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半空中全局看古代皇家工程,會更加氣勢磅礴,順便也能了解北京城的建設情況,之前雪山地產公司在這裡拿到幾塊地,有些已經開始開發,剛好順路去看看。

  在實行嚴格航空管制的華夏,想要找到直升機可不容易,除了軍隊以外,只有幾個地方有。

  韓宣認識幾位將軍級別的將領,都有能力幫忙,平時不聯繫,一聯繫就有事相求,這麼做未免顯得太勢力,算算時間老爺子應該還沒睡覺,於是打個電話請他處理,麻煩自家老頭不算麻煩。

  屁大點的事,如果這都處理不好,那老爺子大半輩子就白混了。

  問完地點後,撂下句等著,韓宣便聽見滴滴滴的忙音,聳肩對伊莎貝莉說:「直升機找到了,大概很快就會來接我們……」

  說話時候,看見道森秘書領著位老頭走來,對方隔老遠就伸出手,用英文向韓宣自我介紹說:「你好,我是上海飛機製造廠的廠長,名字叫做吳作權,很冒昧過來打擾到你,真是不好意思。」

  不管冒昧不冒昧,人已經來了,韓宣握住他的手,對這個職稱挺感興趣,詢問說:「我聽得懂中文,你是說當年製造運十的上海飛機製造廠?小時候在報紙上看見運十飛機研發計劃擱淺時候,我還為此感到可惜。」

  聽到這句話,吳作權不由愣住,心想:「看報紙?都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你才多大啊?」

  疑問沒有問出口。

  太多往事湧現在心頭,他長嘆口氣,言語間滿是感慨:「我那時當運十項目總設計師馬鳳山先生的副手,也是上海飛機製造廠的副廠長,這件事我很清楚。誰不遺憾呢?三千萬,僅僅因為三千萬人民幣的研究經費,主席親自立項的國內第一次客運大飛機項目,就這麼流產了,前期五億投資全都打水漂。馬先生離世之前,還打電話哭著對我說,當年的決定錯了,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成了他的心結,他不可能死得這麼早。當年的運十項目設計師,走的走,散的散,一部分設計圖紙放在倉庫里,如今都發霉長毛了……」

  第1414章 大飛機運十

  運十大飛機項目,起源於大主席的一次視察,他當時說:「上海的工業基礎這麼好,可以造大飛機嘛!」

  於是「708」工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運十」匆匆上馬,從1971年開始研製,直到1980年便試飛成功。

  當年整座機場人山人海,工程技術人員、已經退休的老設計師、患了重症的老工程師,無不歡呼雀躍、熱淚盈眶,一次就成功首飛,如同後來的「919」。

  這架試飛的工程機,幾乎飛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當藏區遭遇天災時候,它還承擔起過物資運輸任務,國內人們無不歡喜地認為,華夏終於有可以媲美波音707的大飛機了……

  然而。

  令韓宣難以理解的是,「運十」這樣一個關乎國家戰略實力與地位的重大項目,甚至連決定下馬的正式文件也沒有,就在大功告成之後,毫無道理地終止了,再也聽不到關於它的消息。

  放棄研發計劃那年,韓宣還小,他從《華爾街日報》上看見充滿嘲笑和不屑的譏諷報導時候,內心中無比錯愕,即使知道前世也是這樣,可依然會覺得失落。

  那時候,西方媒體相當關注華夏的大飛機項目,當首飛消息傳來,甚至還令不少外國人,用詫異的目光重新審視起華夏的工業體系,無論是模仿還是拼湊,至少真的弄出來了。

  標誌著華夏航空工業前途和希望的運十,被活活扼殺,死在搖籃里,其中黑幕一直在後世的網絡上流傳,看見那些言論的後來者,不知會用怎樣的心情看待這件事,韓宣是心痛與失望的。

  因為運十的流產,國內大飛機項目再次變為一片空白,未來二十年時間裡,花掉萬億資金去國外購買飛機。

  有人曾說,國外勢力不希望華夏自己製造出飛機,於是買通部分人,使得這項計劃被擱置了。也有人說是因為技術不過關,再加上缺少市場,才導致項目取消。

  平心而論,韓宣認為這當中,必然有過國外勢力的干擾,至少假如他從事大飛機製造行業,也不會輕易放任其他廠商崛起,尤其是在華夏這樣的人口大國,意味著市場潛力巨大。

  從客觀角度來看,整件事情當中黑幕肯定是有的,但已經不為外人所知,少數人的影響力,絕不足以讓這個關乎國家命運的大項目下馬……

  「吳先生,你認為運十大飛機,果真有先天不足的致命缺陷嗎?」

  韓宣這樣問面前的吳作權老先生說,這個問題從前世到今生一直存在於他心裡,現在遇到清楚內幕的當事人,哪有不搞明白的道理。

  老頭點頭回答道:「嗯,運十油耗高,材料學也沒現在先進,導致機身重量比國外產品重,而且艙內噪音也大,但這些問題並不是解決不了。

  從1980年9月26日首次試飛一次成功,到1985年運十共飛了一百三十個起落,最遠航程三千六百公里,最大時速九百三十公里,最高飛行升限一萬一千米。

  客艙按經濟艙一百七十八座,混合級一百二十四座布置,最大起飛重量一百一十噸,達到了大飛機的標準。

  最難的部分當初已經過去了,剩下些小麻煩,只要資金到位,肯定可以攻克掉。

  現在都用超級電腦模擬氣動力布局,那時候只能靠專家們手算模擬,一個月休息兩天,剩下的時間每天至少工作十二個小時,然後項目說沒就沒了,連主要資料都被別人搜走,之後再也沒有看到過,誰也不清楚去了哪裡,好幾個老朋友因此得抑鬱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