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以往,王彬聽到孔混如此不留情面的奚落,只怕早就要按捺不住,只是餘杭舟市如此繁華姿態,已經超乎他此前對於吳中的認知和想像,因而心情不免沉重起來,覺得此行或會遇到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一時陷入沉思,沒有心思去干涉小兒輩的爭論。

  船在餘杭逗留一日,然後到了第二天才渡過浙江,到達西陵。休養了一夜之後,王彬的心情倒有所好轉,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又開始抱怨會稽方面無禮,至今不來相迎。

  一行人在西陵下船上岸,王彬先派屬員快馬前往山陰報信,然後才帶領著數百人的隊伍徐徐往山陰而去。

  行過大半日,傍晚時分,王彬正待要吩咐強征來的西陵縣令就近徵用莊園休息,突然感覺地面微顫起來。過不多久,前方坡道上便湧現出數百騎士,正向此處飛奔而來。

  眼見隨員們臉色多有異變,王彬便笑語道:「塗嶺溝塘密布之地,何須多置奔馬。貉子拙於軍用,好弄於非,想要以此懾我,實在引人發噱。不過既然已經來到,倒省了留宿之勞。」

  眾人聽到此言,便也都安心下來,類似王彭之一類的年輕人,已經開始笑語調侃吳人騎陣不得法之處。他們未必也通於軍略,但是貉子不擅騎總是不爭的事實,怎麼說都不會錯。

  少頃,騎陣已經沖至近前,首先下馬乃是一個中年人,輕甲之外尚罩著一件布袍,下馬站穩之後便上前問道:「會稽賀隰,奉沈使君之命前來迎接王使君。」

  「沈士居在哪裡,他怎麼不來?」

  王彬在親隨簇擁下上前問道。

  賀隰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且不說沈充本就是上官,怎麼會有出郭迎接下屬的道理!單單王彬此言便暴露出此人自大之心,就連王敦在世時,王氏兵甲半覆江東,吳人都有視而不見者。他王世儒又算什麼東西,有什麼資格讓人云集景從!

  心中雖然不忿,賀隰還是耐著性子說道:「境內賊寇橫行,使君掌兵剿匪,未在治中,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王彬聽到這話,已是忍不住笑起來,什麼剿匪,分明是色厲內荏,對他避而不見。不過他人都已經來了,避又能避到幾時?難道他在山陰的日子裡,沈充就終日浪蕩於外而不歸鎮?那倒省了他的許多功夫。

  一念及此,王彬便笑語道:「此鄉民風難馴,台中因此使我為沈士居分勞。既然他奔波於外,那我也就不必去山陰,先往犒軍。不知如今軍在何處?有無兇險?」

  沈充想要避他,那是避不開了,他倒要看一看這昔日門下故吏久霸鄉土,如今又是怎樣窮凶姿態。

  賀隰聞言後,便笑語道:「兵事兇險,我勸使君還是不必疾行。匪患在浙西新安,沈使君如今正集六軍之眾窮逐剿匪,也無暇他顧啊。」

  王彬臉上原本不乏調侃笑容,可是聽到賀隰之言,笑容已是陡然僵在臉上。浙西剿匪?什麼匪徒值得萬人精兵前往圍剿?這是在剿什麼匪?分明是提重軍要往江州去火併啊!

  繼而他便又看到賀隰雖然上前,但距離還在數丈之外,至於那數百騎士卻並未下馬,而是擺出衝鋒之陣!這哪裡是來迎接,分明是要脅迫他啊!他已經不敢想像,假使沈充真的往浙西去與江州的王舒打起來,自己今次興高采烈南下,迎接他的會是什麼結局!

  「我不去山陰,先往浙西!」

  未及細思,王彬早已不復淡定,轉頭便往部眾們飛奔而去,一邊奔跑一邊大喊道。

  第0538章 沖營者梟首

  浙西之地乃是浙江上游的一個統稱,多山嶺溝渠,古來便是山越、傒人等蠻部聚居之地。三國孫吳時期,吳大帝孫權於此大剿蠻部,始從丹陽析出建立郡治。去年蘇峻之亂,吳人自守,劃治東揚州,此郡如今便歸於東揚州所治。

  此時在新安郡治再往西的一座緩坡上,正有大片營壘佇立,正是十數日前自會稽山陰開拔至此剿匪的東揚軍。

  整座營壘聚集萬餘之中,規劃齊整,旌旗招展。不時有游騎、步卒在各個營門出出入入,或是出動剿滅左近不服管束的蠻部,或是將大量被長索捆縛的俘虜押送歸營。整個營地都洋溢著一種緊張忙碌的氣氛。

  中軍大帳內,沈充戎甲之外披了一件布袍,正在審閱左近郡縣送來的公文書函。在其下首則是會稽謝藻、擔任新安太守的豫章鄧齡等一眾文武屬員。

  久居方鎮之位,典軍之職,沈充身上威儀也是越來越重,當他垂首處理公務的時候,帳內並無太多雜音。

  一直等到案上的公文都批閱得差不多了,沈充剛剛抬起頭來,下方的新安太守鄧齡才開口笑語道:「此地傒蠻向來難束,不能從於王命,久為鄉患。今次使君提眾而來,鉤犁橫掃,讓鄉土大靖,人心大安啊!」

  沈充聽到這話後便笑語道:「既然身領此任,這都是職內應當,不值一提。傒蠻流竄藏匿,久害鄉土民生,以往只是無暇,如今既然抽身出來,自然要清掃一個徹底。本部尚要在此留駐一段時間,若有擾民之處,請鄧君在鄉人面前解釋一下。」

  鄧齡連忙擺手道:「操戈固土,大善至極,鄉民怎會有怨。郡內不乏人家要前來犒軍,只是我擔心有擾軍務,才一直推脫著。」

  「犒軍實在不必,王師自有所用。只要郡中各家能夠勒令約束所屬,勿犯軍規,彼此也算是兩不相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