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哲子安慰了陶弘幾句,心內確實充滿疑惑。陶侃合共十七子,除早夭病故者外,在世者仍有十數人,孫輩更是不知凡幾,於情於理,都不應該派陶弘這個父親剛死未久、重孝未除者做使者啊。這當中應該有一些他沒想到的理由,因而他要在臨行前與陶弘面談一番。

  陶弘聞言後慘然一笑:「既受國恩之重,理應以死相報。家父忠義全矣,為人子者,應是心感此榮,不言有憾。只是不能盡榮養孝義,終究不能釋懷。」

  說到這裡,他神態已是分外悲憷,可見對於不能全盡父親的喪禮,抱憾尤深。

  沈哲子見陶弘此態,心內縱有疑惑,一時間也不好直言相詢,只在席中溫言勸慰:「國難至斯,忠孝難全。世兄你心繫社稷而奔走,何嘗不是履跡世伯言傳身教之大義,人皆有感此義,莫能言非。」

  許久之後,陶弘情緒才略有平復,擦掉眼角淚痕後肅容對沈哲子說道:「大父對於歷陽之叛,亦是倍感震驚,念及京畿陷落,皇帝陛下陷於賊旅之中,不免涕淚橫流。」

  沈哲子只是點頭,對於這場面話選擇性無視。別的事情他還不確定,最起碼在蘇峻謀反這件事情上,陶侃絕無可能後知後覺。須知就連自家老爹事前都知道蘇峻確切的發兵日期,陶侃若是這麼遲鈍,那也白瞎了宿將之名。尤其荊州分陝,沿江直下可插入歷陽腹心。若是不能在陶侃那裡得到默許或是暗示,蘇峻應該不敢發兵直撲京畿。

  不過現在再計較這些已經沒有什麼意義,蘇峻行到如今這一步,除了其自身實力外,應該也與各方的縱容關係極大。驅虎吞狼,沒有一家是乾淨的。

  「我今次斗膽請行,還是心念與維周舊誼,希望能借維周之口,為大父稍作自辯以作澄清。荊州雖處分陝,也是四方要衝,實在難以專注一方……」

  聽到陶弘的話,沈哲子也漸漸意識到彼此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認知上也會有所不同的。的確對陶侃來說,位處分陝卻坐視京畿被叛軍攻陷,某種程度上而言是難辭其咎的。不過若說因此而派陶弘來為自己作申辯,這理由不免又有一些牽強。

  因而沈哲子並不急著發聲,只是望著陶弘等待他繼續解釋。

  不過陶弘接下來卻是欲言又止狀,似有什麼事情難以啟齒,沉默半晌後才說道:「我今次前來,也有一事想請託維周。父仇不共戴天,歷陽又是叛國之逆,於公於私,不能坐視此賊猖獗!維周若不因我鄙薄相棄,肯否將我納入軍中共往討逆?」

  沈哲子聽到這話,眉梢驀地一揚,旋即便明白了許多事。陶弘難以啟齒的話,大概應是與家醜有關。若果真如他所言要投軍討逆以報復仇,荊州便是如今最大軍州方鎮,陶弘作為陶侃的嫡親孫子,其外祖家也是宿將家門,何必要假於外求?

  若荊州軍無陶弘安身之處,那麼阻力來自何方不言自明。荊州勢力哪怕再錯綜複雜,也絕無可能干涉到陶侃家事。那麼陶弘所面對的困境,應該便是來自於其家族內部!

  想通了這一點,沈哲子心內不免啞然失笑。陶侃身處那樣的位置,無論態度如何都會讓人心生諸多聯想。過往這段時間自己也在從各方面思考陶侃的態度,但唯獨忽略了他的家事問題。

  子孫太多,未必是福。尤其是陶侃這樣的寒素出身,並無閥閱門資的人家,若是得以繼嗣,或能顯達傳承,若不得繼嗣,很快就會與寒門無異。陶侃長子早夭,如今這些兒子當中,名聲最重的本是陶瞻,可是隨著陶瞻戰死,繼承權便又產生了其他可能。

  在歷史上,陶侃死後未久,几子便爭產乃至於拔刀相向,像是今次為使的陶夏更不惜手刃嫡親兄弟,可謂心狠手辣。在這樣的態勢下,陶弘作為陶瞻的兒子,所面對的困境可想而知。

  第0324章 人才濟濟

  人總是慣於從自己的認知和閱歷去考慮問題,沈哲子也不例外。他或有敏於事局,洞悉人心之能,但家斗於他而言卻是一個並不熟悉的領域。

  沈家雖然也是吳中大族,但沈哲子本身即是主支嫡系長子,本身即有無可爭議的繼承權,加上老爹對他完全的信重。雖然早年管理家事因為年齡問題頗受非難,但有老爹在身後撐腰寧可分宗也不容許族內掣肘。至於現在,他名望器具都已養成,已是當仁不讓沈家崛起之契機,更不會有族人冒出來分割他的事權製造分裂。

  一俟明白了這一點,許多疑惑便都迎刃而解,比如荊州使者為何會與王舒有行得比較密切的跡象。沈哲子不是看輕如今的王氏,而事實上的確王舒眼下實在不具備去招攬陶侃的資格,而陶侃也根本不需要假於王家去達成什麼政治訴求。所以在看到荊州使者與王允之同行到達京口時,沈哲子是比較詫異的。

  現在再想一想,之所以會有如此跡象,大概也非陶侃的意思,而是他某個兒子私下的決定,想要獲得陶侃爵祿和職事的繼承權,因而有求於琅琊王氏。老實說這種行為真是愚蠢的難以理喻,險些讓自己這方做出錯誤的判斷。

  原本庾懌他們因為荊州使者的古怪態度,對荊州是有所保留的,甚至不打算給陶侃節制內外諸軍事的權力。還是在沈哲子的固請之下,才加以大都督之職,只是原本議定的太尉之銜卻給刪除了。

  雖然有感於那陶夏的膽大妄為,但身為局外者,沈哲子也實在不好在陶弘面前妄加臧否。旁人家事,原本沈哲子是不打算干涉的,但如今陶弘受迫於家中壓力請求到自己,沈哲子也實在不好置之不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