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沈家最鐵桿盟友,徐家受連累尤深,雖不至於揭不開鍋,但隨著冬季到來,家業維持也是越發窘迫。接受這一批援助,可大大緩解境況,因此對沈家這些子弟分外熱情。

  時下人最主要娛樂方式還是宴飲,因此為迎接沈家到來,徐家也是擺起了極大的宴會陣仗。與沈家交好者自然也是鄉豪之家,因此這宴會便少了許多雅趣,卻有幾分吳中特色的彪悍之風。投壺射箭之戲,樗蒲相撲相角。

  徐家武勇之風尚有一點彰顯,便是莊中竟還有一個專門開闢整理出的鞠場。時下蹴鞠還非民間流傳之戲,多為軍中練兵之法。競技性強,排兵布陣亦有策略,實心的球對技藝和體力都有極高要求。

  沈家亦是武風盎然,這些技藝自幼耳濡目染。宴飲少頃,便移步庭中,各自挑選自己喜歡擅長的娛樂項目耍樂起來。

  其中最出彩便是沈牧,他雖是鄉品第六的最劣等人才,卻半點不為此擔心。比箭連得頭籌,旋即又轉去鞠場大殺四方,出盡了風頭。就連沈峻這個醉心經學的傢伙,這會兒也站在鞠場外為場上人連連喝彩。

  時下各家家風如何,由平常消遣就能看出。似南來那些僑門亦或江東清望人家,家宴中是絕不會出現如此喧鬧粗鄙之戲,大概調琴下棋、清談吟詠更多吧。只看沈家子弟對這些娛樂項目的熱衷就能得知,沈家想要從武宗轉為文化士族,實在任重道遠。

  不過沈哲子倒很享受這氣氛,心裡還在考慮要不要糾集一些人家搞個足球聯賽?

  不過煩心事總還要面對,沈哲子正興致盎然觀看球賽,很快就有人整理出一份清單送上來。上面所列都是他接下來幾天要去參加的雅集宴會,這些雅集雖然都是私人性質,但在宴會上表現如何,都或多或少影響著鄉議定品最終結果。

  沈哲子雖不耐煩,但這就是他今次來烏程的使命,要幫場下那些不學無術的傢伙鎮鎮場子。不過讓他略感安慰的是,徐家人來報朱貢也出現在烏程,大概是想看看沈家如何在今次鄉議中大跌跟頭。

  這樣也好,便在烏程徹底打垮朱貢這個精英怪,經營了這麼久,爆率自然是讓人振奮。

  第0070章 當仁不讓

  烏程大縣,未有吳興已有縣治。東吳末帝孫皓始立吳興郡,郡治烏程,取「吳國興盛」之意,過了十幾年,吳國就滅了。

  烏程地臨太湖,原本武康都由縣土分割立縣,時下仍是吳興郡治土最大的一縣。縣名由來,據說是當地烏氏、程氏兩家善於釀酒而得名,如今烏、程兩家已不復存,這釀酒傳統卻流傳下來,烏程便是時下吳地最大美酒產地。

  本著業務衝突,知己知彼的想法,沈哲子接下來幾天參加各類集會,首先要做的便是品鑑各家提供的私釀美酒。如此清逸才名尚未彰顯,嗜酒成性反倒悄然流傳。

  這幾天沈哲子參加集會不少,所遭受的待遇並不太壞。畢竟他乃是紀瞻弟子,老爹沈充又是當下吳興士人為官最為顯赫者之一。各家無論心內作何想,面子上的客氣總還能保持。

  吳興立郡不到兩代人的時間,並沒有真正清高顯赫的一等郡望。如吳興姚氏這種所謂的舜帝血裔已經可以稱得上清望門戶,余者皆如沈家一般以武興家,盤根鄉里,文化氛圍要遜於吳郡與會稽。

  作為紀瞻弟子,沈哲子已經算是吳興籍年輕一代中為數不多略具清名者,在時下崇尚玄風虛名的氛圍中,頗受看重,因此各家也都不敢怠慢。這也是沈家那群老人決定讓沈哲子來此的原因,沈哲子年紀雖然不大,身份名氣卻足夠鎮住場子,這也顯示出吳興士人在這東晉時代的幾分尷尬。

  短短几天下來,沈哲子連軸轉參加各類集會,除了品嘗各家美酒之外,也將吳興郡內一些頭面人物認識個遍。偶爾也發一些清趣妙論,將自家堂兄弟們推出來混一混名聲。

  時下九品官人法雖然重門第而輕鄉議,但吳興郡內各家門第也就如此,能積攢一些名聲為時人所重,對於最後的定品還是有些用處的。虞潭就算真要針對沈家,也不能全然不顧鄉議評論。

  各家雖然表面其樂融融,內里究竟作何打算,卻就不足為外人道了。倒是有幾家大戶如烏程丘氏、臨安吳氏旁敲側擊詢問沈家種種,隱隱有要賣糧給沈家的意思,所圖無非沈家田產。此類暗示,沈哲子皆是嗤之以鼻,不予理會。

  距離冬月尚有兩天,新任吳興郡中正虞潭終於到達了烏程郡治。隨後郡府便通報各家,約定冬月初一在郡城之北弁山山莊舉行集會,屆時中正官虞潭將會在那裡考校各家子弟才學。

  短短兩天時間,消息絕無可能擴散到吳興全郡,更不要說聞訊趕來,時間可謂倉促。

  但話說回來,夠資格參加鄉議定品的家族,早在虞潭到來之前便已經先一步趕來烏程,雲集於此。若連這點人脈消息渠道都無,換言之就算來了也不會有什麼收穫。看似簡單一個日期規定,就已經殘酷的將一大批人隔離在外。

  一俟得到這個消息,各家又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原本各家扎堆兒的集會統統作罷。時下朝廷選材取士雖然並非只有九品官人法,尚有察舉徵辟並行,但這畢竟是主流。能否在中正官品評人才時獲得高一點的品級,是門第最為直觀的體現。

  換言之,如果沈家族人在今次集會盡數折戟,那麼沈充擔任會稽內史的資格都要受到質疑。這是以輿論影響政治的一種手段,因此絕對不容有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