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羯胡前軍統帥,乃是石虎的部將張豺。其部抵達穎口東岸之後,並未直接對駐紮於穎口的淮南軍發動進攻,而是先遣游騎沿著穎、淮水道夾角掃蕩一番,同時在距離水道十數里外的高崗上擇地深挖高砌,修築營壘,擺出一副似是要長久對峙的架勢。

  在備戰的這幾個月里,淮南軍對於淮北之地的經營也是進行了充分的布置。沿淮一片地域不只堅壁清野、不留人煙,甚至就連地面上一些可為軍用、同時又能提供掩蔽的竹木之類的植被,能夠砍伐的便都砍伐,不能砍伐的則投火焚燒。

  這些任務,俱都交給那些南投的淮北流民完成,在趕路的同時他們承擔這些勞役以捐軍用,同時交換食糧等生存資源。算是在招撫流民的同時兼顧到對區域地方的肅清,這樣兩便的安排省去了淮南軍再特意的投入,而收效也是不錯。

  如今淮、穎之間這一片區域,雖然還說不上是寸草不生,但是大規模的樹林、竹林也都不存,雙方彼此都暴露於對方的監視之中,一旦有成規模的調度,便很難保持隱蔽。誠然這給淮南軍偷襲造成了困難,但羯胡也休想潛渡奇襲。尤其是少了許多就地取材的竹木材料,這給羯胡在立足伊始便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因為不能獲取到足夠的材料,因而羯胡營壘遲遲沒有修築完成從而擁有足夠的防護力,所以不得不晝夜保持警惕。而淮南軍也充分利用這一地利優勢,每當入夜時分,淮上便是舟船連動,大舉火把並擂鼓擾敵。

  身在這樣的環境,羯胡白天要修築營壘,夜間還要保持警惕。本身就是遠來疲憊,晝夜俱都不得安寧,一時間可謂苦不堪言。

  在這過程中,雙方也是鬥智鬥勇。在連續兩天掃蕩之後,趁著羯胡有所麻痹,夜中一部數百名刀盾步卒搶攻上岸,衝進羯胡外沿一座營帳中大殺一通,小勝一陣。然而當下一次再想故技重施時,羯胡卻早已經派兵身披草氈暗伏於水畔,舟船剛剛靠岸,便被泅渡登上,非但未有得功,反而被奪走兩艘戰船,三百餘兵卒陳屍江畔。

  為了激將擾敵,雙方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羯胡將淮南軍陣亡兵卒屍首以木樁環插江畔,戮屍泄憤。而淮南軍也將斬首之羯胡浮屍江上,誘釣魚蝦。

  但從兵力上而言,終究還是羯胡占據優勢,哪怕僅僅只是前陣,都勝於穎口守軍。初期的試探接觸之後,奴將張豺便採取分兵輪休,日夜趕工修築營壘,同時保持有足夠的戒備兵力。淮南軍縱使再有擾敵,也終究因為兵力不足而不敢輕易登岸,眼睜睜看著一座土石築成的堡壘拔地而起!

  類似的堡壘,不只出現在穎口附近。下游的硤石城、以及壽春城正當面的八公山對岸,也都次第出現類似的駐兵堡壘。當這些堡壘俱都築成,羯胡在淮北有了初步的防禦陣線之後,奴兵們則就變得更加活躍起來,開始頻頻出擊,拔除淮南軍在對岸所建築的碼頭水寨。

  在這過程中,羯胡兵力優勢以及騎兵的強大機動性可謂發揮到淋漓盡致。往往一座駐兵不過百數的臨時簡易碼頭,動輒便有千數兵眾圍攻。在這樣的對戰中,淮南軍自然無從抵擋,也只能浮板下水,暫避鋒芒。

  兵力不足是淮南軍最大的短板,而羯胡大軍初至便將兵力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單憑人數優勢根本不必講究什麼戰術戰略,就完全將淮南軍掃入淮水之內,難以在淮水對面存留立足。

  在這一個階段,淮南軍的表現可謂極差。雖然擁有絕對優勢的水軍,但是沿河據點都被次第拔除,水軍無法快速登岸作戰,便難以對敵人形成直接威脅。

  當然這其中也有沈哲子戰術安排所致,由於鎮中多備結陣所用的戰車,所以對於淮水對岸的營壘據點建設難免就有所放棄。之所以還留下一些無足輕重的據點,是想要通過這種短兵相接,以求儘可能大的給羯胡前鋒造成傷亡以打消其銳氣。

  但是這些奴兵完全擺出了以眾凌寡的方式,如果稍遇抵抗,也不急於搶攻,而是暫停下來,等待後路援軍集結,然後結陣以完全優勢的兵力排擠上來。而那些營壘本就不乏粗劣,也根本不是什麼堅固的據點所在,面對這樣的敵人,也只能被轟下水道,實在很難造成什麼大的殺傷。

  淮水對面,遍立堡壘,而這些堡壘建立起來之後,也都很快填充以足額的奴兵。這些奴兵們相互呼應,攻於其一,則十方馳援,很快便在淮水對面構建起一個完整且周密的防禦網。而當這個防禦網建成且對淮南軍形成實質性震懾的時候,奴軍大部隊才開始次第入駐前線戰場。

  由於對岸視野開闊,所以淮南軍對於羯胡大軍的動向也是看得清晰明白。奴軍以萬人為一單位,保持著極為穩定的頻率,幾乎每一天都有三五萬不等的奴軍抵達淮北戰場,很快便將淮北一片區域都給填滿。放眼望去,對岸已是旌旗林立,無數奴兵甲士出入營壘,沿江嚎叫。

  奴軍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用這樣排兵布陣的方式,來儘可能的瓦解掉淮南軍的抵抗之心。

  當然淮北地勢開闊廣袤,不要說只是幾十萬,哪怕是幾百萬奴兵,也很難將寸寸土地都給填滿。加之淮北平原低洼之地,也並非處處都有駐軍,所以駐軍戰線還是拉得很長,各部之間俱都有空隙,短則數里,長則十數里。

  但是這麼短的距離,且又是一馬平川的地形,諸營雖然獨立而設,但卻完全沒有被逐個擊破的危險。一旦淮南軍敢於涉險攻其一部,很快便會被各部圍攻,游騎圍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