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對於程遐能否成事,以及接下來奴國形勢會是怎樣演變,錢鳳也是不乏期待和觀望之心,這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他輾轉於南北,每謀大事,程遐那裡如果成功,與他而言也是一慰藉。

  一行人在此逗留未久,襄國城西已是一片火光沖天而起,騷亂聲就連城內都清晰可聞,街面上已經出現了大批兵眾行動的聲音,同時也有許多人家睡夢中驚覺,於街面上奔行打聽,想要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

  騷亂一旦發生,便快速蔓延糜爛。於是錢鳳等人便也不再逗留,趁著動亂直往城外衝去,沿途中搶了兩架馬車,很快便衝到了城郊。

  此前襄國內外集眾幾十萬戶,哪怕是城郊也都擁擠不堪,人煙不絕,可是隨著幾次大規模的徵發,以及此前趙主石勒力行勸農,編丁歸田,這一類狀況已經有所好轉,最起碼郊野不再是窩棚連綿成片、游食攢聚而居的雜亂景象。

  錢鳳等人在郊野中奔行一段時間,途中不乏遇到驚慌奔走的民戶,不過在看到他們一行不乏強人姿態,也都不敢靠近過來。將近破曉的時候,一行人又繞到了城西明堂附近。

  此時明堂外已是一片狼藉,騷亂仍未停止,圍繞明堂周圍到處都是殘破的營帳、燒焦的痕跡、損壞的車駕以及雜亂的屍首。

  此處雖然也有禁軍維持秩序,保護各家權貴親眷,但是變故發生的實在太突然,尤其更加重要的明堂內都爆發出了騷亂,禁衛們也根本無心再維持此處的秩序,而且為了儘快沖入明堂,甚至就連禁衛都加入到了衝殺中,這無疑更加劇了騷亂的程度。

  因而此刻的明堂外,已是離散眾多,哀嚎遍野,原本榮養深閣的權貴姬妾、娘子,俱都衫裙凌亂、衣不遮體,與諸多寒傖混雜在一起。而後續加入進來的禁衛們對這些人也不會客氣,自仗甲兵之堅銳橫行於亂民之中,不乏擄掠殘害之劣跡。

  錢鳳他們不敢靠近太甚,留在可以遠望明堂的山嶺密林中,分出幾人潛進打聽最新的情況。

  明堂外的騷亂一直持續到了正午時分,才漸漸歸於平靜。而一直緊閉的宮苑大門也終於徐徐打開,首先出現在宮苑大門處的乃是尚書僕射郭殷、光祿大夫程遐、衛將軍逯明並司隸校尉劉征等重臣。這些人也並沒有完全行出明堂外,只是立在宮門前派人傳令在外的禁衛將領入內受命,於是禁衛們便在兵長的率領下,將明堂外那些散亂的官員家眷驅逐到一些固定的區域,清理出明堂內外通道,然後才有一部分兵眾入駐明堂。

  通過這些跡象,錢鳳已經可以判斷出,程遐應該已經初步控制住了局面,換言之,趙主石勒肯定是已經死了。確認這一點之後,錢鳳也是不乏感慨,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石勒高估了其人威信,認為有自己坐鎮國中便不會生亂,結果強臣俱使於外,襄國都中幾無可以獨當一面的大臣,給了程遐這個兔子猝然發難、掌握禁中的機會。

  不過就算程遐控制住了禁中,錢鳳對其人前景仍不看好,奴國強軍都遣於外,令得中樞空虛極弱,這才給了程遐發難的機會。不過其人本就不負人望,就算加上嗣君石大雅在內,也根本震懾不住內外群情,頂多維持一個內外對峙的局面,這還是在能夠成功解決掉石堪從而掌握住鄴城禁軍的情況下,否則只要任何一強臣歸國,程遐未必能得善終!

  確定了石勒的死訊後,錢鳳便也不再逗留,一行人集合起來離開逗留年余的襄國。途中又在他初到此境時收容且招贅他的鄉宗馮家,增添一些補給,同時警告馮家人奴國將有大亂,勸告他們離鄉避禍。不過這鄉宗人家此前在錢鳳的幫襯下,境況大有好轉,對錢鳳的警告不以為然,反倒是他那逢場作戲的娘子抱定追隨之念,相隨離鄉。

  錢鳳踏上南歸途中第二日,後方便傳來奴國大亂的消息。程遐的好運氣終究沒有維持到最後,被石堪過早得悉石勒去世的消息,結果石堪盡起鄴城駐軍,大舉反攻襄國。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錢鳳也並沒有逗留下來等待此戰最終結果。

  日後無論是程遐還是石堪掌握住襄國,必然都不能獲得在外強臣的認可,石勒一死,奴國分崩瓦解已成定局,數得上的幾股勢力,除了正在襄國對峙交戰的程遐與石堪之外,還有正引兵於南的石虎,漢沔作戰的石生,以及此前剛剛被石勒派出的夔安等羯族國人。這些人無論哪一個能夠最終勝出,都必將要經歷一番慘烈苦戰。

  而且,在羯國內訌的過程中,或還會有新的勢力湧現出來加入其中,石勒奮鬥半生所取得的功業,隨其身死,再不復存!整個中原之地,或將再次恢復四分五裂,群雄並起的局面!

  大亂自有大進,錢鳳已是歸心似箭,不獨是想儘快告知駙馬羯國最新的動態,也是迫切想要看到這位南國翹楚能夠在新一輪的大亂中帶領南人闊行到哪一步!

  第0774章 蓄勢待擊

  洛澗與渦口,夾淮以望,乃是分處淮水南北兩岸支流的入淮口,彼此之間距離不過幾十里,眼下正是淮南軍與石虎所部奴軍對峙的最前線。

  汝南並肥口一戰,淮南軍不獨接應出了困守於汝南懸瓠之地的數萬軍民,更是力挫潁上奴軍烈戰渡淮的意圖,奴軍投入此戰中的舟船,幾乎盡為摧毀並繳獲。

  雖然丟失了汝南之地,但西面防線卻因此直撤到就近壽春的肥口區域,力量變得更加凝實,一舉打殘了奴軍渡津之能,而淮南軍則可以憑藉舟船之力,影響力直接輻射到陳郡、潁川等豫南核心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