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誠然江東至今都是地廣人稀,但是真正靠近市場、有巨大潛力的土地畢竟是少數。雖然早先建康周邊封賞出大批的土地,但是如果不限於耕種的話,許多無法開墾的山嶺溝渠之類荒地作為手工作坊用地也足夠用。

  這些土地對於商盟內這些沒有政治優勢的人家而言,同樣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且這些手工作坊由於要面向市場,沒有莊園經營那麼高的封閉性和蔭蔽性,便於管束,同樣能給朝廷帶來大量的稅收。

  「還有一點就是,工期之內,各家舟船車馬優先通行,沿途一應傳、邸、市、埭、桁、渡、津之類,優先供給。」

  相對於前兩個條件,這第三個就有點虛。傳是驛站,邸是官署,市是集市,埭是堰埭,桁是浮橋,渡是舟船,津是渡口,涉及到貨品運輸的方方面面。這些建築之類,有的是地方官府經營,有的乾脆就是豪族私設,任何一個點被卡住,貨品就要長久擱置在這裡,以至於延誤商機。

  沈家在商盟里占據大量的股份,就是因為整個吳興幾乎所有私修的埭、桁、渡、津之類都是他家的。物流保證絕對暢通,也是商盟能夠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但是說實話,這一個許諾其實只是一個空頭支票而已。假使朝廷對地方的掌控能夠有這麼強,中樞財政乃至於權柄也就不至於這麼惡劣。

  如今吳中還算是好的,換了荊州、江州之類,地方上的官府或者豪族,私修桁埭之類泛濫成災,設卡收費,就連往建康運送的台資賦稅之類都敢攔截!商賈之類,如果沒有過硬的背景,簡直就是寸步難行!總之就是,物流條件極度惡劣。

  雖然這個許諾有點虛,但有總比沒有好。有了這一個許諾,他們也算是奉詔辦事,地方上即便有為難,也會有所收斂,較之早先一家舟運情況要好得多。

  況且,即便沒有這一個條件,單單前兩條,已經讓人心動不已。

  等到沈哲子講完,廳中眾人都是鴉雀無聲,一個個都在低頭沉吟,消化沈哲子所拋出的這些訊息。如果換了一個人說這些,他們多半要嗤之以鼻,因為條件實在是優厚的過分。類似僱傭大批匠戶,或者在京畿周遭置業,這根本就是用錢都買不來的好事!

  但這話是從沈哲子口中說出來,聽在他們耳中,分量已經是迥然不同。且不說過往他們在商盟中獲利已經極多,單單剛才親眼所見就連宗王拜訪都被拒之門外,可見如今的沈家已經達到怎樣的高度!

  良久之後,席中才有一人發聲道:「駙馬但有所言,必是一諾千金,這一點我等鄉人都是信服。不過有一點,我等供給物料可以,但是能不能不以料錢結算,全都折算成為事功?」

  此言一出,眾人都紛紛抬頭望向沈哲子,這一點恰恰說中他們心聲。錢財他們是不缺的,料錢那一點收益也不放在眼中,但如果能用錢財兌換事功再折算成這些優越條件,那對他們來說吸引力可就太大了!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一方面是因為中樞權柄羸弱,不可能在這麼重大的事情上出爾反爾,一方面則是因為沈家勢大,給他們提供了強力的政治保障。

  沈哲子聞言後則搖搖頭,笑語道:「實不相瞞諸位,朝廷能夠開出這一個口子,我家也是爭取良久。如今是因為宮苑亟待修建,條件才會優越一些,日後再有工事,不可能會有這麼優厚。我也是抓住這個時機,優先推薦鄉人。」

  眾人聞言後不免有些失望,丘家那個老者丘澄開口笑道:「能得這個機會,我等已經要多謝駙馬運籌之勞。若再不知足,那實在說不過去。」

  聽到這話,眾人也都紛紛點頭,不再強求,轉而多謝沈哲子帶契之情。

  沈哲子見狀後便又笑道:「諸位倒也不必灰心,如今京畿這個模樣,來日肯定也要大舉營建。諸多工事雖然不能再盡屬鄉人,但工事浩大,諸位也可以盡力爭取啊!」

  聽到這話,眾人眸子都是一亮,紛紛問道:「倒不知新都要用工幾何?」

  這一次不用沈哲子作答,庾條已經在席中笑語道:「這一點台中尚未有定論,駙馬倒是有建策,來日新都營建合共三十六坊,每一坊深闊不遜一城!」

  說著,庾條便將更細緻的構建圖紙分發給眾人傳閱,眾人將這圖紙捧在手中,仔細觀閱之後再閉目想像,不免都心折於這份構想之宏大,簡直就是江東之未有!原本他們還擔心工事太少爭搶不到,現在看來,就算他們輸盡家資都不可能完成工事啊!

  「這僅僅只是一構想而已,台中是否通過還在兩可之間。就算來日要一一營建,也非一蹴而就之事。總之,還是做好眼下事最重要!」

  沈哲子又笑著對眾人說道,他之所以早早拋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就是為了給人描繪一個宏大前景。假使未來的都城會是這麼大規模,那麼他們先期的投資回報前景也是巨大!

  京口那個龐大市場形成,一方面是北地的戰亂,一方面是京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雖然建康這裡市場並不算小,但是與政治合流太密切,錯綜複雜之處尤甚於別處。

  如果強硬的衝進來與人爭搶,不止會加劇矛盾,而且內耗會極大。那麼不如乾脆直接把市場做大,讓每一個入場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且這樣一個耗日持久的工程,不止會讓建康城更加活躍,更能把江東的人力物力集中於此,屆時也好往江北吸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