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這些消息,沈哲子眉頭便緊緊蹙起,不免有些擔心苑中的公主。他忍不住行出小閣,只是在將近中書官署庭門時被阻攔下來,只得站在門外向外觀望,諸多宿衛仍在往台城東面而去,那一個方向仍有火光在搖曳,偶爾爆發出慘烈的廝殺聲,那是宿衛在與趁亂沖入的亂軍在戰鬥搏殺。

  一直到日暮將近時,廝殺聲漸漸停止,而後便有大量的腳步聲湧入台城。沈哲子站在門口,看到有一眾宿衛護衛著一方步輦匆匆行過,那輦上躺著的乃是昨日出城的尚書令卞壼。此公甲衣半解,鬚髮凌亂趴在輦上,大半後背都被血水浸濕,雙眼緊閉生死不知。

  主將都受如此重傷,可想而知今日戰事有多慘烈。沈哲子有些焦灼的在庭門內來回走動著,許久之後都沒有新的消息傳來。

  這一夜註定漫長,到處都充斥著宿衛將領催促士卒們搬運磚石竹木構架防線的聲音。而在更遠的城外,則依稀傳來許多叛軍們「殺賊除奸」的吼聲。

  接下來一連幾天,沈哲子都被困在台城內不得外出,也沒有再見到庾亮,對於外間的戰事發展更是一無所知。叛軍這幾日似乎也在養精蓄銳,每天雖然都保持著進攻,但是烈度並不算強,唯一沒有停止的就是覆舟山上的叫罵。

  然而決戰終於到來,這一天上午,城東青溪方向廝殺聲大作,哪怕沈哲子身在台城,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他的耐心也已經將要到了崩潰邊緣,無法再忍受這種漫長的煎熬和等待,手提佩劍沖向中書官署大門。

  正在這時,一眾衣衫凌亂的宿衛軍卒們自門外湧進來,為首者乃是郭誦,他表情沉重,看到沈哲子後,稍一錯愕旋即便重重點了點頭。

  庾翼肋間受傷,在兩名軍卒攙扶下行進來,看到沈哲子後神情則更顯悲愴,澀聲道:「卞公陣亡,城破在即……」

  沈哲子還來不及說什麼,便有更多的宿衛將士衝進來,庾亮仍是一身輕甲,臉上卻無以往的威嚴方正,隱隱有幾分扭曲猙獰,雙眼布滿血絲,他衝進官署房中,片刻後才又疾行而出,示意庾翼跟上自己,而後又指了指沈哲子道:「保護好海鹽男,突圍出城!」

  宿衛們一擁而上,沈哲子立在原地沉聲道:「苑中要如何……」

  「住口!」

  庾亮聞言後雙肩一顫,頭也不回怒喝一聲,繼而一頓足再次低吼道:「速行!」

  沈哲子握住佩劍的指節隱有發白,那宿衛梁勇則衝上來重重攥住了他的手腕,郭誦等人亦望過來,沈哲子再看一眼苑中,最終還是拔足跟上了庾亮。

  此時廝殺聲已經漸近台城,諸多潰敗的亂軍往四方竄行,哪怕有主將嚴令約束乃至於揮刀劈砍震懾,然而卻完全沒有震懾力,敗軍仍是四散逃亡。

  沈哲子等人被隔絕在中書親衛後方,他看到被敗軍送回台城的鐘雅等人,庾亮駐足與之言語片刻,而後便又疾行而出。鍾雅身邊一部分宿衛加入這一支隊伍,看到被宿衛裹挾的沈哲子,他只是苦笑著在道旁擺了擺手。

  衝出宣陽門後,馳道另一端已經隱隱可見叛軍蹤跡,一行人又連忙轉向繞著台城城牆往西疾行而去。叛軍則在後方一路追趕,口中則大聲叫嚷著:「殺庾氏者封侯!」

  一追一逃之際,西籬門已經依稀在望,而此時,叛軍也已經將要追趕上來,沈哲子甚至已經可以聽到身後追兵的粗重喘息聲。

  正在這時,西北方向一隊宿衛疾沖而下,將後方那數百叛軍一衝而散!

  這一隊宿衛主將乃是郭默,早先一直游離在主戰場之外,只是前來接應時,身邊士卒已經不足千人。

  兩軍合一,也漸漸有了一些底氣,不再狂奔而是向著石頭城徐徐而進。石頭城外江面上停著幾艘大船,庾亮等人率先登上其中一艘船,包括其各自身邊親近隨員,郭誦等人亦隨庾翼而上。沈哲子見狀,越過一眾宿衛疾衝上前揮劍斬在船舷上怒吼道:「今日潰敗,誰之罪過!」

  「豎子安敢無禮!」

  郭默上前一步,手按佩劍戟指沈哲子怒吼一聲。

  「維周不要多說了。」

  庾翼見狀連忙上前按住沈哲子手臂,將他拉到船上來,而那些負責看守他的宿衛們也順勢登船,將他包圍在甲板一角。至於其他軍卒,則各自登上空閒船隻,旋即大船便駛離江邊,繞過石頭城往南而去。

  沈哲子站在船上,望著視野中已被亂軍淹沒徐徐遠離的建康城,握緊的拳頭指甲幾乎都要刺進掌心裡。惟今之計擔心已無用處,只能寄望於城內諸多布置在此時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至於他,也要見機行事。

  當大船駛過秦淮河交匯處時,又有千數亂軍自岸上衝殺而來,有的甩著長索撓鉤往大船上拋扔,有的則放板下水呼喝著往上追趕。有兩艘載人過多而船速稍慢的船被攔在了江心,撲通撲通落水聲不絕於耳。

  船上這幾百宿衛紛紛引弓射殺兩岸追來的叛軍,庾亮亦在此列,只是雙臂微顫以致準頭大失,偶爾傷到了船上人,自己自嘲一聲退後去,神態之間不乏頹喪。

  當船終於駛出建康範圍,周遭再無亂軍蹤跡,原本追隨在後方的幾艘船也已經盡數落在了後方。這時候,宿衛們才各自有些虛弱的癱坐在甲板上略作歇息。

  此時在大船中央,庾亮正與郭默等人低聲談論,似在商討接下來該要再如何。如今他們只剩下船上這百餘船工並不足三百人的宿衛,自是再難有所作為,商議良久之後,才吩咐船工轉向尋陽方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