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回很清楚他們現在已經失去了進退的資本,想要保存些許元氣,只能尋覓夾縫。明明是自家世居的鄉土,卻要仰旁人鼻息生存,雖然苦悶,也是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他還待要吩咐什麼,突然房門被人急促拍起,室內眾人皆是一凜,繼而便聽到門外有人急聲喊道:「譙王登門,要見郎主……」

  話音未落,房門已經從外面被暴力破開,一身戎甲的譙王在十數名兵士簇擁下行入了房間,環顧室內一周,嘴角泛起一絲譏誚笑意:「奉溫公手令,請陶北軍入台城言事。」

  眼見譙王氣勢洶洶而來,房中眾人心緒已是大亂。事到臨頭,陶回努力壓下紊亂的心緒,站起身來面無表情道:「不知大王登門,有失遠迎。請問大王可知溫嶠相召所為何事?先前我離開台城時還請示過溫公,那時溫公卻沒有吩咐啊。」

  譙王聞言後並沒有急著答話,只是擺擺手讓身後親衛分開,繼而便露出了門庭之內那數百名軍士。

  眼見這一幕,房中眾人更加不敢多說什麼,唯恐惹火上身。

  陶回左右望望,心中卻是悲涼,先前還跟這些鄉人約定要團結一心,可是現在就是要團結一心的時候,居然沒有人出頭!

  譙王率眾而來,既無通報,又沒有出具正式的詔旨手令,誰能說清楚他到底奉了誰的命令?到底要把自己押去哪裡?這一去,只怕就是生死未卜啊!

  略一沉吟後,陶回行下席位,順勢給身邊的族人打了一個眼色,繼而才對譙王說道:「既然溫公有召,自然不敢怠慢,只是我剛剛歸家,尚未換衫進食。請大王稍等暫延片刻,我去換一件衣服便隨大王前往……」

  「這倒也不必,本就不是什麼重要事,北軍稍後便歸。」

  譙王說著,大踏步行入房中,一把拉住陶回手腕,轉頭笑語道:「北軍難道還信不過我?」

  我信你才有鬼!

  眼見譙王步步緊逼,陶回上身一轉,想要抽回手臂,視線卻轉向堂中那些仍是沉默的人,強笑道:「既然不是重要事宜,那又何必疾行。大王也見,今日家中故舊至交盈門,若就相棄而去,不免冷落傷情啊。」

  聽到陶回這麼說,席中也有人忍不住想要開口聲援,可是嘴巴剛剛張開,便聽譙王笑道:「這倒是巧得很,我帶來車乘不少,諸位若是情深難捨,不妨同往。」

  「大王為何定要苦迫?」

  陶回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已經陰鬱下來。

  為何要苦迫?

  譙王恨不得眼下就抽出佩劍來將陶回誅殺當場,要知道台城近日的防務是他在負責,這些丹陽人家卻煽動暴民衝擊台城。如果不是駙馬及時趕到,讓那些暴民沖入台城大肆破壞,譙王都小命難保,這傢伙居然還有臉問自己為何要苦迫!

  「職事所在,北軍請行吧!」

  譙王手臂一抖,陶回便被推搡向前,繼而便有兩名親衛上前左右架起往外行去。

  「近來都中實在多事,諸位若要訪友,不妨避開風頭。」

  待到親衛將陶回拉出了廳堂,譙王一邊說著,一邊探手拉住自堂上衝下來的陶回兒子:「陶郎若是無事,那也與我同行一遭吧。」

  ……

  見過皇太后之後,王導剛剛離開建平園,便得知陶回已經被譙王率眾擒下,就連他的兄弟兒子也一一被擒!

  這麼快的動作,一點作出反應的時間都不給對方留,這是不留活路啊!

  捏了捏手裡皇太后的詔令,王導心內忍不住一嘆。其實說起來,陶回也算是他家門下舊人,早年跟隨大將軍,後來又受他的舉用。他不是沒想過要拉一把,就算不能保住勢位,最起碼要留下一條性命啊。

  可是現在,人被搶先一步拿走,他就算想幫忙,也落後一步。來日人再轉入他的手裡,只怕護軍府那裡早已經做好了足夠抄家滅族的證據,屆時他又能怎麼辦?

  思忖片刻之後,王導還是先去了溫嶠那裡,將卞敦討要回來。也來不及再說什麼,就讓卞敦待在他的官署,連夜整理出要傳喚審問的各類卷宗,同時吩咐廷尉那裡即刻出動拿人。

  在做這些的時候,王導也是苦口相勸,希望卞敦能夠以大局為重,主動承擔罪責。他則做出保證,盡力保全卞敦的性命,乃至於爵位嗣傳。

  卞敦這會兒也實在亂了心神,加上眼見到陶回一家人居然都被押走生死不知,益發感受到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時下這個氛圍,已經不是他當年犯下大錯還能復起的寬鬆氣氛,一個不慎可能就要飲恨。所以當王導在以他的名義讓掾屬整理卷宗的時候,他整夜都在臨案書寫請罪狀。

  至於王導,則在給王舒寫信,希望王舒能夠將王允之送回建康入職護軍府。今次他是交出了一個九卿廷尉,而陶回也算是他的人,而且他也在幫忙肅清這些丹陽人家,護軍府理應給他家勻出一個位置。

  與此同時,王導也在寫信給仍然待在歷陽的趙胤,希望趙胤能夠做好應變準備。眼下都中可以說是有了結果,地方上會有的變故也需要考慮到。

  除此之外,給這二者的信中,王導也在詢問他們江北形勢如何。如果沒有太惡劣的話,他希望能夠安排王彬出任江夏相。王彬眼下已經不宜再待在建康,而江東那些富足之處、顯重位置想要安排的話,阻力太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