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去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被傳為佳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雖然有的舊觀念現在已經衰退,但傳統文化的某些精神,卻仍然深深植根在華人身上。

  華夏幾千年來,從來沒有過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所以大家都沒安全感,都在為了明天,而使勁榨取今天,不是我們喜歡財富,而是自己提前給自己做保險,白人、黑人們不能理解這些。

  連柯林頓總統都在呼籲,說華夏居民的儲蓄率太高,應該多消費,用來刺激經濟,華夏當初的總理,也認為要設立什麼黃金周假期,促使居民消費。

  那些從祖上開始,就生活在完善的福利體系下的白人們,能懂得普通華人對未來那種無助和恐懼嗎?

  華人真的是窮怕了,哪怕我現在已經發了財,還是會想著發更多的財,在我們華人心中,認為能給子孫留下更多財產,才是對子孫最大的關愛,也是對家庭最大的負責任。

  我知道這個想法有問題,不過絕大多數華人確實是這樣想的,很難改變。

  年輕時候,我整天忙著工作,差點鬧得跟你奶奶離婚,現在之所以和你父親的關係不算親密,也是因為那時候長期不在家,他到現在還埋怨著我呢。

  小時候家裡窮,整天被白人警察像狗一樣攆著,穿舊衣服、吃剩菜、上街撿垃圾買熱狗,還捨不得一頓吃完。

  現在好不容易可以公開、安全地追逐金錢了,別指望在一兩代人時間內,能緩解這種被壓抑過久而噴湧出來的欲望和動力。

  最近不少先富裕起來的美國華人家庭,已經在學習西方父母讓孩子獨立,這說明華人以前的做法,和社會保障缺失脫不了干係,而且關係還很緊密。

  假如不用為後代的生活擔憂,誰願意花一輩子時間只為了掙錢呢,難道天生賤命喜歡工作?

  不過這樣的做法確實有問題,總不能養著他們一輩子。

  有錢的華人畢竟只有少數,絕大多數海外華人還很窮,許多非法移民連身份問題都不能解決,我們北美華人組織,正在試圖幫忙聯繫政府解決,可移民過來的人絡繹不絕,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

  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韓宣一下子看清了矛盾所在。

  不是當父母的不想放鬆,而是太窮了,社會還沒發展到可以讓父母們輕鬆自在的階段,如果父母不干涉子女生活,結婚要房、要車的問題,自然自然就會得到解決。

  這樣想想,近代華人是悲哀的,除了先富裕起來的那一小批人、除了不想要子女的人,剩下的註定得承擔起當父母和子女的責任。

  更加可悲的是,努力也不一定會有好結果,賺錢的速度比不過房價上漲、貨幣貶值的速度,這就是屬於國家應該擔負的責任了。

  不生孩子,得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生孩子就又多了一份責任,最悲情的話莫過於:六十歲前賺的錢,用來給六十歲後看病,一個勞動力,要養活正常家庭的七口之家,還要為後代生活做考慮,一場病、一套房,就足以將人摧垮……

  第1385章 多出個小妹妹

  在花園旁的花房裡,陪老爺子修剪一盆日本五針松時候,接到格隆考斯基先生打來的電話,將滑蓋手機往上推開,放在耳邊問他說:「怎麼樣,人從看守所里放出來了?」

  「是的,早就放出來了,想到你應該在睡覺,所以沒有打擾你。請省公安廳廳長幫忙,韓先生已經回家去了……我是說航州的這位韓先生,祁廳長托我向你問好,他說你們在機場見過面。」

  「嗯,我記得那位。你問沒問大風廠發生什麼事情,怎麼會不同意政府搬遷?」

  韓宣拿著剪刀,隨手咔嚓剪了根枝條,老爺子見到後,臉瞬間綠了。

  挺漂亮的五針松,因為這剪子,變得像是被狗啃過一樣,連忙奪下韓宣手中的剪刀,揮手讓他一邊玩去,別在這搗亂。

  他有心事,剛才剪下時候根本沒在意,聽見格隆考斯基回答說:「我趕過去之後向他問了,那位先生不會英語,翻譯告訴我說是因為拆遷公司給得價格太低,比政府規定的補償款低出將近一半,這才死活不同意拆遷。自從將那塊土地,划進西溪濕地公園範圍之後,周邊地價上漲非常快,但他們準備用老價格補貼,還把新廠房用地劃到二十公里外,工人沒辦法跟過去,這才引起矛盾。」

  韓宣想到將來那座五A級風景區西溪濕地公園,頓時覺得好笑,說道:「眼光很好嘛,竟然把工廠建在那裡。不就是拆掉工廠,你幫我轉告他,那邊的土地價格將來還會升值。別同意土地置換,拿到政府的拆遷補償後,將廠房給拆掉,那塊土地留著別賣,只把工廠搬到其他地方就行,最好在附近多買一些地,就說打算開發高端別墅區。這樣一來,矛盾不就解決了麼,也不會有人再找他麻煩……」

  將來馬雲在西溪濕地公園旁邊有房子,重生前韓宣老爸也在那裡為他提前置辦了婚房,普通四百多平的別墅,價格就在一五千萬往上。

  現在那邊的土地,應該還是白菜價,等到整治過後,周圍風景確實好,是未來航州有名的富人區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指點那位老爹韓宣覺得很應該……

  遠在華夏航州的格隆考斯基,聽到這句話便留了心眼,小老闆已經明確說出那裡的土地會漲價,該怎麼辦傻子都知道,當然是掏錢跟著買啊!




章節目錄