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世祖是存在的,但是他們可能成為家族接班人嗎?難道他們的父母長輩都是白痴?不,他們都不是白痴,所以才不會將他們培養成接班人。當然了,獨生子例外。不過這個例外也就只有在那些沒有經歷過朝代變遷,沒有經歷過滔天大浪的冒牌世家裡面,或者是一些個崛起時間非常短暫的武林門派之中。

  就拿獨孤氏來說吧,獨孤氏本姓劉,乃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

  而獨孤氏內比較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的皇后,文獻獨孤皇后了。經歷了無數滄桑之後,家族也算是培養出了一個傑出的人物。而獨孤家也憑藉獨孤皇后的才能與隋文帝對獨孤皇后的寵信,重新成為盛極一時的門閥世家。

  而眾人皆知,獨孤皇后廢太子楊勇,而立次子楊廣,只不過是當時獨孤家主的一步棋而已。導致隋朝覆滅只是一個他們這步棋下的產物而已,只不過他們那個時候沒有算到。他們的祖輩就做過皇帝,所以他們知道,一個朝代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產物。

  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在乎誰是皇帝,再者,他們早就想到楊廣一旦即位之後,第一個打壓的必然是獨孤家族。楊廣不傻,否則也不可能讓楊堅都同意立他為太子。獨孤氏憑藉獨孤皇后的威勢在隋文帝時聲望大增,楊廣怎麼可能看著他們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折騰呢。

  知子莫若母,獨孤皇后可能不知道楊廣是塊什麼料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楊勇即位的話,肯定還是會重用獨孤家的人,畢竟他是個比較忠厚的守城良君。而楊廣則不一樣了,借楊廣的手來打擊獨孤家,這也正好隨了獨孤世家當代家主和獨孤皇后的願望。楊廣的打擊不但沒有給獨孤家帶來實質性的傷害,反而成為了他們退出政治中心的漩渦,隱藏與武林之中的最好藉口。所以獨孤家便藉此機會混跡武林,逐漸成立為真正的世家,躋身華夏大地四大世家之內。

  “呵呵,既然三少已經看出來了,那我也就不想隱瞞。我就是當代獨孤家的繼承人,嫡系子孫就是我二弟和三妹了。之所以沒有告訴三少,就是不想讓三少認為我在拿自己的家世做文章。我是真心想交三少這個朋友,就是不知道三少能不能瞧得起愚兄啊。”獨孤雷鳴也算是光明磊落,要是這個時候他還藏著掖著的,三少可能就真不給他面子,直接拂袖走人了。

  “獨孤兄看得起本少,是本少的幸事。對於獨孤兄,其實我也不想隱瞞什麼,只不過是家規所限,不能透露姓氏。我能告訴獨孤兄的就是,我是醉仙樓的少東家。”三少前面的話還是對著獨孤雷鳴說的,可說道後來的時候卻仿佛是自言自語一般。

  聽到這裡,獨孤雷鳴果然一驚,不單單是獨孤雷鳴,就連獨孤雷霆和獨孤青青都為之一怔。但隨即獨孤雷鳴又回歸平淡。他知道,三少能說出這話便不希望他透露出去。

  醉仙樓是哪個勢力創建的一直都是個迷,所以人們也只是知道他的神秘,而沒人願意費心出查探。當然了,查探的人都已經消失無蹤。

  微微一笑,獨孤雷鳴便又和三少聊起了一些武林趣事。他闖蕩江湖也有七八年的時間了,對於江湖上的事情可是比三少知道的要多。

  他本就健談,總是能尋找一些有趣的話題與三少討論。其中也夾雜著一些關於武功修煉的話題,但是並不多。不過這貌似忠良的獨孤雷鳴卻是對女人這個問題上與三少有些頗為相似,只不過獨孤雷鳴是單純的欣賞,對於自己的感情還是非常的專一的。

  雖然這傢伙也經常來青樓觀光一下,那是因為還沒找到自己的真愛,天曉得他說的是真是假。不過一談起女人,那眉飛色舞的淫蕩模樣倒是和三少很對口味,也讓兩人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

  如果不是家規所限,三少恨不得就地跟獨孤雷鳴斬雞頭、燒黃紙,拜把子了。不過,通過今夜的談話,便成就了讓江湖上那些採花賊們聞風喪膽的掃黃二人組,痴情公子與風流三少。不過這是三少自封的,跟別人沒關係。此事後話,暫且不提啊。

  兩人這一說一笑間,時間已是到了深夜,醉仙樓的眾多嫖客們也都漸漸散去。在青樓流連而夜不歸宿的事情還是很少發生的,如果真的有人在第二天早上才走出青樓的話,肯定是要遭人鄙視,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的。當然了,也是不在乎這些的,包括三少這個惡貨還有獨孤雷鳴。

  獨孤家三兄妹告辭了三少和花巧蝶之後便回到在長安的莊園去了。

  第一百三十四節 橫眉冷對千夫指

  將獨孤雷鳴等人送走,三少和花巧蝶兩人便回了她的專用房間裡。剛一進門,三少便迫不及待的撕碎了花巧蝶的衣物,大嘴狠狠的吻了上去。

  兩人從深夜一直戰鬥到天色微量方才停下,直到三少將體內的精華噴射而出才算是停止了這場持久戰,相擁而眠。不過他們兩個是舒服了,可是卻害得去後院休息的姑娘們遭了一夜的罪。

  也幸虧是房間的隔音效果非常好,這才只是迴蕩在後院之中。否則的話,天才知道會不會響徹整個長安城。當然了,這是誇張點的說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