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於事何益?不過怒氣傷身罷了。皇帝本以為挾平滅王敦之勢,可大權獨攬,整肅朝堂,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耳光。單單要對付王氏一家,他就一籌莫展。雖然削去江州一鎮,但這塊肥肉旋即就被人盯上,他亦難乾綱獨斷,攬入懷中。

  江州為荊鎮之藩籬,若不能掌握江州,便不敢輕動荊州王舒。而若不剪除荊州,幹掉一個王敦便根本沒有意義,不出數年,王敦復生矣!

  皇帝一直牢記父皇鬱鬱而終的教訓,心中早已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將荊州從士族手中奪回,否則皇室終究只是砧板魚肉!

  在這場無聲較量中,皇帝尤其不滿庾亮的緘默。若換個時機,庾亮所屬意的溫嶠未必不是坐鎮江州的好選擇,但現在不行!不把荊鎮奪回,皇帝絕不退讓!

  良久之後,庾亮才緩緩開口道:「江州重鎮不可空懸,王彬既已離任歸朝,便應及早再擇人選出鎮。」

  「內兄可有賢才舉薦?」皇帝下意識挺直了腰,開口問道。

  庾亮見皇帝的反應,頗有心灰意懶之感,但還是打起精神說道:「觀陽侯應詹,忠君勤勉,事功卓著,可為此任。」

  聽到這話後,皇帝便笑逐顏開,繼而說道:「內兄所舉,亦合朕意。如此可於朝會公議,宜早定論。」

  應詹雖然也是士族出身,但門第類同沈充,以軍功得用顯貴。此前王敦亂初,便是此公首倡平叛,朝中少有的赤心皇黨。以其出鎮江州,自然深合皇帝心意。

  「那沈充之子……」庾亮又徵詢道,他已經知道皇帝的心意,而自己也做出了讓步,並不知皇帝是否還想見那少年一面。

  「先召入苑內吧,朝議過後,朕再見一見他。」

  庾亮領命,然後告退。

  行到台城時,庾亮尚未能釋懷。今次之事,他是大大的失策,對上有失貞臣之節,對下有失台臣氣度。思慮不周而方寸俱失,這讓他心內充滿挫敗和羞愧。究其原因,終究還是自家勢弱,繼而進退失據。

  但所幸這只是他跟皇帝的私下較量,而與事者的第三人沈充之子尚懵懂無知,這讓庾亮略感寬慰。

  但庾亮卻不知,他所以為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年此時正在他官署起居室內戰戰兢兢,袖內藏著一枝投壺之箭,一副無比警惕的模樣。

  沈哲子被庾亮留在官署居室中,確實有如坐針氈之感。穿越至今,他尚是第一次面對這種孤立無援、性命完全不由自己掌握的情況,一方面心內暗悔自己過於大意,另一方面還擔心隨時會有太監衝進來將他錘殺。

  他所在這間居室並無兵器,觀察好久才從投壺中摸出一根尚算鋒利的箭藏在衣袖裡,準備一旦遇到生命危險便以此拼命,簡直每時每刻都是度日如年的煎熬。

  終於等到庾亮回來,沈哲子認真觀察庾亮的表情,發現對方神情頗有挫敗黯淡,這讓沈哲子大惑不解。庾亮既然已經明白不可輕殺自己的道理,如果能勸住皇帝,那應該是如釋重負,勸不住也應該是憂心忡忡,無論如何也不該是如喪考妣的灰敗神情。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早被庾亮從昨晚就有些古怪的態度給帶跑偏了,還不知道他起先的猜測並沒有錯,只不過圖謀江州的不是庾亮而是皇帝,而他不過是被皇帝拿來晃點庾亮的棋子而已。

  「稍後有內侍引你入內苑,覲見時禮儀應答要得體。」

  說完這句話後,庾亮便轉去自己處理案牘文書的所在,多看沈哲子片刻,心中便有羞愧滋生。

  沈哲子有點傻眼了,庾亮的樣子讓他完全猜不到自己稍後會面對怎樣的局面。苑城中那個素未謀面的小牛同志,沈哲子也拜讀過其傳記,本就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傢伙,不能在庾亮這裡看出些許端倪,沈哲子更覺得自己前途莫測。

  第0047章 投我以木瓜

  沈哲子壓根沒想到自己還有機會面見當今皇帝,畢竟皇帝已經命不久矣,而自己也未夠資格面聖。

  原本在他計劃中,是打算留在建康送走他的老師紀瞻,然後再返回吳興或前往會稽到老爹身邊,愉快的開始種田發展,訓練一批得用之人,近期都不打算再回建康。

  所以在庾亮強逼他入台城之前,根本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後,他更多考慮還是庾亮的態度而非皇帝的意圖,也因此連自己的思路都被庾亮古怪的態度給徹底弄亂了。畢竟往後十幾年的時間,庾亮才是局面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然而只要皇帝一天不死,他的意圖就不能忽略。可是現在,沈哲子已經完全弄不明白皇帝為什麼要見自己了。

  趁著室內無人,沈哲子將袖中箭又丟回投壺內。他不知道待會兒要不要搜身,而且帶著這枝箭也是心理安慰大過實際意義。皇帝如果真要對他不利,他也根本沒機會反擊。

  過了沒多久,宮內便有侍者來接引沈哲子。離開庾亮官署前,沈哲子又觀察了一下庾亮的神情,對方已經恢復了以往嚴肅沉靜的樣子。事到如今,沈哲子也只能寄望於庾亮並非一個視死如歸之人,繼而推斷皇帝對他並無惡意。

  待沈哲子離開後,庾亮放下筆,看一眼案上寫好的舉薦應詹擔任江州刺史的奏書,心內又是一嘆。這一次的事情,給了他一個很大的教訓,時局之中,人各有自存之道,一旦逾越,便是非分。他就是因為有了非分之願,繼而引咎於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