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督守本就是吳鄉本家老人,沈哲子雖然自曝其短,倒也不覺尷尬,乾笑兩聲後說道:「這也是一慮,不過眼下世道躍進,本就不必拘於舊法,凡可益於世道,都要試上一試。稍後讓郡府批整一片田畝,轉為試種南北新種。若有所得,以甲功計論。」

  隨行的梁郡官員們上前領命,並快速在手牘上記錄下來。

  耕田巡視完畢之後,一行人便返回這一處屯堡。這一處屯堡規模不小,男女成丁者超過千人,另有老幼合計一千三百餘人。這樣一個比例,也顯示出世道殘酷性,沒有足夠能力的老人和兒童,在這個亂世中存活下來的機率實在太低。

  類似的屯堡,分布在江北、淮南廣袤的郊野中。尤其在靠近塗中這一片區域,便多達近百個。其中近半數量,都是都督府直轄的籍丁,人數多達兩萬餘戶。其他則是合宗來投,又或本地的鄉宗人家。如此一個在籍比例,已經足以令江東那些郡縣官長羨慕到極點。

  抵達屯堡之後,堡內早已經準備好了極富鄉野趣致的餐食,甚至還有鄉人採集自釀的果酒,味道雖然酸苦,但也是一種風味。沈哲子與一眾隨員們入席進餐,途中還有許多鄉宗人家聞訊趕來拜望,又進獻一些鄉野所產的米肉之類。沈哲子便也將人留下來,一邊進餐,一邊詢問一下鄉中生活生產的狀況。

  雖然這些鄉人們在沈哲子面前少有怨言,頗多溢美,但是從他們話中未盡之處,沈哲子也能略微總結出來一些,鄉人們還是苦於勞役過重。

  如今淮南都督府,財政框架已經初步搭建起來,也有了一些賦稅相關的政令正在試行。其實在徵稅方面,沒有什麼好說的,無論古今,都是要用最小的行政成本,來獲得最多的財賦收入。所以一個好的徵稅方法,必須要圍繞著最稀缺的社會資源來構思。

  如今的淮南,或者說如今整個天下,最稀缺的資源便是人力。至於土地,比比皆是,荒田連綿,所以地稅根本無從談起。淮南都督府軍事當先,所以在籍生民多入軍屯。至於那些塢壁鄉宗,人口多少也實在不好清點,丁稅也推行不易。

  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於那些不在掌握的人口,淮南都督府也就不在土地和人口上面動主意,而是以軍用為理由,境內全面禁絕民渠、私埭。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保證航道的暢通,以及維持水道的壓力。另一方面,就是控制生產。

  你塢壁建造得再怎麼堅固,隱瞞了再多的丁力,總需要種田養活人口,既然要種田生產,那就必須要用水。現在淮南對私埭的禁絕,最高刑罰已經上升到斬首。所以已經很少再有鄉宗塢壁敢於開掘河道,構築私埭。

  隨著境內水利工程的逐漸完備,雖然小規模的耕種還可仰仗鄉野山溪之類,但只要想擴大生產,就必須要仰仗官埭,賦稅也就無可避免。而且越是鄉基深厚的民戶,對此依賴性便越高。

  當然在水網密布的環境中,想要完全禁絕私埭也是不可能。但就連後世那麼嚴密的徵收監察制度,都不乏偷稅漏稅的例子。淮南本就需要大興水利,順便將之當作一個暫行收稅制度,投入和產出的比例已經非常好。隨著未來地方元氣漸復,自然還會有新的手段補益。

  淮南賦稅徵集倒是多樣,可以捐輸錢糧械物,也可以用勞力徭役來代替。而且如今從梁郡到淮南,都是大建之年,諸多工程等待上馬,所以勞力方面自然就會變得沉重。

  對於這一點,沈哲子也向鄉人保證來日肯定會注意體恤民力,但更多的還是激勵鼓舞,盛讚他們將一片百戰廢土建設成富饒之鄉,來日子孫都將因此承惠,百世無窮。至於民力的使用方面,未來幾年之內肯定都無收斂,不過隨著控制範圍擴大,可徵集的民力增多,自然也就不必獨勞一地人眾。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沈哲子才離開此處,在親兵們護衛下返回梁郡。

  第0845章 官民共營

  沈哲子回到梁郡城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但仍有許多淮南屬臣在郡公府等候。

  入室換下行裝之後,沈哲子才又轉出與眾人相見。此刻在席者,多為淮南政務屬官,至於早前跟隨入都的武將們,則早已經先一步返回壽春,整頓軍隊向豫南進發。

  沈哲子五月初便已經離都過江,但卻並沒有繼續北上,而是一直留在了梁郡。當然就近窺望都內紛爭是一方面,也在等候荊州方面的最新消息。除此之外,便是要將梁郡等地政務構架重新調整一番,以應對接下來的變數。

  梁郡雖然也建立起來兩年之久,但是經營管理的模式卻一直粗放簡陋,未上軌道。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戰爭的緣故,讓人靜不下心來認真經營地方,另一方面則是梁郡基礎實在太過薄弱,如今總算有了一些規模。

  未來的梁郡,必然會是台城插手淮南事務的一個重點。而沈哲子也有意將這一片區域打造為一個緩衝地帶,所以趁著武陵王還未入郡,進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也是積累一下相關方面的經驗。將淮南政務屬官們調來此處,存意上下共同成長。

  說到底,他壓根並不相信什麼飽讀經義便可德治地方,他更看重的還是技術性的行政官員。至於德治教化方面,他會組建一個獨立於行政體系之外的宣傳團隊,彼此互無干涉。

  中樞與方鎮,雖然立場和視野都不相同,但若落實在地方上的控制權,需要爭奪的無非錢糧人地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