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下秋收已畢,廣袤的田地中卻仍不乏勞碌身影。翻土培壟,似乎仍在栽種作物。沈哲子對此倒頗感好奇,莫非時下吳地已經開始大規模栽種小麥之類能夠越冬的作物?

  他停下來著人請來一位老農,笑問道:「請問老丈,你們是在播種什麼?」

  那老人面對沈哲子,神態略顯侷促,囁嚅不能言。沈哲子揮揮手讓劉猛等人推開,自己撩起衣衫拉著老人手走入田地中,才看到老人播種的種子不少,其中也有小麥,只是顆粒較之後世略微癟小。但是更多的種子,他卻認不住來。

  那老人似乎少見貴人子弟下田,小心翼翼護持在沈哲子旁邊,這才小心翼翼講述起來。

  沈哲子耐心傾聽,有聽不明白的便請老丈再解釋一番,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些明白。原來耕種小麥並非為了收成,而是當做綠肥保墒養地。

  其餘還有苕子、冬葵之類,都是養地的綠肥材料,苕子既能養地,又可以當做飼料飼養家畜,冬葵則號稱百蔬之長,乃是時下最重要的蔬菜之一,不需要越冬,年前就能夠搶收一波。

  聽完老丈的解釋,沈哲子才明白自己是有些大驚小怪了。這些田耕的常識,他確實不甚精通,時下人對於綠肥保墒,休養地力,其實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和成熟的經驗。

  走回牛車上撣撣身上的泥土,沈哲子讓人給那位老人家奉上一份禮物,然後便又繼續上路,趕去朱家位於嶺坡上的莊園。

  第0057章 宅斗

  一路穿過廣闊的田地,沈哲子一行終於將近朱家莊園。

  對於朱家將屋舍修築在坡地上,沈哲子本來還有些好奇。

  時下人置業講究周圓之美,對於住所的環境要求更是極多,能得青山為屏,綠水繞牆,遠觀山黛翠墨揮灑,近聽流水潺潺自然之音,這已經是最基本的環境追求了。

  沈哲子也見識過一些吳地莊園主人的居所,大多環境幽雅,雅趣盎然。像朱家這樣不考慮出入方便,不計較周圓之美,在高坡立宅的還真不多見。

  及至到了近前,沈哲子才發現原因所在。這坡地下確有一條小河繞流而過,但在河灣處卻築壩修渠,將小河懶腰截斷。於是上游水位便抬高,雖然有水渠分流,但一旦雨水綿延,就有成泛濫水災之患。

  因此朱家莊園才位於高坡,如此才能避開水淹隱患。至於為什麼要攔河築壩,看看河下游的水碓滾葉,也就明白了。

  水碓最大的作用,就是舂米脫殼去糠。稻穀要變成潔白瑩潤的米粒,所需要的工序頗多,其中舂米便是最重要的一項。如果單靠人為,勞力耗損極大,而且非常沒有效率。可是有了水碓,只要有水流衝擊之力,就可以晝夜不斷的加工。

  沈哲子並不著急前往朱家莊園,停在水壩下觀賞片刻水碓的工作。他對這種古代農業生產中的水力機械頗感興趣,在後世柴油機作為動力之前,水碓可是最重要的生產機械之一!

  西晉潘岳《閒居賦》有「舂稅足以代耕」句,所謂的舂稅,就是以水碓加工稻穀收取加工費,可見對於水力的利用,在這個年代已經成為足以媲美農耕的產業。三國後魏蜀吳彼此對峙抗衡時,水碓甚至上升到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直接影響到國力的漲消!

  朱家所設水碓,乃是西晉杜預所造連機碓,用一個大水輪驅動數個水碓坑位,所需要用到的水力自然也就越大。因此築壩攔河,人為抬高水位,以此衝擊力來帶動水碓,所以放棄了更為優越的平地居住環境。只是攔河築壩,若真遇上水患,受災牽連又豈止一家。

  由這一點,沈哲子便看出朱貢此人務實的性格。說的再通俗一點,那就是認錢不認人,實用主義。於是沈哲子也就理解了為何這朱貢要對自家落井下石,難怪老爹喚其為「吝夫」。跟這種人講什麼親情友誼,那也是對牛彈琴。

  再上牛車,沈哲子便徑直到了朱家莊園外,著人送上拜帖。過不多久,莊園內便有人迎出來,言道:「我家主人離家訪客,主母請小郎君內宅相見。」

  聽到這話,沈哲子略感失望,他此行主要還是要在朱貢面前透露出自家已經買到糧。但既然已經到家門前,總要去拜見一下那個素未謀面的姑母。

  讓其他人在前庭休息,沈哲子帶上兩名僕從,隨著朱家門人身後進入內宅。行不多久,便看到一個富態夫人頭頂墮髻,在幾名侍女拱衛中站在庭前笑眯眯望著自己。

  沈哲子見狀,便猜到這婦人應是自己的姑母沈氏,連忙上前施禮:「侄兒拜見姑母。」

  沈氏快行幾步,扶起沈哲子,笑眯眯上下打量:「去年見哲子,還是小娃娃模樣,今年已經成了風度卓然的少年郎,難怪能得到丹陽紀國老青眼。不像我家你那幾個不成器的表兄,至今也不讓我省心。」

  沈哲子跟外人尚能縱橫捭闔的侃侃而談,可是在婦人面前家長里短實在非其所長,迎著姑母略帶寵溺目光,訕笑道:「表兄們都是清望高門子弟,是我要效仿的榜樣。」

  沈氏聽到這話後卻是嗤笑一聲,言道:「我家門第未必就遜於這朱門末梢,哲子你是紀國老讚譽的吳中瓊苞,青春華茂的年紀。過于謙和了,別人反倒要看輕。」

  聽到姑母這話,沈哲子倒咂摸出一絲不同尋常的滋味,似乎姑母在朱家過得並不甚愉快。不過沒等他多想,沈氏便拉著他的手,笑著走進廳堂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