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連北伐的祖逖,幾乎是憑著一己之力從無到有經營起豫州強軍,可一旦成了氣候,朝廷即刻就派戴淵北上予以掣肘。如果敢有反抗,其部即刻就會土崩瓦解!

  哪怕是後趙石勒,都要跟在漢趙劉氏屁股後邊當上幾年孫子。沈哲子沒有什麼天將雄師,出身一個江東武宗門戶,他比僑門更需要獲得政治上的資本,否則不要說強軍,只怕身家性命都難保全。

  該縱意張揚的時候那就張揚,該收斂的時候那也就要收斂。看到宗王們徒步行來,沈哲子遠遠便下了車,立在道旁等待其他人的車駕通過,等他行到前方時,恰好那幾位台輔之臣也都下車與宗王們禮見完畢。

  「國事艱難,姊夫才高,實在不能在此時相棄啊!」

  琅琊王上前一步,態度頗為殷切伸出兩手捧住剛待要行禮的沈哲子兩臂。他年紀不過與沈哲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相當,臉色尚有稚嫩,這一副姿態大概也是受到皇太后的仔細叮囑教導,雖然看起來有些彆扭,誠意倒是十足。

  沈哲子沒料到琅琊王來這一手,畢竟他跟這個小舅子向來都沒有多親近,一時收勢不及,琅琊王那虛承的兩手驀地一沉,整個身體都一個趔趄,這讓琅琊王不免有幾分尷尬,訕訕退了一步。

  沈哲子就勢行完了禮,才上前扶了琅琊王一把,肅容道:「殿下至親相待,不堪別情,讓我感念至深,汗顏慚愧。只盼能即刻入拜,請安告罪。」

  建平園建築面積並不算大,不足內苑三分之一,只是保存的還算完好。入園之後,台臣們先被安置在一處暖閣休息,沈哲子則被琅琊王引去入內拜見皇太后,儼然一家人的待遇,要作門戶私話。

  沈哲子進入園中廳堂後,便察覺到氣氛有些壓抑,先一步到來的興男公主正被皇太后攬在懷中,母女兩眼眶都隱隱泛紅,似是哭過一場。

  小皇帝獨自坐在一席,眼巴巴望著門外,待見沈哲子行入,眉眼頓時變得開朗起來,已經忍不住從座位上站起,待行出兩步後才想起來回頭望一眼母后。

  待見皇太后微微點頭,小皇帝才又轉身疾行到沈哲子面前,拉住他手臂咧嘴笑道:「姊夫總算來啦……朕以為姊夫真的呆膩了都中,想要歸鄉呢!姊夫你要是走了,朕真是……」

  沈哲子看這一家人如此模樣,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作勢欲行,針對的主要還是那些台臣,沒想到顯出了岳母這一家對自己的依賴。他疾行上前,對皇太后施禮道:「臣一時感懷有傷,意懶心灰,卻累母后和皇帝陛下憂慮,實在有罪。」

  皇太后嘴角顫抖片刻,擺擺手示意沈哲子入席,凝望著他溫聲說道:「維周你雖然年少,但所經事比我這個長輩還要頻繁厚重,自己又是動靜得宜,自成格局,我反倒沒有什麼可教你。不過今次這一件事,你卻是被網羅入局一時執迷啊!」

  「當中內情,我也聽你家娘子講完,那個死掉的薛籍田是你師長門生,舊誼不淺,今次卻為人構陷,難以自辯。這位薛籍田倒是一個義士,以死自明心跡,不讓有心者再來攀咬污衊維周,可稱壯烈。維周你又素來重情,心有所感,意生肥遁,這也是人之常情。」

  沈哲子張張嘴,卻不知該說什麼。面對外間那些台臣,他可以從容應對、虛與委蛇,可是面對這個不能洞悉人心險惡的岳母,反而不好意思再做更多言飾。

  「可是維周你想過沒有,人世多險惡,終究有些是你想避也避不開的。譬如今次,人坐庭中,禍從天降。這世上總有心思晦暗之人,見不得旁人好,總是要無事生非來為難你。生在一個紛亂之世,與其一退再退,不如逆流而取啊!正如先帝當年,王門勢大難遏又如何?還不是被先帝廣結內外,一舉撲倒!」

  講到這裡,皇太后眸中熠熠生輝,可見其心內對先帝乃是敬慕有加,情熾非常。只是片刻後,她眸中又泛起一絲哀傷:「今次之事,不過情傷小挫,如果維周你自己不能開解自己,還要執意還鄉,那我對你也是真的很失望。須知在都中,你可不是只獨良友,還有至親啊!」

  說著,皇太后便將手指了指皇帝和琅琊王,神情黯淡道:「先帝拋下這幼齡骨血,偌大山河,我又不是什麼善斷果決的帷中雌英,追日逐月至今,內外所選,能信者不過二三。前事不言,只說今次,如果不是維周你強逐暴民,安穩京畿,或許、或許……難道我還要帶著這一對骨血遠奔於外?」

  「母后……」

  見皇太后一臉淒楚之態,興男公主忍不住握著她手腕低聲道:「母后你放心,不會了,再也不會了!我家阿翁、夫郎都是人世賢良,必能匡扶社稷久安!」

  沈哲子聞言後也是汗然,前次的亂事給皇太后留下太大的心理陰影,稍有風吹草動難免就要想至最壞。他起身拜倒安慰道:「母后請放寬心,歷陽狂悖驕橫無雙,仍要引頸受戮。此戰足以震懾內外,無人敢再作亂犯上!」

  皇太后衣袖掩住臉龐,許久之後心情才漸漸平復,繼而又望著沈哲子:「那麼維周你能不能告訴我,都中怎麼會突然發生如此惡事?太保他們雖然都入內有稟,但卻語焉不詳,說不清楚。我知他們難辭其咎,存心諉過,已是不敢盡信。」

  這種公然質疑、疏遠台輔大臣的話,大概也只有皇太后能講得出了。不過皇太后雖然問的沒有顧忌,但沈哲子回答卻不能肆無忌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