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哲子聞言後便笑著擺擺手:「此事無需再言,我居鎮於此,本也不是為了督戰。臨戰之時,還是要靠諸位調度應敵。但我淮南數千壯士於此,若連區區一個田尼都能將我逼退,又談什麼掃蕩河北!諸位與我都是共事已久,不乏相知,希望你們不要讓我受此一退之辱!」

  眾將聽到這話,便知都督心意已決,多說無益,索性閉嘴,只是心內暗自決定,若敵軍果真來攻靈昌津,哪怕拼死,也絕不容許這些賊軍沖至都督帳前。

  這一夜,靜謐無事,淮南軍將士們雖知惡戰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但也並不以此為意,除了河面上一些游弋的斥候舟筏以外,余者俱都枕戈安眠,休養體力。

  黎明之前,月入彎鉤已經向西方天際垂落,夜色仍然籠罩大河,涼風吹拂的波紋甚至連鱗光都無,整個天地仿佛被水墨完全浸透,只有幾盞光芒微弱的燈火將滅未滅。

  哐……哐!

  洪亮的鑼鼓聲驟然響起,河面上也傳來斥候們被夜風吹得斷斷續續的示警吼叫聲:「敵襲,敵襲……」

  原本寂靜的營壘陡然間活了過來,篝火在各座營帳外亮起,極短的時間內,淮南軍將士們便整裝完畢,以什、曲為單位,在各自兵長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進入各自所劃分的防區,然後各揀刀槍弓弩,面對著夜幕籠罩的黃河,肅然默立於戰陣中。

  沈哲子也在親兵們簇擁之下行出了軍帳,然後便坐在了假設在營壘正中央空地上的坐榻上,周圍篝火環繞,無論從哪一個方向都能看到這裡。

  在這一場戰鬥中,他並不打算離開此處,如果離開了,要麼是敵軍已被殺退,要麼是淮南軍敗局已定。他要親眼看著他一手打造出的淮南強軍,在完全不利的情況仍然英勇奮戰,痛殺胡虜!

  前線上,伴隨著嘩嘩水聲,斥候們被接應上岸。很快,視野中便出現了許多星星點點的燈火,它們懸浮在河面上,快速向南岸飄來,那些連綿成一線的舟船輪廓,也漸漸被勾勒清晰起來。

  第0911章

  汲郡之眾,選擇發動進攻的時機也是用了心。靈昌津本來就不是極為寬闊的河道,哪怕夏日河水暴漲,幾個時辰足夠渡河。所以他們從上半夜發兵啟程,等到黎明將近,人最疲憊睏乏的時刻,正好可以發動進攻。

  而且,此前他們嚴控河道,淮南軍即便有輕舟窺探,也很難靠近河中,無從判定其軍動向。所以很有可能淮南軍在他們的登陸點根本沒有足夠布置,可以讓他們輕鬆登陸,繼而席捲河南沿岸。

  當發現靈昌津這裡淮南軍早已經嚴陣以待,汲郡前鋒將領也是略有遲疑,警覺的下令放慢船速。夜中渡河,其實也是有著危險存在的,比如湍急的河流,較大的風力,以及有可能遭遇的伏擊。

  所以這種手段,往往都是危險與機遇並存。如果行軍順利,或可能大收奇襲之效,極短時間內便將敵軍擊潰打敗。但如果自己這裡發生什麼變故,也有極大可能會弄巧成拙,反而為敵所趁。

  比如說,汲郡軍隊今次參戰都為中小型戰船,一旦水流過急,船隊很有可能直接被衝到下游去,錯失攻渡目標。因此船上多置棹夫舵工,大小風帆也都張掛整齊,甚至船隻之間還有橫索勾連。

  當前鋒戰船速度降低的時候,這一點異變很快就傳播到整支船隊中。不過後路軍隊還看不到岸上具體形勢,只道是即將抵達目的地而降慢速度。

  前鋒將領很快便也有了決斷,對於敵軍布防如何,僅僅只是設想中的一個情況,即便不符也不會影響到今夜的突襲計劃。否則若是旋來旋去,打草驚蛇不說,進退之間整支隊伍也會銳氣喪盡,哪怕他是田尼心腹,田尼也要斬他泄憤。

  於是將領下令繼續前進,只是在前進中開始調整戰船陣型,許多士卒們沿著橫索轉移到船隻拖曳的小型戰船上,同時解開彼此連接的纜繩,將船隻在河面上排列鋪開。

  距離岸邊還有里許的時候,前鋒將領所在戰船上便響起了渾厚的鼓令聲,準備開始向河岸發動第一次衝擊。後路也有船隻發力靠前,大大小小二十餘艘戰船足足兩千多名士兵加入到這衝鋒船陣中來。

  與此同時,岸上的淮南軍也做出了回應,陡然間火光大盛,排列在沿岸河線的木架積薪短時間內俱被引燃,突然竄起的火線瞬間便將這一片夜幕撕開,一道火龍橫阻於汲郡船隊之前!

  前方陡然間光線大漲,這時候汲郡軍隊中那些將士們也知淮南軍嚴陣以待,此前偷襲的念頭已經落空,因此隊伍產生了不小的騷亂,甚至有船隻下意識向後撤退。但眼下船陣乃是密集排列,船隻幾乎首尾相連,根本也沒有撤退的餘地。

  尤其前陣沖勢已經擺開,這會兒也很難再遏止住,不足一里的距離,那些載重幾十人的小船一旦全力提速起來,疾若脫弦之箭,很快便沖向了那火道防線。兵卒們雖然剎不住船,但眼見將要為火舌舔舐,不乏人下意識跳船逃命,而後船隻便轟然撞上火牆。

  這麼短的時間裡,淮南軍也很難構架起什麼堅不可摧的防線,所以那火牆並不厚重,很快便被撞開幾個碩大的缺口,木架轟然倒塌,火龍也滾落到了河水中,視野再次為之一暗,沿河一線躥起了滾滾濃煙。

  「引弓!」

  淮南軍陣營中同樣響起了鼓令聲,繼而前陣兵卒們便各持弓弩,傾盡全力將箭矢向河面潑灑。淮南軍前陣所攜輜重不多,尤其箭支在這前線軍陣中不過只有兩萬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