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兄弟幾人行入庾懌在行台中的臨時官署,關上了房門屏退隨員後,庾懌才沉聲道:「季堅,你若還當我是你兄長,那麼就告訴我究竟誰人教你在皇太后面前作此論?」

  庾冰默然良久,臉上不斷湧現出掙扎之色,最終還是低聲道:「王光祿教我,如今京畿左近勢危,要我說動皇太后下詔請先將皇帝陛下送出建康,讓駙馬固守京畿,才可鞏固今次收復台苑之功……」

  王光祿便是王彬,今次跟隨陸曄一同前來京口行台報捷。

  「蠢物!」

  庾條聽到這話,已是勃然色變,驀地一腳踹飛面前案幾,指著庾冰聲色俱厲吼道:「你知不知,皇帝陛下一旦離都,建康人心即刻渙散,這是要將維周置於死地!」

  「他、他既能攻破京畿,事不可為,保命應是無虞吧……」

  庾冰聽到這話,神態便有幾分不自然。

  一直少有開口的庾翼卻嘆息道:「四兄,如今態勢於我家而言已是最好。皇帝陛下若是離都,淮北真能坐視皇帝陛下歸於京口而無動作?即便淮北不動,東揚州呢?你今次是陷維周,沈士居對我家豈能沒有怨望?誰人勸你如此做事,那是要置我家於死地啊!」

  「可是、可是……」

  早在皇太后殿中聽到皇太后那番話,庾冰已經意識到自己所想有差。大兄死後,他家形勢已是岌岌可危,甚至就連來自皇太后的支持都變得不再穩妥,已經喪失了再跟如琅琊王氏平等互動乃至於謀求合作的資格。可是讓他承認今次確實是被人利用了,庾冰心內又實在有些無法接受。

  庾懌在席上沉聲說道:「季堅你這番話,可曾在人前道出過?」

  「王光祿與我談論時,陸僕射亦在場,我還曾手書郗公商討此事……」

  庾冰這時候語調已經漸漸變得微弱起來,頭顱深深垂下來。

  聽到這話,其他三人都是長嘆一聲,庾懌在席中沉吟良久,而後才指著庾條沉聲道:「幼序,稍後我作手令你去招募兵眾準備舟船,要在最短時間內集結兩軍舟師,明日之前能否做到?」

  庾條起身點點頭,隨著隱爵寄託於商盟日漸壯大,他能夠掌握調度的人力物力也不容小覷,如果不計代價的發動起來,四五千人的舟師也能聚集起來,畢竟隱爵跟淮北諸多流民帥那也都有直接的買賣關係和深刻友誼。只是這樣倉促成軍,只能做出樣子貨,戰鬥力就不能深究了。

  「那就好!」

  庾懌見狀後臉色變得好看一些,旋即又手指庾冰說道:「稍後舟師集結完畢,季堅你率眾馳援京畿。我不管你此行兇險與否,一定要做到第一時間到達建康的援軍!待到建康之後,你解職親見維周,向他解釋清楚此事,明白嗎?」

  「可是,可是我……」

  庾冰聽到這話,臉色便有幾分難看:「他連西陽王都敢殺啊……」

  「你現在知道怕了?你也知道這場算計可能要將維周陷於死地?遠的不提,如果不是維周善助,我家怎麼能借民力在京口立起行台?禍福擔當,生死與共的摯友你不願信,卻去信那些要將我家置於死地之輩,你不是蠢物又是什麼?難道你以為那些人日後也會甘心將你推為輔政?」

  庾條聽到這話,更是忍不住破口大罵。他與沈哲子共事經久,又管理著隱爵這龐大組織,對於人心之險惡認知已經日趨深刻。哪怕看不破這當中的算計,單單皇帝離都給如今尚不安穩的建康或會造成的動盪,他是能想明白的!

  罵完之後,庾條還是說道:「我與這蠢物同往,維周不是量淺小人,他該明白我家絕無此念。還有,二兄,人心險惡,前來報捷那些人眾,千萬不要讓他們再接觸更多人家!」

  庾懌聞言後便點點頭,同時不乏感慨道:「大亂之世,皆爭上游,真是一念計差,或將墜落深淵。」

  第0357章 縱橫江表

  義興郡治陽羨城外,有一座宏大的營壘,正是北向馳援,追擊叛軍韓晃部的東揚軍臨時駐地。

  東揚軍立軍之初,便以軍備豪奢而著稱,因為隨軍民夫眾多,哪怕是這樣一個臨時駐地的營壘,已經不遜色於一座小型的要塞,甚至軍中還有一部頗成建制的騎兵斥候營。

  雖然始終沒有與韓晃部主力碰撞交戰,但東揚軍的北上也並非全無意義。戰爭對地方造成最大的傷害自然是直接的燒殺擄掠,至於更長久的遺毒則是令人心惶惶,對生產和生活持續的破壞。流寇肆虐,人不能安於土,民不聊生。

  東揚軍自浙西北上,一路而來,掃平諸多趁亂而起的強人,大軍過境不只穩定了沿途地方的局勢,更避免了這騷亂向吳中繼續蔓延。一如東揚軍最初成軍的目的,不是為了出擊殺敵,而是為了守護吳中鄉土。

  由於軍令的衝突矛盾,東揚軍並沒有直接進入叛軍如今肆虐的故鄣等幾縣,只是圍繞著陽羨並吳興郡的長城、武康等幾縣築起防線。雖然沒有直接的交鋒,但在身後有這麼一支強軍駐紮,叛軍也不敢肆無忌憚。甚至於那些依附叛軍的豪強亂部都開始脫離叛軍建制,向東揚軍歸順投降。

  今日的東揚軍營地較之以往的肅穆要顯活潑一些,營地內外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的歡歌笑語聲。連場大戰誠然會讓人力疲敝,士氣低迷,但若長久沒有戰事發生,人心同樣會懈怠,很難長久保持高昂的氣勢。因而對士氣的激勵和維繫,也是極為考驗將帥的方面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