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灸治到了尾聲,葛洪取下蒜片,小刀輕輕刺穿溫嶠皮膚,擠出一些泛黑血水觀察良久,神態才漸漸有所緩和,讓人上前幫溫嶠穿好衣衫。

  溫嶠這時候也醒過來,看到略帶倦容的葛洪坐在一側,先是起身謝過,然後才詢問自己病情如何。

  「肝陽暴亢,拔除風火只是淺治。若要根除,終究還要靠善養。不宜過勞,飲食有度,戒喜戒怒。救治於後,不如攝養於先。謹守於此,溫公也不必過分介懷於病。」

  聽到葛洪這麼說,溫嶠才鬆了一口氣,繼而才又望向沈哲子,笑語道:「早先還言桓侯之愚,不意我竟險些踏足其後。若非海鹽男執言告誡,余命休矣!」

  「溫公言重了,今日全賴稚川先生之功,我不過妄執言端罷了。」

  接下來,葛洪又開具諸多藥方,交待溫嶠日後要小心調養。因為還要歸台城受詔,溫嶠不能久留,聽過囑咐後,又去拜別崔琿,然後才匆匆離開。

  將溫嶠送走之後,沈哲子才又返回來,去詢問葛洪溫嶠的具體病情。葛洪只是搖頭:「名祿之賊,安得長生。一時或可無虞,終將生患。」

  聽到這話,沈哲子便有些尷尬的乾笑一聲。小仙師雖然在說溫嶠的情況,其意也在指向自己。終究意趣不同,他們這些名祿之賊是難與其溝通無礙。

  但只要溫嶠能拖過眼前,沈哲子便放下心來,安排人恭送小仙師下去休息,心內卻不免腹誹:這老先生倒是不好名祿,終究也未得長生久視。可見人生苦短,該爭須爭!

  第0288章 逃人

  歷陽地處江淮水陸要衝,大凡南北對沖而用兵,首選於此。大江由此轉向南北而流,號為橫江,一旦涉江而過,便是江東一馬平川之沃土,由此東向而掠,建康旦夕可及,可稱得上是江東藩籬門戶之地。

  除了本身形勝地理以外,歷陽也是大江之北屈指可數的豐饒之地,昭關之內,天門山下,沃土連綿,水清田美,號為魚米之鄉。

  如今的歷陽,風貌較之舊時略有不同。鎮守此地的邵陵公蘇峻武略雖盛,文治卻不免稍遜。自大江西岸往陸地而去,便是連綿的營壘,幾乎望不到邊際。許多昔日軍屯盡數荒廢,早年修築的溝渠已被雜草填滿,如今只充作牧馬之草場,草叢中到處散落著毀棄的各種軍械。

  營壘之外的偏僻地界裡,有連綿的窩棚,那裡居住著大量的南渡流民,因為歷陽域內既沒有官屯的田畝,郡府也無暇組織安置,只能長期滯留於此。至於其生計來源,一方面是在野地覓食,一方面則要靠為郡府和軍旅勞作才能勉強餬口,生活可謂艱難到了極點。

  對於這些被迫羈留於此的流民而言,改善生存際遇最好的途徑就是被徵召入軍旅中。但歷陽軍中最不缺的便是精兵悍卒,普通人家又哪能輕易入選。因而絕大多數人只能寄望於那些將帥們驅使他們或是入山伐木,或是涉水通渠,以換取一點微薄的口糧。但若連這些苦力活都做不了,一般的老弱病殘也只能臥於窩棚等死了。

  野地中不時有兵將縱馬呼嘯而過,不論遊獵到哪一處,對於那裡的流民而言都是一場劫難。大量的民眾被驅趕進野地里,成群結伴的將獵物驅趕集中起來,在這過程中,自然有許多人喪命於猛獸爪牙之下。

  這些橫死之人,若僥倖家中還有親故可為之收屍,中一等的則曝屍於荒野,與草木同朽,久而森森白骨陳於雜草之中。至於最差一等的,屍身都被人撿取洗濯之後置於沸湯之中充作口糧,死無全屍。

  與曠野中內外兩個世界的,則是位於郡城周邊那些統兵將帥的豪華園墅。如今的歷陽雖然民生凋零,但並非生財無門,歷陽本身優渥的自然環境,漫山遍野的竹木良材,還有各種能興冶鑄的礦產,以及近乎完全沒有成本的充沛勞動力,足以讓人賺得缽滿盆滿。

  更何況,早年曆陽與中樞尚未交惡時,大量的軍械米糧輜重等等物資源源不斷運輸來此,由此轉運北上豫州,獲利巨豐。因而歷陽眾將宦囊之豐厚,那真是不足為外人道。

  但是隨著時過境遷,歷陽早年的優越超然地位漸漸不復存在,最顯著的變化便是由京畿行來此處運輸輜重的舟船漸漸稀少。而隨著別處那些不乏惡意的目光投注到此處,歷陽的形勢便漸漸窘迫起來。這對於那些過慣以往悠閒歲月的流民帥們而言,漸漸有些不堪忍受。

  在歷陽郡城南向十餘里外,有一片極為開闊的山坳,此地旌旗招展,營壘層層,甲士森嚴,位於正當中的山坡上有一片宏大建築,便是如今冠軍將軍、歷陽內史中軍大帳所在。此處常年駐紮著五千餘兵卒,便是歷陽軍中的精銳戰兵。

  轅門之內是幾道長長拒馬,數百兵卒常駐於此,嚴查出入人等。那森然的甲衣,寒芒流轉的兵戈,還有健壯魁梧的體魄,讓人不寒而慄。

  拒馬之後是規格嚴整的營地,當中一條平坦寬闊馳道直通中軍大帳,大道兩側則連接著同往各處營帳的小徑。小徑中靠近營帳的位置常備著防火的沙土,而在營地之間稍顯寬闊的空地上則堆放著各種軍械。在沒有操練或是外派的任務時,士卒們各自待在營帳之中養精蓄銳,或在什長、校尉的組織下進行一些有軍旅特色的博戲。

  在靠近中軍的位置有一片龐大的校場,校場上方是一座土石為基的點將台。而在斜對面,便是散發著陰冷血腥氣息的刑場。如今在刑場上,正有將近二十餘人被反剪雙臂、袒露胸膛跪在那裡,髮髻被麻繩捆束連接著上方的橫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