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誠然反攻叛軍,收復京畿迫在眉睫,越快興兵便越好。但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歷陽攻陷京畿,氣勢已經達到頂點,又在京畿獲取了大量的物資補助,老實說無論哪一方都無戰之必勝的把握。若是驟然起兵反被擊破,局勢反而變得更加惡劣。

  前不久,蘇峻部將張健出都掃蕩京郊,王舒部被迫在琅琊郡與之交戰一場,結果一觸即潰,戰死千餘。如今王舒已經率眾退到了曲阿南部,正向故鄣轉移。而早先圍攻石頭城的韓晃亦南下掃蕩宣城,如今的宣城內史桓彝只能固守廣德苦苦掙扎。而蘇峻的主力則已經轉移到姑孰,與江州溫嶠對峙起來。

  若不大規模引入淮北軍,京口本身的軍事力量是並不占優勢的。雖然尚有徐茂等這些劉遐舊部留在京口,但兵力統共兩萬餘人,其中精銳更是少之又少。沈哲子這幾千軍備精良的家兵,已經是屈指可數的勁旅。憑這些力量,守住京口不失尚且勉強,再反攻京畿,實在力有未逮。

  所以眼下平叛,重要的不是何時舉兵,而是要與各方達成一個政治上的共識。只要這個共識達成,相約起兵,平穩推進,平叛並不是什麼難如登天的事情。

  在這樣一個形勢下,自己這一方能夠保持鎮定不亂,意義甚至比小勝幾場無關大局的戰鬥還要重要得多。所以過往這段時間,除了平衡穩定各方之外,沈哲子也在組織人去遊覽觀賞大業雄關,以期能夠穩定人心。至於那些鼓譟儘快出兵平叛的聲音,除了要選擇性無視,個別過於激烈的,反而要有所壓制。

  這麼一想,沈哲子近來的作為,確是與末世奸臣沒有什麼兩樣,怯戰苟安,避實務虛,嫉賢妒能,結黨營私,耽於享樂。

  但形勢如此,他又不得不如此做。若來日江州、荊州遣使到來,看到京口已是亂得一塌糊塗,未必不會滋生出旁的想法。所以哪怕只是為了一個假象,許多事情也不得不去做。

  今天的上巳日修禊,除了民眾慶賀之外,也不乏政治意圖,主要還是做給一江之隔的淮北軍看。

  皇太后到達京口之後,郗鑒倒是第一時間派人來問候並請示過江,但是遭到回絕後,態度轉為曖昧起來,或是為了避嫌或是故作姿態,大江對岸諸多軍事建設並巡江軍隊統統撤除,不免讓人深思其背後思量與意圖。

  無論忠奸與否,沈哲子是不可能容許郗鑒率眾過江篡奪主導權的,在這一點,他家與庾家的利益完全保持一致。皇太后詔令郗鑒進官司空,督幽冀兗青徐五州軍事,唯獨不提召其過江之事。而且近來受到沈哲子的啟發,庾懌也在讓庾條活動分割徐州,將京口獨立成南徐州的事情。

  沈哲子也明白,眼下而言並非分割事權的好時機,可是一旦錯過這難得的機會,來日想要做成勢必更加困難,會遭受更多阻力。所以他是做了兩手準備的,假使荊江對此過於牴觸,他願意去接觸歷陽,握手言和,承認歷陽軍事行為的正當性,藉此以打擊荊江。

  一旦沒有了朝廷賦予的大義,江州不論,荊州局勢勢必會崩潰。如今各方雖然荊州最為勢大,但荊州的陶侃又是最玩不起的,他甚至不如歷陽有一批能夠跟隨其起義而攻中樞的子弟兵,本身又非世族出身。荊州既有眾多豪強,又有南蠻,還要直面羯胡後趙和益州成漢,一旦喪失了大義,陶侃並不能壓住局面。

  這也是沈哲子敢於弄權的原因之一,如今最重要的幾方力量,荊州、江州並不具備自立資格,只能托以大義,其權力才能獲得保障。豫州僑門庾亮已經身死,青徐僑門王導被扣在台城不必考慮,王舒甚至要矯詔才能勉強維持局面。只要能夠搞定郗鑒,中分揚州便徹底沒了疑難。

  只要會稽能夠獲得自立,沈家便可以稱得上是徹底勢成,時局中沒有任何一家能夠獲得他家這樣從容的地位。退則方伯,進則中樞,雖然仍然難以比擬立國之初的琅琊王氏,但想想沈家乃是南人武宗面貌踏入時局中,不足十年時間列於參政高門之中,也是中朝以來未有之功業!

  京口無兵可夸,想要讓淮北的郗鑒感受到壓力,繼而接受這個事實,沈哲子能夠展示的只有京口獨有的繁榮,以及他家對於京口局勢的掌控力。掌控力要怎麼體現?哪怕西面告急,京口仍然不亂!

  所以今天的上巳日祓禊,就是為了體現京口的底氣所在。只要烘托出一個氛圍,來日無論是直接接觸郗鑒,還是拉攏淮北眾多流民帥,都會容易許多。

  當然這些思量,沈哲子可以與庾懌侃侃而談,但在興男公主面前終究還是有些難以啟齒。聽到這女郎抱怨,沈哲子沉吟少許後才說道:「小民難與國事,無罪而遭殃,也實在不能苛責太多。士庶能為同樂,來日才能同憂。」

  「或是此理,可是一想到阿琉在都中還不知過得怎樣擔驚受怕日子,我實在開懷不起來。」

  當日不能救出皇帝,興男公主始終心存愧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愧疚也越來越深重。

  「凡事皆在人為,娘子也不必深憂。皇帝陛下乃是吉人而有天相,不拘早晚,我一定會幫我家娘子將人救出,以全手足。」

  沈哲子近來雖然弄權諸多,主要目的當然是為自己來日分羹而考慮。但做這一切的前提也是基於能夠成功平叛,救出皇帝。否則,這一系列的努力最終效果都是大打折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