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前溫紀略有忘形,因此那首領索寧點出謝艾,也就是在諷刺溫紀不要過分得意,哪怕涼州一個無名小輩都賢名為中國之士所知。

  有了這一插曲,船內氣氛便略顯尷尬,沒有人再有興致談論下去。而船行也漸漸靠近津口,轉入汝水水道後,航道便開闊起來,再往北行不久,懸瓠城之繁華已經撲面而來。

  第0851章 天中大邑

  舟楫滿道途,遊人相接踵。

  懸瓠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人多。尤其在這四方皆戰亂的年代,荒野餓殍陳屍、難民結隊流浪或是不乏,繁榮祥和卻已經久有不見。因而許多初臨此境之人,都會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衝擊。

  此處地形垂懸河谷,三面環流,繞行江上便可通覽全貌。依於汝水是一片逐次升高的緩坡,無論從哪一個方向望去,所見都是出入此境的人群。還有許多緣水而建的莊園,高高寨牆內或無園林之美,但卻聳立著高大的磚石倉房,在這樣一個物用匱乏的年代,無論倉房內有無貨品,單單這些林立的倉房本身,便分外的奪人眼球。

  由於來往人眾實在太多,所以入境的水道也都設柵分流,以避免出入擁堵。涼州來使座船規模不小,是不允許停靠在近岸碼頭的。所以在距離懸瓠尚有數里之外,便被江上巡弋的淮南兵丁給攔下來,教他們辨識水上浮標,按照浮標的指引駛離汝水水道,由支流進入一座深闊的水埭中。此處已經停泊了幾十艘中型以上的船隻,乃是一個規模極大的分流碼頭。

  船隻靠岸停穩以後,碼頭上便有淮南吏員請求登船,向這一行人講述一下在懸瓠活動的規定和注意事項,並且遞給他們一卷不長的書冊。

  這一行人在涼州身份俱都不同尋常,對於吏員的講述事項並不算關注,更感興趣還是那一份書冊。書冊紙質優良,白滑細膩,暗紋均勻,在涼州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之列,哪怕眾人多是出身涼地大宗,也不會豪奢到將之當作日常用品,偶有得到此等用紙質量的抄本,甚至還要珍藏起來小心賞玩。

  所以在看到碼頭上淮南吏員將之隨手贈予,一群人還不免有些詫異,以為對方是看出了他們身份不凡而有殊禮優待,可是在看到近畔其他船上也多有此類贈品,才知乃是自己少見多怪,繼而又對淮南之豪奢頗有感嘆。

  雖然那首領索寧等人極力維持著氣度,以免被人誤會作鄉野鄙流,可是在翻看到書冊內容後,還是忍不住驚嘖有聲。這書冊內容極為豐富,前面四頁俱是線條流暢的簡筆墨畫,雖然用筆簡約,但畫面卻是寫意傳神。

  第一頁乃是畫的一張激烈水戰場面,落款為「王師擊破羯賊桃豹贊圖」,畫面並不複雜,最引人矚目乃是中間一艘碩大的艦船,甲士排列,引弓疾射,拍竿高舉,強弩張弦,周遭則是一片凌亂小船,不堪一擊,更遠處的岸上,奴國帥旗傾倒,奴將正被潰卒裹挾逃亡,只在畫面角落裡留下一角倉皇背影。

  畫面雖然簡單,但那種勢如破竹、壯闊大勝的意味卻躍然於紙上,令人觀之不免心旌搖曳。

  「莫非此一幕,便是數年前淮南水軍於此痛擊奴國桃豹軍那一戰?」

  使者中還是有人忍不住,張口問向登上船來的淮南吏員。那淮南吏員聞言後,不乏驕傲的點頭道:「此一役乃是我們淮南都督府勇將……」

  吏員在那裡滔滔不絕講述此一戰過程,言中自然不乏誇大的臆測之語,或能矇騙一下尋常小民,但在場眾人多有知悉兵事,有的本身便是涼州統軍將領,自然不會盡信。不過水戰終究是他們不熟悉的領域,也難完全分辨真假,不過倒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淮南軍此戰的確輝煌。

  後面接連三幅畫面,所畫的俱都是懸瓠之地從早前的一片荒蕪野盪,漸漸發展成為如今「天中大邑」的過程。涼州人眾雖然不知早年的懸瓠是何模樣,但由這畫面中也能得窺一二此境從無到有中間所經歷那種改天換地的壯闊氣象。

  「此世雜胡浪行,強橫諸多,虐民害世者不乏,但能興廢於荒,使民欣欣入治者卻乏。單以此論,沈維周不愧南鄉翹楚、天中國士之稱!」

  翻看完幾幅畫卷後,就連涼州索寧都忍不住感慨一聲,其他幾名涼州士人也都多生此類感慨。原本在涼州之時,他們本以為自己等人上下一心,將河西之地經營成為此世屈指可數的休養樂土,心中不乏驕傲。一路東行,見識到關中的混亂,甚至作為天下雄鎮的荊州也沒有讓他們生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種心態無疑變得更加飽滿。

  可是在進入汝南之境,尤其是見識到懸瓠大邑繁華之後,這種心態便被飛快瓦解。沈維周賢能與否還在其次,讓他們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天下之希望仍在中州,他們在河西也算是苦心孤詣,但較之中原仍然遠甚。

  畫卷之後,則就是一條條的正文,內容也多講述淮南都督府的歷史淵源以及創鎮以來的諸多壯闊功勳,而後便是淮南都督府十六條行令。

  「諸位應是初入此境,或有不悉都督府行規,請貼身收好書令。若有大意犯禁而為督士所執,一犯若能通誦書令便可免責,二犯若有書令在身可以雜抵半責,其後則就需要因令而問了。」

  那吏員又在旁邊說道。

  涼州幾人聽到這話後,心內都有幾分不悅,他們雖然不是公開身份前來,但在涼州也都是頤指氣使慣了,又何曾受過庶民律令的約束。只有那個謝艾卻有一些好奇,開口詢問道:「我觀此境,片刻往來都逾萬眾,縱有督士執法,又如何糾察罪徒?又如何審辨乃是初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