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迎駕大軍就要到來,庾懌臉上忍不住再露喜色。時下京口暗潮湧動,加上諸多不利於他的傳聞,他維持下來也是艱難,所謂物議殺人,近來他是深有感觸,真的想儘快抽身離開這個泥潭。

  第0388章 狐狸分餅

  進了院中後,早有僕人備下酒食,一眾人入席飲用。過了小半個時辰,褚季野等人紛紛起身離席去忙自己的事情,沈克也告辭離開,去準備沈哲子需要的資料。

  餐席還未撤去,皇太后園內已經有人來此,向沈哲子轉告皇太后的吩咐:「駙馬東來辛苦,不必急於覲見,也不必太多應酬,早早休息,養好精神。」

  雖然只是一些尋常嘮叨,但由這一點也能看出皇太后對自家這個女婿是益發關懷入微。

  眼見皇太后對沈哲子的態度顯露,庾懌心裡不免有些酸溜溜的。上次因為四弟庾冰在皇太后面前失言,讓皇太后悶悶不樂許久,對他們這些母家兄弟們也有一些冷淡,更不要說對沈哲子這樣上趕著的噓寒問暖。

  這也是庾懌近來苦惱的原因之一,他自問沒有大兄那樣的名望和才幹,況且他家確有罪過在身,假使再丟了皇太后的信重,前途更加堪憂。哪怕皇太后眼下還深知一榮俱榮的道理,但就怕日後會有人長久的在皇太后面前以此做文章,積毀銷金,或會讓皇太后對母家更為疏遠。

  如今沈哲子憑其驚艷表現得到皇太后的寵信,對他們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最起碼別人想要離間,藉助皇太后的名義攪風攪雨是不可能的。

  用餐之後,幾人移步到另一處靜室中,待到僕人們送上茗茶,庾懌忍不住嘆息一聲:「維周在這個時節回來京口,讓我如釋重負啊。」

  旁邊的庾翼補充道:「近來京口除了風傳陶公將要兵諫之外,還有人鼓譟宣揚二兄應該引咎而退,這些人實在、實在是……」

  「引咎而退也是應有之意,但眼下卻不是一個好時節。若是皇太后和琅琊王能夠順利歸都,我又怎麼敢貪戀中樞權位。」

  庾懌神色黯淡,雖然彼此間對於平亂後的安排早有規劃,但一想到遠離中樞後,與皇太后的聯絡也是日漸疏遠,來日再想歸都則就困難得多,他的心情也是極為沉重。

  「溫公今次大功於身,已經確定歸都,太保和陶公那裡都沒有異議,屬意溫公接掌尚書。」

  沈哲子在席中跟庾懌講起建康方面最新達成的共識,如果沒有意外,溫嶠歸都接任尚書令已經可以確定。要達成這個共識,彼此之間也是試探良久,而且沈哲子又見識到王導那種綿里藏針的手段。

  當彼此之間有了一個初步意向後,拒絕遷都便不再是王導一個人的願望,轉而成了建康各方都要努力的事情。王導態度很堅決的拒絕了溫嶠和沈哲子想要鍾雅接任江州刺史的提議,說是如此重鎮要等到行台歸都才能公議決出。很明顯,王導對於難得空出來的江州刺史動了心。

  而陶侃想要逐步將荊州軍權轉移給自己後代的想法也未竟功,荊州軍的權力大體可以分為四部分,其一是荊州本部州軍,其二是統率蠻部義從的南蠻校尉,其三是以襄陽為中心的漢沔,其四是以江夏為中心的豫西。

  原本陶侃的打算是將南蠻校尉和江夏相都留給自家的子侄,如此布置一番,來日他家子弟接掌荊州便顯得不太突兀。但這一點既觸及到了王導的底線,沈哲子他們這一方也肯定不會樂意。在溫嶠歸都之前,彼此間就在圍繞這個問題僵持著。

  不過溫嶠入都後形勢發生一些變化,因為確定要歸都,他也需要將自己的江州部眾有所安排。在沈哲子的牽線之下,王導聯合溫嶠,生生將江夏相的位置從陶侃那裡扣出來,轉給了溫嶠的部將王愆期。有了這一次合作,日後王導要進望江州,溫嶠自然不好再施加阻撓。

  不過陶侃那裡也不是沒有收穫,他自己兼領的南蠻校尉被轉給了他的侄子陶臻,同時將鎮所由西面的江陵轉移到了更近的巴陵,加強了荊州對於建康的影響。與此同時,一子陶稱分監沔中軍事,只要陶侃能夠收復襄陽,便能順勢將漢沔攬入懷中。

  而沈哲子這裡,雖然沒有給鍾雅爭取到江州刺史的位置,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沈哲子本身倡議的江北一些布置還有沈恪等人的職事,全都獲得了通過,而且還給褚季野的堂兄褚翳爭取到了丹陽尹的位置。

  這樣一個安排,可謂犬牙交錯,沒有一家能夠獨大。老實說,就算沈哲子處在王導的位置上,也不可能安排得這麼面面俱到。而且王導今次主持的分肉,特別讓沈哲子聯想到一個狐狸分餅的寓言,眾人都是眼睜睜看著,但王導就是利用彼此之間那點小心思,生生把江州這一塊大餅給擠出來!

  沈哲子對江州不是沒有想法,要不然也不會提議鍾雅接任。老實說鍾雅已經是他們這方能夠選出的最好人選,但其實資歷名望還是稍遜。

  庾懌退出中樞後,如果強居江州,未來極有可能會遭到陶侃的擠兌,不如退求更穩妥的豫州。西面有王愆期在江夏作為和荊州之間的緩衝,往東可以與台中的溫嶠互為呼應,同時作為江北人員的後繼補充。

  至於老爹沈充,倒是足夠擔任江州刺史,但眼下東揚州新立,政治生態還不穩定,沈充不可能放棄老窩去從頭經營江州。

  說到底,江州雖然也是一個戰略重鎮,但只有在江東動盪、荊揚對沖的局勢下,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這一場亂事可以說舒緩了許多太過尖銳的矛盾,未來江東的局勢肯定會維持一段時間的求同存異、互相妥協,無論哪一方都打不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