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子應居明堂正室,未可輕動!尤其眼下兵災未解,豈能因一時之急使皇帝離於王庭!」

  眾人聽到王導這話,不禁便有幾分訝然,他們自覺得逼迫沈哲子出城求戰,可不是全為自己。如果沈哲子離開台城,王導自然而然就會成為皇帝身前第一人,如此顯而易見的好處,王導為什麼要拒絕?莫非被困得太久加上喪子之痛,讓這位太保已經喪失了對時局的判斷?

  沈哲子自然明白王導因何要出言反對,但他卻不打算息事寧人,聞言後便又正色道:「晚輩入都本為勤王,若非迫不得已,豈敢驚擾皇帝陛下!誠如諸公所論,叛軍不知援軍底細,但他們若對京畿仍不死心,必然要趁援軍新來未定而發動強攻。來日一戰,應是無可避免,晚輩不敢心存僥倖,屆時所部都將奔赴戰場,未必能有餘力拱衛皇帝陛下並諸公。」

  「是啊,既然此戰無可避免,何如先發制人!」

  話題討論到這一步真讓眾人感覺詫異,他們自以為得益的王導出言反對,反而是沈哲子戰意甚強。雖然感覺有些古怪,但卻不妨礙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推動,紛紛出言附和沈哲子。

  王導坐在席上,心中真是五味雜陳。這駙馬應是懷疑到了自己的身上,不打算再固守台苑以保護這一群心存虎狼念想之人。

  他真的想提醒一下在座這群人,即便是將皇帝轉移到覆舟山,負責保護他們的仍是沈哲子的部眾人馬,那跟在台城內有什麼不同?屆時沈哲子若藉口戰事不利,要挾君遠退,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什麼能力去阻止?屆時不要說面子問題,亂軍之中對方若看哪個人不順眼,一刀宰了也絕對不用第二刀!

  絕對不能讓皇帝離開台城!絕對不能毀掉眼前這一點來之不易的秩序!

  王導心存此念,在席中沉吟良久,才徐徐開口道:「勤王護君,為人臣者皆有此責,豈能獨苛都督一人!假使來日叛軍大舉進攻,軍力有缺,不妨將群臣遷出台苑,以削減台中守衛壓力,惟請都督一定要守住台苑,拱衛皇帝陛下安全無憂!」

  此言一出,整個殿堂中已是鴉雀無聲,眾人皆神色詫異望向王導,沒想到如此狠毒的釜底抽薪之策竟出自王導口中!若叛軍真的大舉進攻,整個都中都成焦土,若將他們驅出台城,那必然是十死無生啊!

  眼見眾人神色愕然,王導心中不禁苦笑,他素來秉承網漏吞舟的寬刑簡政,若有得選,怎麼會發出這樣自絕於眾的聲音。但是現在為了穩定住沈哲子,他也只能這麼說,以期能平復沈哲子心內的怨氣,不要激於意氣將皇帝擄走,棄城而逃。

  看到王導那略顯蕭索的神情,沈哲子心中不免一嘆。王導情願自傷其望,集眾怨於身,也不敢冒險讓皇帝離開台城。察其內心,自己或者說他們吳人在王導心目中是與蘇峻沒有區別的,都是禍亂之源,甚至有可能對吳人的警惕還要甚於對蘇峻等流民帥。

  人的真實想法如何,總是下意識在關鍵時刻流露出來。聰明人沒什麼,糊塗人沒什麼,揣著明白裝糊塗才是最可怕。王導慣來給人的印象是一團和氣,甚至為了拉攏吳人而學吳語,但其實深思起來,對於吳人始終保持著綿里藏針的警惕。

  沈哲子對此倒也並不介意,他從沒想過要與王導達成什麼精誠合作的氛圍,既然對方主動遞過來把柄,他也沒有浪費的道理。因而略作沉吟後,他便站起身來說道:「此事干係重大,晚輩一人難決,還要與眾將商討一番。請太保並諸公稍後片刻,待到有了決議,晚輩便來告知諸位。」

  眼看著沈哲子匆匆離席,眾人不免更加傻眼,這是要順勢答應下來了?這是要藉此將他們趕出台城去?想到近來沈哲子對他們的苛待禮慢,許多人已經如坐針氈,冷汗禁不住的流淌下來。

  一想到自己等人或將面對的悲慘下場,許多人望向王導的視線便有些不善起來。有人已經忍不住發聲道:「假使來日戰事吃緊,我等更應拱衛君前,共赴生死,安能獨活!太保此議實在有欠思量,若是皇帝陛下眼前賢蹤絕跡,忠骨難尋,只剩一群武夫,又是怎樣悲愴局面!」

  這話仿佛一個進攻的號角,殿中那些憂心被驅逐的人紛紛發言指責王導,在他們看來,此公真是昏了頭,竟然說出這樣狗屁不通的建議!而最要命的是,他們或將因為王導一時智昏而有可能丟掉性命!

  王導並不多作申辯,只是在席中眼瞼低垂似是入定,周遭一切喧鬧聲充耳不聞。

  隨著時間的流逝,眾人越發不安,有人忍不住起身行至殿前,卻驀地發現殿外的甲士守衛較之早先增加了一倍有餘,略一思忖頓覺頭腦一陣眩暈!

  第0362章 駙馬超凡

  沈哲子在宣陽門附近的都督府里,倒是將眾將都召集起來,只是所談論的內容卻與東堂那些人憂心忡忡的問題八竿子都打不著。

  都督府名下正式編制的屬員只有四人,但沈哲子如今節制都中軍務,部將卻是眾多。而且像庾曼之等早先並無具體軍職的世家子,如今沈哲子也都借職務之便,給他們在護軍府都掛了一個職。加上宿衛之中原有的或是新近提拔的,整個都督府內聚集了二三十名中層將官。

  今天將眾將聚集起來,主要的任務就是發放委任令。早先沈哲子提拔這些人,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越界,且不說他本身並無任命中層將官的權力,即便是都中護軍府賦予他此職,但是眼下名正言順的權力來源還在京口行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