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意會,讓沈哲子體會到他與公主婚姻之間政治和利益因素之外,更為深刻雋永的意味。從此以後,那個小姑娘起居飲食、一生禍福榮辱,幸福還是淒涼,高興抑或悲傷,都與自己休戚相關。這是人倫大道的婚姻該有的莊嚴和沉重,是用一生來做註腳的契約!

  懷著略顯沉重的心情聽完皇后訓話,沈哲子離開苑中時,已經到了黃昏。他與一眾儀賓匯合,再拜觀禮群臣之後,便離開了台城。接下來台城內尚有宴請群臣的禮儀,但是已經與沈哲子沒有關係。

  台城外鼓吹聲仍在持續,下一站的目的地便是今天的終點,位於烏衣巷的公主府。

  儀仗隊由台城外出發,龐大隊伍在夕陽下更添肅穆。御道兩側觀禮民眾越來越多,人群內不時爆發出歡呼讚嘆聲,於這些小民而言,誰娶公主與他們都沒有什麼關聯,但在這歡慶的氣氛中,能夠暫時忘卻生活的苦累與艱辛,能夠對未來的盛世美好有一點展望和幻想,已是彌足珍貴。

  今日公主大婚,儀駕所過街巷,但凡有爵祿官位在身的人家,都要門庭大開,於庭前擺設案幾,依照各自品秩擺上酒水菜品以饗儀仗,同時要有家中子弟跪迎苑中賞賜,多為絹帛禮器。

  烏衣巷高門勛貴雲集,一俟轉入巷中,便看到從街頭到街尾全都擺滿了案食酒水。各家門庭前都有子弟等候應禮,他們自然不須向沈哲子跪拜,而是要等待儀仗隊後方的苑中內侍宮人。

  在行過琅琊王氏門庭前時,沈哲子不禁一樂。只見王氏宏大府門前擺了足足十幾個方案,上面各備酒食,若不明就裡的人看到,還道他家有喜在開流水宴呢。

  不過王家這陣勢也沒有什麼毛病,他家有爵位官祿在身者豈止十幾人,大概還是空閒地方太少不能完全擺開。在這些案幾之後,卻只有一個年輕人孤零零的站在那裡,乃是王舒之子王允之。

  若說沈哲子對王家諸多子弟哪一個能高看一眼,那便是這個王允之。他只在某些場合見過幾次王允之,彼此卻並無接觸交談。此時看到王允之立在庭門前略有幾分形單影隻,沈哲子在儀仗隊中對其微微頷首,王允之略作錯愕後,拱手以回。

  又前行片刻,公主府依稀在望。前方有一群人早就等候在那裡,眼見儀仗行來,便快速行動起來,清水灑道,其中有公主府隨員自家相以下拜於道中,請沈哲子下馬。

  在沒入府之前,沈哲子還要對公主府一眾人持客禮,上了肩輿後快速進入府中,再換一身衣衫,而後便以主人身份再回到門庭前,將跟他行了一天的儀賓們禮請入府。

  至此,婚禮迎親一切在建康城內的禮儀便告一段落。接下來接待賓客,宴請宗親這些事情,都不再需要沈哲子出面。他只要返回府中,等待入夜後在門闈內與公主行小卻扇禮。

  第0193章 卻扇

  儀賓們進府入宴,鼓吹儀仗卻沒有散去。這個儀仗規格不只要在都中保持,一直到沈哲子與公主離開建康,返回吳興舉行過真正的婚禮後,才會停下來,一些超規格的禮儀被裁撤收回,剩下的則留在沈家,日後祭祀家廟禮樂之用。

  時下能夠在祭祀祖先時享用羽葆鼓吹,已經算是高等士族的標誌,只有皇帝特旨准許,才能置備。沈哲子這次娶公主,可以說是祖宗十八代都跟著沾了光,享受祭品的同時還能聽聽小曲。

  歸府之後,沈哲子在堂上匆匆拜過一眾司馬家的宗親。虧得八王之亂幹掉了一大批,如今宗室已經是人丁單薄,算上襁褓中的娃娃在內,不過幾十個人。這一道禮節很快就結束了,等著賓客們紛紛入宴,沈哲子便退進了府內。

  經過一番修葺,公主府較之沈哲子第一次來時更顯富麗堂皇。如今他在都中也算有房有別墅的人了,不必再為置業問題操心考慮。

  眼下天色剛剛擦黑,距離正時尚有一點時間。借著這個空檔,沈哲子換了最後一身白色禮袍,然後讓人將紀友請來。

  因為喪服剛除,紀友沒有加入沈哲子的儀賓隊伍。但沈哲子也沒讓他閒下來看熱鬧,安排的任務更加重要,那就是搜集情報外帶招募水軍。

  婚喪嫁娶,人生大事,時下一個家族的底蘊就從這些禮儀上顯露出來。沈家家勢過去幾年裡快速攀升,但沈哲子今次來到都中,最開始的時候仍是受到諸多不受認可。今次迎娶公主,可以說是家族方方面面一個集中體現。

  如此高規格的禮儀,簡直就是對一個家族最高的一個考驗。如果能夠順利完成並且不受人詬病,那麼像「狂悖武宗」「地方豪強」這樣的評價,將再不會被加於沈家頭上,勝過千言萬語。

  從此以後,沈家也可以說在禮法方面有所建樹,日後再有類似禮儀活動,他家提出來的意見也會被人鄭重對待。

  所以,雖然今天飽受酷刑一般的痛苦,沈哲子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下來,同時還不忘安排紀友收集各方面針對這場禮儀的感受和看法。雖然眼下反饋不多,最終的定論還需要很長時間的醞釀,但沈哲子心內確是有幾分忐忑。

  等紀友行入房間,沈哲子連忙起身迎接,他和紀友早就熟不拘禮,不須更多客套話,張口便問道:「文學今日在坊間可聽到什麼奇趣妙論?」

  紀友這一天來也是累得不輕,明明可以安坐為客,卻被沈哲子打發去了城內四方探聽消息,疲於奔命,半點看戲的樂趣都沒享受到。此時聽到沈哲子這麼問,他感慨一聲道:「交友不慎啊,維周你將我當個雜役差遣倒還能忍受。只是總要讓人喘一口氣,茗茶都不招待一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