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沈哲子由苑中直接去參加朝議,落在一些人眼中,自然又是一番感慨。

  王導趕在朝議之前見了一下沈哲子,針對那個營建新都的計劃提出了幾個疑問。

  其實從內心而言,王導並不主張大修建康城,倒不是出於什麼派系之見。他執政向來秉承鎮之以靜,如果動作太大,會讓局面變得更加複雜,難以操控,任何一點疏忽都足以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彼此理念和主張不同,沈哲子也很難說服王導。說實話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如果他這個構想付諸現實後,未來局勢會產生怎樣偏差。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如果不能趁著蘇峻之亂盪起的餘波有所動作,按照王導那一套,就算能緩過眼前,但局勢很快又會變成一潭死水。

  關於這個問題,彼此都沒能達成共識,那便擱置不談。王導轉而言起眼下,微笑說道:「駙馬都南賑災,剛柔並施,緩急從容,這麼快就構架起綱領,足以顯出賢能。來日歸台,我是希望駙馬能為臂助,只是不知道駙馬屬意如何?」

  這已經是王導第二次直接招攬了,沈哲子聞言後便回答道:「太保秉政,不遜管子。能得太保耳提面命,悉心教導,這是晚輩榮幸,不敢有辭。只是都南十數萬丁口,不敢輕置,還請太保能善予關照。」

  關於難民的安置問題,王導近來也在苦思。

  沈哲子雖然全權處理賑災事宜,但事關十數萬人的安置問題,其實還是要決於台中。換言之,如果王導一定要將這些鄉民遣散歸鄉,沈哲子其實也是阻止不了的。

  聽到沈哲子這話,王導也沉思起來,半晌後才問道:「駙馬前日遞入奏書,我已覽過幾次……」

  「實際情況是,形勢惡劣較之奏書所言還要嚴重得多。」

  日前沈哲子殺掉一批蠱惑難民之人,這麼大的事情自然要奏入台中。他殺人除了泄憤立規矩之外,其實也是將姿態擺出來給王導看。今次救災,吳人是出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不可能白白給京畿各家做工,花了那麼大力氣救出來的災民,轉頭又被其他人家蔭蔽。

  以往吳人在政治上的弱勢在於,根本沒人能夠在時局中代表他們的訴求,只能間接去影響,被動等待一個結果。沈家崛起,自然而然填補這個空白。

  聽到沈哲子態度仍是堅決,王導微微頷首,不再多言。即便再作更深溝通,他也不會跟沈哲子談,即將歸都的虞潭,或者說直接對話沈充。彼此各交底線,互相試探最終達成共識,才能決定那些難民最終處理事宜。

  今天朝議的內容大同小異,唯一掀起的高潮就是新任將作大匠沈恪建議重修宮苑,很快便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反對聲也有,畢竟國庫乏用乃是事實,但此一類聲音剛一拋出,便被更多的不同聲音所淹沒。

  往往這一類的事情,都要交由中書反覆商討,大半個月內能決定出來已經是效率奇高。但是沈恪拋出這個議題,不到一個時辰後,結果已經決出。如此乾脆利落的議事效率,讓許多與會者都大感詫異。

  朝議最終結果是,皇帝並皇太后等暫居別苑建平園,以丹陽紀睦為督造大臣,假節,營建宮苑,將作大匠沈恪加任給事中,隨駕備問,共同督建。庾條擔任倉部郎,負責籌措工料,統籌匠戶。會稽孔混轉任散騎郎,護軍府督護,徵調都內三萬丁口共為營造。

  接下來幾天,沈哲子也是忙碌得很,萬事開頭難,營建宮苑作為營建新都的起手工程,也是樣板工程,雖然準備了很長時間,但一旦正式開始,諸多事務也是千頭萬緒需要處理。

  勞役的徵用倒是簡單,只需要將建康南郊那些民營中的幾座營壘開拔到覆舟山下。但大量物資的調集徵用,以及各項工程劃分和利益分配卻是忙碌得很。包括沈克在內的商盟中人大量北上,晝夜商討這些問題,以至於被都中人家戲言南貉北掠。

  手頭上諸多事情分派下去,沈哲子剛剛得以清閒,溫嶠的兒子溫放之又登門拜訪,沈哲子這才想起來早先溫嶠說過虞胤出任琅琊郡之事。稍得清閒,他也確實需要放鬆一下,於是便決定同往。

  第0426章 情深難得

  溫嶠的兒子溫放之年紀並不大,歲數和沈哲子堂弟沈雲相當,遺傳了其父的秉性,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少年。進入公主府之後便左右打量,一副好奇心旺盛的模樣,在這殘冬料峭天氣里,手裡還握著一柄象牙摺扇,強扮成人模樣,反倒顯出一點少年人的憨態。

  沈哲子得到家人通報,由後院轉出時,便看到這少年箕坐於階石上,正與園丁興致盎然討論庭下一株玉梅花期與美態,便笑著走上前:「弘祖若鍾愛此物,稍後著人往你家送去一株。」

  溫放之字弘祖,世家子弟取字通常都比較早,這是為了交際起來方便,除非特別親厚的關係才會以乳名小字稱呼。

  聽到聲音後,溫放之忙不迭站起來,臉上流露出幾分羞赧,拱手道:「小子率性無禮,讓駙馬見笑了。」

  行禮之後,他又擺手道:「方才尊府家人有言,此花秋冬蓄力,早春盛放才是最美姿態。眼下移株虧損元氣太多,未必能夠成活,不能因我一私之好害此良株。」

  沈哲子聞言後笑一聲,搖頭道:「世間可憐者,豈獨草木。嬌花解語慰情,那是因為落在眼裡才有了幾分顏色。由物及人,要張目觀世,覽遍疾苦,才知人世可憐,要常懷悲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