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無論他們言辭如何激烈,神態如何義憤填膺,語調如何痛心疾首,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困境,想管,但是管不到!

  江東物用源源不斷流向江北,他們管不到。沈維周在梁郡的去留,他們也不好管。最終,也只能做出決定,且先派人過江觀望沈維周到底在籌劃什麼。同時傳詔江北各鎮各自戒備,準備應對或會發生的變數。

  同時,這些人也不得不心生警惕,不能再任由局面如此下去了。區區弱冠少年,竟然能夠依仗家勢人望,暗中把持國柄,這絕非什麼幸事!無論來日江北局面如何,一旦有所穩定,絕不能再將其人安在江北攪動風雨。

  哪怕在都中這小子也一樣不安分,但危害總還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而且吳人群體的崛起,已經成了不得不直面且儘快解決的問題。否則這江東之地來日何人作主,已經可作預期!

  ……

  圍繞樑郡這麼大的動作,陶侃雖然坐鎮分陝,但也並非全無所聞。尤其台中褚翜頻頻發信來告,言中頗多憂慮之詞。所以雖然不曾親見,但陶侃也是知之甚詳。

  對此,陶侃也屢有發信至庾懌和沈哲子處,詢問他們到底打的什麼主意。豫州收複合肥,薄蓄已經耗盡,張力幾無。可是現在居然又擺出如此陣勢,可知並不滿足眼下所得。

  對於褚翜的告誡,陶侃其實頗不以為然。看似持重之論,其實滿紙虛言。什麼叫時機未到,不可輕進?什麼叫賊勢愈大,要少作挑釁!江北失土失眾,若是不付兵戈,空等就能等回?

  當然他也並不覺得沈哲子這作法就對,尤其代入自身的處境,更是倍增諸多憤懣!

  這小子近日所為,完全就是一個不悉軍務的紈絝做派!如此大量的資貨轉運,如此倉促的諸多營建,當中所造成的虛耗浪費,就連陶侃這個旁觀者都痛惜無比!若能事從於緩,江北能夠經營起來的又何止梁郡一地!

  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氣勢實在是讓人振奮。那種不管不顧,傾盡所有的初銳之氣,讓他們這些鎮將們都眼紅無比。但羨慕也罷,憤慨也罷,最終也只能落為滿腔幽怨,恨不生於豪富家!誰讓人家有家底,敢折騰!

  反觀自己這裡,則就不免有些氣悶。雖然已是兼領荊江兩大鎮,但是一方面江州人家還在那裡叫苦糾纏不休,另一方面荊州攤子實在太大,三面接敵,實在不好調度。

  但陶侃也明白,困境的確有,但這些實在不足成理由。荊州雖然三面接敵,但也是方鎮最重,甲兵最盛。而江州這裡諸多紛擾,他在準備接手之前也有所預料,長治長有,除非他乾脆放棄江州,但那又絕無可能。

  豫州那裡勇進至斯便是最直接的壓力,假使自己這裡還不能有所進望,那麼無論內外攻訐他名不副實的罵聲將會越來越多。

  所以,陶侃心裡也是一面痛罵沈維周這個敗家子,一面加緊調度,傳令前線的桓宣、陶臻、李陽等眾將,若是新春之前不能收復襄陽,要麼提頭來見,要麼北逃羯土,不給第三條路!

  第0665章 王於出征

  究竟要做什麼?

  沈哲子近來也頻頻面對這樣的問話,除了各方前來詢問的使者之外,部下眾將們也在頻頻有問。

  此前因為人力物力俱缺,所以諸多事務還略顯保守。可是隨著營建規模變大起來,資用更加源源不斷的湧來,簡直如同巨浪一般。如今梁郡所儲物貨,已經達到一個極為驚人的數量。余者難悉全貌,還在猜測他是勇而進取,想要再下一城。

  但像紀友這一類主管後勤的屬官們則知道,如今梁郡所儲物貨,已經遠遠超過再次發動一戰的需求。哪怕後路就此打住,眼下所儲也足夠大軍三月之需!而後路運輸卻仍未中斷,雖然已經不及汛期那麼洶湧,但也保持著一個極高的運輸量。

  大軍在外,錢糧充足,誠然能夠予人安心。但如果太多了,反而成了讓人不能安心的源頭。若使這些糧草有所閃失,未來數年之內都難再有如此厚儲!

  所以,紀友等人也是不乏抱怨,乃至於戰戰兢兢的夜不能寐。雖然前線屢屢深入刺探,已經知曉淮南軍力的分布情況,很難越過梁郡深入到後方來。但是這些溢出的存儲安放在此,也實在是一個沒有必要的負擔和隱患。

  面對外人的詢問,沈哲子也只是隨口應付過去。不過對於部下眾將,則直接告知他們要做好戰鬥準備,而且並不僅僅只是一場,極有可能會是連場大戰。所以,趁著眼下還有從容,廣儲輜重,未來都會用上!

  冬日之塗中,氣候較之江東要寒冷得多。尋常溝渠早被冰封,就連塗水上都浮冰成片。然而寒冷的天氣並不能打消人的熱情,過往幾個月以來,梁郡成為整個江東都在關注的焦點,所以前來觀望者極多。

  這些來訪者,有的是各方派遣人員前來刺探,有的則只是單純的好奇。這些人所關注的無非兩點,沈哲子耗費這麼多的資用,到底將梁郡經營成了什麼樣子,以及接下來要做什麼。

  冬日的某一天,沈哲子作為梁郡太守,親自出面在梁郡城下宴請各方人員,而且透露出來要為各方解惑。

  所以,這一天梁郡城下也是來客雲集。這當中既有原本在此逗留之人,也有聞訊後匆匆趕來,成分也是複雜,既有江北各方軍頭使者,也有鄉土各家族人,當然也少不了台中和江東各家所派遣來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