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下唯有寄望錢鳳和老爹那裡別再出意外,達成預想中的目標。

  因為早有周詳部署,哪怕眼下還是新春,沈家的人力物力還是快速調集起來,開始各項善後。沈牧等人前往健康不久,沈哲子又在苕北莊坐鎮兩天,隨後龍溪本家便又派人來接手善後,沈哲子便率領部曲返回龍溪。

  隨行的還有近千嚴氏蔭戶,在這樣一個世道下,癲狂過後,他們並無太多選擇餘地。南下之後,將會被分拆安置在沈家各個莊園中,快速融入到新的生活里,這未嘗不是一種好結果。若是在野地浪蕩,居無定所,衣食無所依靠,最終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回到龍溪莊園,沈哲子發現錢鳳早已經先一步返回。苕東莊的形勢進行的異常順利,嚴氏留駐的族人並部曲精銳很快就被剿滅。在苕東莊,除了千餘戶丁之外,尚有儲量龐大的物資。

  金銀錢絹之類已是海量,糧食亦有數萬斛,甲兵弓箭之類兵備也數量龐大,隨時可以武裝數千部曲!單單這些倉儲,便已經堪比沈家當下存儲的物資!

  可見嚴氏今次籌謀已存必勝之念,甚至不乏有遷族武康的準備,可惜只做一次運輸隊,將物資調集運到武康來,讓沈家更方便接手。

  如此豐厚的收穫,讓沈哲子在苕北莊有些抑鬱的心情好轉許多。雖然嘉興方面還無具體消息傳來,但他已經與錢鳳制定規劃,準備讓這龐大的收穫發揮作用。

  眼下財貨已經無憂,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力不足。借鑑守江必守淮的理念,想要大規模開拓會稽,錢塘江以北武康本家一定要做好周全的布置。不同於老爹和錢鳳那種割據思想,沈哲子是打算以會稽龐大潛力來撬動三吳,及至影響到京口晉陵一線。

  在他的預想中,要從太湖、松江一線往南,盡數納入沈家可影響的範圍內,這就需要占據各個地理形勝位置,建造據點、倉儲轉運中心之類,能夠快速調集投放人力物力。

  於是,整個元月沈家龍溪莊都是賓客盈門,以往各家珍視無比的田莊土地作為尋常籌碼予以調配。為了達成這種布局,沈家可謂付出良多,為了占據兩溪匯流的一處碼頭,往往要付出上百頃的土地才能置換到。

  當這種覆蓋整個吳興的網絡框架達成時,沈家原本坐擁的萬頃土地,損失過半。但由此換來的收穫則是,沈家原本在武康攢聚成片、窩於一地的力量,被拉伸成蛛網狀,覆蓋了整個吳興。由此抽調吳中養分南下錢塘江,可快速滋養會稽。而會稽得到壯大後,又可作為一個基點,反哺這個蛛網,繼續向外擴散。

  江南便捷的水利條件,是達成沈哲子這一構想的強大支撐。

  眼下他手握堪稱富可敵國的物資,一旦能量徹底爆發出來,在吳中產生的影響並不遜於國家機器的運轉,畢竟他眼下所經營的,還僅僅只是吳興一地而已,能夠更好的集中力量,重點經營。

  隨著海量財貨的潑下,整個吳興在春耕之前,掀起一股疏浚河道、治水修渠的浪潮。吳中人力物力俱有,只是被各家分割,難於調度。

  沈家影響力遍及吳興的好處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能夠直接與各家對話,拉人上船,無論威逼還是利誘,都要將民間沉澱的人力物力撬動起來,投入到河道的修整。

  要達成這種力度,少不了虞潭這個吳興太守的包庇。虞潭赫然發現,自己來到吳興擔任太守,最大意義就是給沈家整頓鄉土而保駕護航。這種感覺很怪異,但他偏偏又不牴觸,因為沈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他的政績而增輝!

  第0115章 千金市骨

  元月晦日前,沈充撥冗返家一次。經歷這種大事,尤其關係到龐大財貨等戰利品的分配,他真的擔心家裡應付不了。

  財帛動人心,如此大勝誠然可喜,但沈家也是根深葉茂、支裔眾多的大家族。若因戰利品的分配而使得人心浮動,族人們分崩離析,反倒有些得不償失。

  儘管歸家時已經預料到局面會有些混亂,但是他前腳剛回老宅,後腳便被眾多族人一擁而上,交口指責兒子近來大動作頻頻。被眾人七嘴八舌的訴苦搞得頭昏眼花,沈充一再向族人們保證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的交待,才暫時得以抽身,又率領一群部曲前往龍溪莊。

  年余不曾歸家,眼看到龍溪莊內外煥然一新的氣象,沈充原本有些煩悶的心情變得振奮許多,對於兒子的能力又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得知老爹歸家,沈哲子也是欣喜,拋開手頭上一些事務,與錢鳳並一干近系族人們一起出莊迎接。彼此見面後,沈充將兒子拉到身後,先對一干任事者深施一禮,說道:「小兒年淺智薄,非諸位上下一心,戮力共事,我家難得如此大勝!」

  錢鳳聞言後笑道:「明公言重,小郎君天授才具,高屋建瓴之定策,我等任事者不過伏於其後,各為本分,能有一二拾遺之功,已是欣喜難當。」

  在場的族人們也都附和錢鳳之語,對沈哲子交口稱讚。沈充看得出這些族人們之欣喜發自肺腑,並不因自己而有所曲意逢迎。這讓他意外之餘,又有些好奇,兒子治家年余,為何老宅中與莊園內族人們風評如此極端?

  先前在老宅,沈哲子在那些族人們口中肆意妄為,敗壞祖業,而在莊園內卻是人望頗高,簡直被捧為經世之才!

  沈充自然更願意相信對兒子讚許的這些人,但老宅族人們的情緒也不可罔顧,眾目睽睽之下卻不好當眾問究以挫傷沈哲子的銳氣和已經粗具的威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