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只備齊了,而且做的更多!

  王導聽到沈哲子這麼說,眸中不禁閃過一絲異色,心中帶著些許狐疑,繼而便打開木盒,看到裡面擺放整齊的卷宗,便對沈哲子點點頭說道:「有勞維周了。」

  接著,他順手拿出擺在最上面的卷宗,待展開之後,臉上笑容頓時呆滯下來。

  「屬下受命之後,即刻便取出署內所存名籍卷宗,詳加斟酌之後,終究覺得若是台議甄選,不免略浮。因而自作主張,將王散騎加錄其中。雖有越俎代庖,但既為公屬,當為公慮。取用如何,終究還要太保自度,屬下不敢深言。」

  沈哲子話音未落,席下突然傳來啪的一聲脆響,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殷融正面紅耳赤的彎腰將跌落在地的如意撿起來。

  一時之間,包括梅陶在內,眾人都深深看了沈哲子一眼,這小子隔夜報仇,氣性不小。王散騎便是王彬,不提還倒罷了,一提出來,三五個殷融綁在一起也爭不過啊!

  第0529章 辱人太甚

  晨會已經散了很長時間,但是王導轉回內室後卻並不急著去處理公務,而是獨坐窗前,眼望著書案上的滿盒卷宗怔怔出神。

  對於年輕人,王導向來覺得即便是很出色,褒揚則可,無謂譽之過甚。可是對於那位駙馬沈哲子,他真是生出恨生於旁人庭門之內的感慨。

  早在建康城尚被亂軍盤踞,王導困在都中台內,驚聞會稽被分割創建東揚州的時候,他便已經動念要如何收拾這個殘局。

  鼎立江東,王業客居遠國,就算王導並不像其他僑人一樣對於吳人警惕疏離,但也並不意味著就能一視同仁。這倒不是他心境狹隘、執於內鬥,而是現實本就如此。東揚州的創建,無疑會加劇吳人專據地方的局面,這對於江東的穩定而言,隱患尤甚於江北那些桀驁軍頭!

  所以,絕對不能容許這種局面長久維持。

  可是,深悉利害是一方面,究竟該怎麼做,王導也是權衡了良久。東揚州創建已成定局,不可能台中稍有指示便會罷止,加上因為蘇峻這一場亂事,中樞權威幾乎被掃蕩一空,對於地方的鉗制力道便更小。

  駙馬沈哲子執著於在都中興風作浪,在王導看來就是一個機會。沈家能夠拔於東南之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家得幸於帝宗,如果沒有這一點,沈家即便是強勢,但三吳之地豪強眾多,未必沒有人家躍起來挑戰其家權威。

  所以他耐心等待,一直等到將沈哲子召入公府,才拋出這一個意圖。如果沈哲子那裡有不配合,無疑會暴露出其家以南人而專守地方的本性,他甚至不需要做什麼,就能讓時人對這位擅作經營的駙馬警惕起來,一舉瓦解掉沈哲子數年經營之功。

  當然,沈哲子如果願意配合那就更好了。可以用比較溫和的方法再次將東揚州拉回到朝廷的統序中來,王導本性就不是一個好鬥之人,只是希望大家都能竭力維持住江東的秩序,即便有所私計那也是人之常情。

  不獨獨是對東揚州,像是早先派顧和前往徐州郗鑒處,還有稍後要對荊州陶侃有所布劃。王導和庾亮做的事情其實性質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加強中樞的權威,讓地方變得穩定起來。只不過,他的手段要更柔和一些。

  王導自認為是已經算無遺策,沈家即便是不願意接受,為了避免被指摘為專據東南的惡名,迫於大勢,也要接受這個結果。

  但是這一次,王導真的被沈哲子給搞蒙了,他實在沒有想到沈哲子居然會來這麼一出!讓王彬去會稽?如果此事可行的話,這自然是王導所樂意的事情,地方無論交到誰手中,總是不如自家人可靠。他眼下徐徐圖之,自然也希望事態能夠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可是現在而言,時機不對,大大的不對!

  心內尚在權衡接下來該要如何應對,王導便聽門下來報說道王彬請見,心內不禁暗嘆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人都已經到了門口,自然也不能避而不見,於是王導便打起精神,讓人將王彬請來。

  少頃,身穿燕居時服的王彬便大步流星跨入太保府內。他眼下雖然掛了一個散騎榮銜,但卻並不在台內供職,而是賦閒在家,聽到台中耳目傳來的消息,連官袍都來不及換上,便匆匆趕往台城來。

  「太保公務繁忙,我這閒散懶臥之人還要前來叨擾,真是失禮。」

  王彬已經許久沒有這般和顏悅色的與王導說話了,可是這和氣的態度在王導看來,反而還不如早先那冷眼怨望看著順眼。他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擺擺手示意王彬入座,而後才明知故問道:「世儒今天怎麼有空入台?」

  王彬聽到這話不免愣了一愣,心道我為何入台難道你不知道?不過轉念一想,早先自己因為諸事困蹇、心緒煩躁,對太保的態度實在算不上好,也難怪太保心裡會有些彆扭。

  想到這裡,他便慨然一嘆,說道:「早先家事、國事,諸事糾纏,讓我不能心靜。近來在家沉思良久,不免自察而慚。早先我家阿郎一時妄動,在都中鬧出不小的風波,現在想來,確是不應該啊。我家煊赫門庭,本不宜為此陰祟之態,束子不嚴,我要向太保道歉。」

  王導聽到王彬這般表態,嘴角已是忍不住抖了一抖,心知今天是含糊不過去了。

  他心內尚在思忖該如何說服王彬放棄此想,卻又聽王彬已經又開口道:「相對於太保總攬全局,智計於懷,我真是有所欠缺,所以也需要太保時時提醒,不至於積錯難返。早先我執於一己之困,心念未免失於偏激,但也只是一時所惑,不會長久迷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