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長連忙起身回道:「我家小郎不居莊內,眼下正在醴泉谷。」

  「醴泉谷?莫非真有醴泉甘露湧出?我倒要去看一看。」

  聽到紀友這麼說,劉長連忙讓人備下牛車,然後引著紀友出家門往不遠處的武康山谷去。

  時下晚稻已經到了收割時,沈家今歲豐收之年,大片稻田中諸多農人收割稻穀。紀友在牛車上打起車簾,看那些農人忙碌,有人在前收割,有人隨後打捆,竹排板車穿梭田壟之間,將捆好的稻秧運送出來,井然有序。

  名之為醴泉谷的這座小山谷,如今已經被開發出來,四周皆有竹籬圍繞,遠遠望去便看到瓦房屋頂。牛車駛過籬門,便有兩名莊丁上前攔住,負責趕車的劉長回頭對紀友歉然解釋道:「我家小郎立規,谷內只許步行,紀郎君不要見怪。」

  「無妨。」

  紀友聞言後便下車,客隨主便。剛剛下了車,便聽到谷內傳來一個嘹亮喊聲:「何為仁義?」

  「壯我體魄,護我鄉土!亂我家園,刀兵誅之!羯胡血肉,肥我田畝!言出必踐,無功非人!」

  整齊劃一的聲音隨之回應,聲透雲霄,驚得紀友都愣在當場。而後在其略微呆滯的視線中,便看到一個個陣列分明的方隊曲肘貼身,從溪流對岸慢跑過來。組成這些方隊的皆是十多歲少年,一個個神情肅穆,著裝統一貼身收口近似胡袍,腳步整齊劃一,踏在地面發出「啪、啪」極有節奏的聲音。雖然年齡尚是稚嫩,但氣勢已經可稱森然。

  而在第一個方陣最前方,便是沈哲子,作同樣打扮,沿溪流引著隊列跑向谷內。

  第0092章 少年營

  每天例行晨操後,沈哲子帶領隊伍由溪流對岸轉回醴泉谷的營地。

  身後這群少年,儘是自家蔭戶子弟。原本沈哲子預期招收三百人,但其後又有蔭戶源源不斷把子弟往龍溪莊送,到現在已經將近六百人,編為兩營。

  對於那些蔭戶而言,這些半大少年已經算是不弱的勞動力,可以分擔不小的農活量。但當戶產歸公後,莊園統一生產,並不再給每家劃分責田,勞則有食,積功升籍。因此各家都願意將兒子送去龍溪莊,追隨少主,即便不能出人頭地,或也能學到一點工藝技法傍身,給整個家帶來好處。

  沈哲子在後世承平年代唯一親身體驗過的,可以說與軍事相關的內容,就是大學軍訓。他也不打算將這些少年培養成提線木偶一樣的職業兵,因此不由自家精通練兵的族親或部曲將來操練,而是自己擔負起責任,摸索著培養。

  大半年朝夕相處下來,這些少年發生不小變化,不再像最開始送來時那樣,或頑劣或木訥,已經算是頗有氣象。

  行入營地中後,沈哲子一敲轅門下的鼓,身後方陣便分拆成一個個三十人的小隊伍,由其什長帶隊走入校場旁飯堂內,各自位置正襟危坐。坐具並非時下人家使用的燕几、座席,而是長條胡凳,圍坐一張大桌,每桌十人。

  冒著騰騰熱氣的湯羹早飯送上來,井然有序分發到每個桌上,接著便有人喊道:「何以衣食?」

  「父耕母織,供我衣食!此恩不報,枉生為人!」

  少年們大聲回應,旋即才端起碗筷,開吃起來。

  編寫這些口號,沈哲子也是煞費苦心。時下民風淳樸,這些少年更是白紙一張,絕大多數長到這麼大都沒離開過沈家莊園,甚至多半不知時下是何朝代,誰為君王。

  這樣的好處是,沈哲子可以將自己理念灌輸給這些少年,壞處則是要注意尺度的把控,不能太超前、悖離世風,否則這些少年成不成才先另說,各種理念在腦海中衝撞先把腦子燒壞了。

  所以不必談什麼民族大義,匡扶社稷之類大話題,只從切身出發,給他們樹立一個敢於擔當,勇於任事的思維模式。

  羯胡血肉,肥我田畝,這些少年每天喊口號,但有的連羯胡是什麼玩意都不知道,民風閉塞可見一斑。沈哲子也不急於講解,由得他們將羯胡想像成一種可以養田增收的肥料。

  少年們課業安排很緊張,所以吃飯也快,上午只有不到半個時辰的吃飯加休息時間。超過這個時間,便有當日負責執勤的小隊將餐具收起,打掃飯堂。

  沈哲子剛剛放下粥碗,便看到不遠處的紀友,便走過去笑道:「一路舟車勞頓,我還以為文學要高臥午時呢。」

  紀友神態頗不輕鬆,望著那些少年,語帶疑惑道:「維周,這就是沈家豪冠江東的練兵之法?」

  沈哲子聞言後微微一笑,時下豪族部曲眾多,閒時操練鄉勇以守護家園,本身不是什麼犯忌諱的事情。不過像他這樣建營操練、終日不輟的確實不多,未免時人諷議,所以醴泉谷不許閒雜人等出入。

  不過紀友這麼想,還是誤解了他,他不是在練兵,而是在練將。體能訓練只是輔助,以鍛鍊人的體魄和意志力,諸多知識課業的灌輸才是真正的重點。甚至說練將也不準確,日後這些少年有的或會擔任武職,但更多的則會成為打理庶務的文吏。

  換言之,日後沈哲子若能擔任軍政集於一身的要職,少年營這些子弟就是他手中一張大網,揮灑下去就能牢牢網住軍政資源,快速構建起一個穩固有力的權力組織。但這些未雨綢繆的準備,倒也不必跟紀友解釋太多。

  紀友卻有另一番感想,他正色對沈哲子說道:「維周,你不要怪我多言。如今你已經頗有清名系身,正該修身克己,認真治學,日後成一家之言都非奢望。沈家雖然有豪武本色,但這些事情大可交付你的親友擔當,實在不需要你親自任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