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郗鑒心內最大擔心,他鎮守京口,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震懾吳興沈家這一類南人門戶,更加不能容忍其家在自己轄地內有所謀劃。

  那郗二郎聽到這話,神情也是有些茫然:「關於此節,我還真是不甚清楚。早先隱爵曾有危局,我等皆是一籌莫展,庾幼序突然言道吳興沈氏可為強援,並告知我等隱爵之意本為西陵公之子那位沈哲子郎君所謀。早先庾幼序號召我等資友前往建康為沈氏壯勢……」

  見叔父神態嚴肅,郗二郎不敢有所隱瞞,便將早先之事詳述一遍。

  郗鑒早先都在為離都之事而奔走,對都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備選帝婿之事並無太多關注,關於這些隱情,還是第一次聽說。他對隱爵用強,包括扣留吳中財貨,都是下意識不想南人與隱爵產生什麼聯繫,卻沒想到那沈家竟然涉事如此之深!

  那郗二郎尚不知事態嚴重性,可是郗鑒聽他講來,心中卻是不免毛骨悚然。若沈家早在數年前便開始布局京口,那麼那位素有詭變之稱的沈充沈士居謀略也太深了!

  須知數年前王敦之亂前後,沈家乃是絕對的劣勢,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可能亡族滅種。在如此險惡的時候,沈充居然還有心思在京口布下暗棋,這一份心機之深,實在是令郗鑒不寒而慄!

  若這隱爵真是庾家與沈家共謀,那對郗鑒而言,則更加不得不除!彼此立場不同,他坐鎮京口的最大意義可以說就是為了震懾三吳,給朝廷提供一個穩定的大後方。若沈家能安於吳中,彼此尚能相安無事。

  但由沈家早在數年前便開始在京口布局,可知其家所圖不小,又怎麼可能安於困守吳中!如此一來,彼此之間幾乎沒有多少可以和平共處的餘地。

  因為他若不能對吳中形成強有力的震懾,那麼京口作為一個內鎮的戰略地位將無從體現,而他也幾乎就沒有立足於時局中的意義!

  郗鑒心念急轉,將郗二郎所說的話思忖良久,才緩緩開口道:「隱爵曾有危局,是怎麼樣的一個危局?沈家又要如何助其解危?」

  郗二郎老老實實回答道:「早先隱爵級上之人分利之資,主要依靠後入資友所奉資財,可是隨著所涉之人越多,漸漸便難有盈餘。各家級上資友都不知該如何應對,既恐引禍於身,加之京口地狹人稠,動盪不堪,因而便有南遷之意……」

  「南遷?有幾家人打算南遷?」

  郗鑒聽到這話,眸子頓時一閃,連忙打斷郗二郎的話疾聲發問道。

  因所涉人家眾多,郗二郎掰著手指頭豎起來。隨著他說的人家越多,郗鑒神色便越明朗,等到郗二郎講述完畢,已是忍不住笑語道:「這些人家多出舊姓,長久困於此處與寒庶同流確是不妥,既然皆有南遷之意,我當助其安家吳中!」

  關於隱爵內部的運作,還有沈家要如何解決困境,郗鑒尚不清楚。但他也不需要完全弄明白,沈家既然苦心孤詣提前數年布局,那他便索性將其所布之局盡數奉還,各家都欲南遷,那他也不妨推波助瀾。

  若此事能成,一方面瓦解了沈家在京口的布局,一方面則讓京口局勢變得簡單。那些僑門舊姓居於此處本就是個麻煩,族人蔭故諸多,難於調理平衡。若他們盡數去了吳中,便不需要自己頭疼了。

  第0225章 人心望北

  「哲子郎君瞞得我好苦!猶記上次見面我還將隱爵之事當做僑門私密與維周分享,原來此事正為維周與庾君共謀!我這不知情者,是成了真正的貽笑大方之家!」

  見到沈哲子,徐茂便指著他假作忿忿之狀。

  聽到徐茂的話,沈哲子便笑起來,連忙施禮致歉:「早先此事確為庾君一人擔當,我不過略有參贊之勞。若強攬上身,不免邀功自誇,因而不敢坦陳,還望明公勿怪。」

  這本不是什麼大事,況且徐茂也並未因此而介懷。早先得知隱爵之事竟為沈哲子與庾條共謀,他心內甚至還不乏驚喜。這兩年來他與沈家越走越近,而庾家在朝局中也是水漲船高,有了這一層關係,他在京口一線的流民帥當中也漸漸脫穎而出。

  將沈哲子迎入自家府中,彼此坐定後,徐茂禁不住感慨道:「早先士居兄傳信,囑我應早謀善處。正因此指點,我才棄京口而轉治丹徒。泉陵公之喪,雖未能親往弔唁而憾,但由此也避開淮上之亂,避免了無謂的紛爭攻伐,也是一樁幸事。」

  早先徐茂擅離職守,私往嘉興與沈充合力剿滅嚴家,事後雖然得到朝廷嘉獎,但私離任所也是不爭事實,因而更受劉遐部眾排擠,甚至就連沿江督護的職位都被解除。

  但這時候投靠沈家的好處也顯露出來,賦閒未久,徐茂便轉任丹徒太守,成功躋身兩千石大員,而且還不是江北僑置郡縣那樣的虛封。

  時下丹徒東扼長江出海口,西接晉陵乃至丹徒,下方緊挨著便是吳郡,雖然因為京口、晉陵的存在而略顯尷尬,但也絕對是難得的重任。為徐茂爭取這個位置,沈家也動用了不小的人脈關係。

  流民帥雖然有兵,實力強橫,但卻苦於沒有直達上層的通道,因而絕大多數只能困頓一地,難得顯重。像如今烜赫一時的蘇峻,若非王敦之亂這個機會,恰好又有郗鑒的引薦作保,大概此時也只能待在淮北,難得過江。

  彼此寒暄一番後,自然要講起時下京口的大事。如今京口已被郗鑒封鎖起來,內外消息隔絕不暢,沈哲子想了解更多京口內情,只能來徐茂這裡詢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