰船,如果再加上那些簡便易造的筏具,這一數目將會更多。

  而雙方這麼近的戰線距離,許多騰挪進退的靈活戰術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雖然敵軍艦隊遠不及淮南軍龐大,甚至正面作戰中直接被堵在渡口處根本不能行出反擊。

  但石堪在這時候也表現出以命搏命的狠戾,直接組織數十艘快艇滿載薪柴油膏,悍然沖向淮南軍封鎖渡口的船隊,而後以自殺式的決絕發動火攻,這給淮南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有將近二十餘艘戰船,兩千餘名將士戰亡,其中甚至包括一艘長安大艦。

  雖然由於後續及時組織抵抗,遏制了敵軍這一次瘋狂的反撲,但是身為淮南軍陣前督將的路永等人卻將之視作奇恥大辱。

  這一戰,沈哲子仍然留在酸棗後陣中,將臨戰指揮交給路永、毛寶等眾將。幾名將領略作商討,而後決定還以顏色。

  於是,早前收監在河洲上的那幾千名俘虜,其中有羯胡並屠各總共一千五百餘人,俱被挑選出來,用戰船運到正對黎陽津位置,排舷斬殺,無一倖免。一時間,河水為之赤流,血氣直衝於岸,甚至就連那些胡卒們的屍骨都被用器具拋扔到了敵軍營壘之中。

  淮南軍如此血腥手段,給對面的鄴地軍隊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同時也引起了極大的騷亂。而且後續更是直接向黎陽津最近的一座河洲發起了進攻,一次性便投入近百戰船,旗幡遮天蔽日。

  那被鮮血塗紅的戰船一俟行駛到河洲近畔,便讓河洲上營壘中敵軍嚇得直接崩潰,整營出逃。如果不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石堪親自率領親兵押住陣腳,騷亂甚至有可能擴散到全軍!

  然而就算是暫時穩定下來,黎陽的形勢也變得岌岌可危,近岸兩座河洲接連失守,淮南軍直接杵在了眼皮底下,幾乎達到面貼面的程度。

  黎陽大營中,局面已經到了極為脆弱的地步,大量兵眾們完全收縮在黎陽城到渡口這一段極為狹窄的區域內,整座營地擁擠不堪,兵卒們各自被嚴酷軍令約束在各自營房內嚴禁外出走動,甚至就連用水都需要專門的部隊每日送來。

  如果運水的隊伍來遲的話,那麼兵卒們便要在這酷熱的天氣里強忍饑渴,哪怕大河就在近畔,如果敢擅自出營取水,即刻便就會被巡營的兵眾當場射殺!

  如此高壓的氣氛,反而造成了鄴地這些將領們空前的團結,因為他們已經被逼到了絕路,眼下的形勢已是一觸即發,如果真的戰敗,那絕對是一潰千里的大潰敗。

  就算是那些自主性極高的豪武軍頭們,他們的兵眾絕大多數也都被困在了這方圓之間,一旦大軍整體潰敗,這些人各自的部曲肯定也會一鬨而散。而在當下這樣嚴峻的形勢下,如果他們各自部曲散盡,又有什麼資本謀求存活?

  而且現在,就算是臨陣投敵都變得有些來不及,淮南軍雖然近在咫尺,但是由於此前淮南軍對羯胡和屠各流露出來的殘忍殺意,如今排列在前線位置的俱都是這兩族兵眾。他們是絕對與淮南軍不死不休的,更不會坐視晉人們在自己眼皮底下投敵。

  所以這些人唯一的希望就在於石堪此前所準備的殺招,畢竟超過萬眾的兵員和近半的物用調度,早已經傳得全軍皆知。而石堪此前也信誓旦旦保證此舉定會湊效,一定能夠絕地翻盤。

  所以眼下這些將領們除了竭盡全力穩定住自己部曲之外,便是頻繁的前往石堪大帳中,見面則必問轉機何時到來?

  「快了,快了!諸位不要見眼下南賊猖獗一時,可是韓將軍早率近萬鐵騎深入敵後,直搗南賊後陣腹心,賊軍崩潰只在頃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